印象覃祥周

2020-03-23 09:37达汉吉
三月三 2020年1期
关键词:歌王壮乡山歌

一个清爽的早上,恰逢周六。应壮汉双语作家潘朝阳的邀请,我和妻子来到南宁市一家茶庄,与几对夫妇一起喝早茶、聊写作、唱山歌。在这里,我认识了壮乡歌王覃祥周。

个子不是很高,但精神抖擞;衣服不是很时尚,但十分得体;话语不是很多,但独具韵味。这平常的模样,我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他就是闻名遐迩的覃祥周。

覃祥周现任广西三月三杂志社总编辑、譯审,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山歌专业委员会主任,鲁迅文学院第十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此外,他还担任几所大学的兼职或客座教授。他先后在《人民日报》《民族文学》《广西日报》《三月三》等报刊上发表各种文艺作品400多篇。论文《试探壮语词汇的发展趋势》获广西少数民族语文学会优秀成果奖,民歌《歌唱模范韦造祥》获首届广西国际民歌节优秀民歌奖。1994年广西山歌学会授予其“广西民间歌王”称号,他还应邀到泰国玛希隆大学、老挝寮都公学以及中央民族大学、鲁迅文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院校讲学,曾多次应邀到国外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

早茶没有酒,而表达情感需要一种热烈的气氛。于是,趁着大家忙着吃早点的时候,我拉着妻子,端着茶杯,走过去敬覃祥周:“歌王,早闻大名,不曾有机会谋面;而今初遇,近距离观察,您浓眉大眼,天庭饱满,气度不凡。苗家习俗,以茶代酒,表达敬意!”说完,夫妻双双真诚地干杯。

覃祥周认真地打量着我们这对苗族夫妇,开心地笑了起来:“达汉吉,谢谢你们的真情,送你们夫妇一首山歌:山顶有花山脚香,桥下有水桥面凉;同心协力走得远,夫唱妻和幸福长。”

山顶的花、桥下的水,同心走、幸福长,这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情深义重。我们夫妇听了,激动不已;在座的人听了,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壮乡歌王留给我的最初印象。

早茶品种多,色香味俱全;话语投机多,主客交谈忙。整个包厢,喜气洋洋,兴高采烈,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与众人不同,覃祥周不为美食所动,从头到尾一直没有动筷。我低声地问:“歌王,怎么不吃东西呢?”

他微微一笑:“刚才喝过一碗粥,营养足够矣!”

我早就对歌王感兴趣,有很多问题想问他,见此时机会甚好,于是便提出了要求:“歌王,关于您的报道很多,但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介绍,那就是您是什么原因爱上了山歌,能说说吗?”

歌王没有回答,却唱来一首山歌:“看见梨树在山岗,花开雪白又芳香;想到树下去玩耍,不知树荫向哪方?”

唱完,问我听到什么情绪。我听不懂,一脸迷惘。

歌王坚定地说:“这就是爱情,是爱情的力量,推着我去唱山歌,用山歌表达心中的真情感!”

山岗、梨花,那是春天,那是三月三;雪白、芳香,那是姑娘,那是小伙子心中的玫瑰;玩耍、哪方,那是歌圩的情景,那是生动的对歌场面。这一系列比喻和动作,构成一幅生动活泼的三月三歌节场景。我的思路忽然打开了。

见我醒悟过来了,歌王接着说:“在歌乡里长大,在歌海中熏陶,谁不爱山歌;而听过数不清的山歌,唱过数不尽的山歌,谁不成为歌王。心中有大爱,山歌表我心,于是,唱山歌就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

一个“爱”字,让我想起故事的情节来,于是追问:“后来呢?”

歌王笑了,立即唱了起来:“坳口山藤长又长,我们拉来架桥梁;你我有心去跨海,架起桥梁通四方。你对这样的结果满意吗?”

我明白了:坳口、山藤,架桥、相连,表明姑娘同意了,表明双方走到了一起。

啊,山歌!啊,爱情!我由衷地发出了感慨。

见我过于木讷,不知怎样表达心中的情感,妻子忙在旁边唱起了刘三姐的歌:“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

在座的女士们也跟着唱了起来,小小包厢,成了一片歌海。

这就是壮乡歌王的独特魅力。

“当歌王最让您自豪的是什么?”我趁机又问。

歌王不假思索,随口就唱了起来:“邕江河水清又清,早上流金晚流银;壮乡人民生活好,唱支山歌给党听。鸟爱青山鱼爱河,壮乡人民爱祖国;祖国强盛心潮涌,我为祖国唱支歌。”

我感动,我钦佩,我从歌王的歌声里听到了壮乡人民的心声。

歌王见状,问我:“达汉吉,我曾经在美国纽约唱山歌,你相信吗?”

啊,在美国,在纽约,唱山歌,唱壮乡山歌,这可能吗?我问自己,也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歌王。

歌王见我一脸迷惑,便讲起了那段传奇的故事:“2016年10月30日,万圣节前夜,我和妻子韦淑英应美籍华人蔡培康、黄仁美邀请,参加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万圣节活动。蔡培康先生是汉族人,在南宁长大,早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曾在广西民族语文部门工作,26年前与妻子黄仁美女士移居美国。他们热爱壮族文化,常常演唱壮乡山歌。移居美国之后,没有因为距离而减少对祖国、对壮乡山歌的热爱之情。当天突降大雨,洛克菲勒中心主楼破例开放给游客入内避雨。蔡老夫妇带领我们进到楼内前厅避雨,一场事先没有计划的壮族山歌演唱会就在这里开台了。我们用东兰武篆民谣、都安取切溜等山歌歌调,深情地演唱壮族山歌,演绎中国壮乡风情,表达壮乡人民情感,引得现场美国观众跟着哼唱,报以热烈掌声。当晚,有网友把在洛克菲勒中心演唱壮族山歌的视频放到纽约的华社网站,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你们唱了哪些山歌?”我忙问。

歌王立即唱了起来:“身在纽约迎老乡,兄弟姐妹聚一堂;相互倾诉情和意,山歌声声传四方。今天相会在纽约,倾诉衷肠感慨多;我们相隔千万里,有时想起眼泪落。”

掌声响起来,欢呼喊起来,大家为覃祥周高兴,更为伟大祖国自豪。

后来,我还了解到,当年覃祥周夫妇在联合国总部大厦前留影时,还唱了一组题为《山歌唱到联合国》的山歌,吸引了当地市民和游客。

壮哉,壮乡一代山歌王!

“成名成家以后,作为人民喜爱的山歌王,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

歌王认真起来:“歌王的称号是人民给予的,说实在的,我知道自己距离真正的歌王还很远。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自己的山歌歌唱伟大时代,歌唱幸福生活,歌唱壮乡人民对党的感激之情。”

说完,歌王深情地唱了起来:“腥风血雨百年前,中华民族苦无边;三座大山压头上,亿万人民不团圆。难忘一九二一年,神州迎来艳阳天;成立中国共产党,苦难百姓笑开颜。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见曙光;千年枷锁要砸烂,三座大山要推翻。为了推翻三座山,党领人民走向前;无数先烈流血汗,拨开云雾见青天。一九四九难忘怀,天安门上灯花开;毛主席来挥巨手,中国人民站起来。横扫一切反动派,敌对势力全垮台;战争创伤要大治,党领人民把路开。人民江山人民坐,建立一个新中国;洗掉黄河百年耻,万里长江唱欢歌。神州大地歌嘹亮,五星红旗在飘扬;中国好像雄狮醒,巍然屹立在东方。”

歌王唱得深情,大家听得真诚,包厢里掌声阵阵。

“听说您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时,唱过一些赞美民族区域自治的山歌,影响很大,可以唱唱吗?”我用恳求的语气提出新的要求。

歌王喝了一口茶,润润喉咙,立马唱了起来:“民族团结一家亲,犹如兄弟手足情;伟大祖国是父母,共产党是当家人。民族政策像春风,吹得人心火樣红;民族区域自治好,如今壮乡大繁荣。民族团结鱼水情,好比骨头连着筋;风雨同舟朝前走,十指合力可断金。高山打鼓震天响,民族团结力量强;同心去圆中国梦,复兴路上创辉煌。‘一国两制在中国,我党英明开先河;同胞兄弟共发展,民族团结奏凯歌。大雁高飞不离群,航海不离指南针;海外华人人在外,心儿还是中国心。同祖同宗真情在,家国张开大胸怀;共同来筑复兴梦,中华迈向好未来。千条河水向东方,最终汇入大海洋;各族人民跟党走,好比葵花向太阳。”

歌王唱完,对大家说:“今天都是我唱歌,变成独唱了。我建议,我们共同唱一首歌,表达一种情怀,好不好?”

大家在歌王的带领下,唱起了《壮锦献给毛主席》:“美丽的壮锦献给毛主席,献上我们壮族人民的一片心意,织上那壮乡新面貌,献给领袖毛主席……”

大家边唱边鼓掌,一遍又一遍,气氛热烈又隆重,我和妻子被这种场面深深地感动,不禁热泪盈眶。

调整情绪以后,我问歌王:“我觉得您和您夫人唱这首歌的时候,感情特别专注和庄重,能说说原因吗?”

歌王认真地打量着我,又认真地注视四周,确定大家对此都感兴趣时,才深情地吐露心扉:“1958年初,壮乡人民第一次迎来毛主席,幸福而激动的壮乡人民唱起了心歌:木棉花开朵朵红,我们永跟毛泽东;道路越走越宽广,南国处处沐春风。在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壮乡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后来,壮乡人民为表达对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由衷敬意,唱起了《壮锦献给毛主席》:美丽的壮锦献给毛主席,献上我们壮族人民的一片心意,织上那壮乡新面貌,献给领袖毛主席。这歌声飘过数十载。6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八桂大地翻天覆地,各族人民幸福美满。所以,以歌咏志,为心歌唱,这就是壮乡人民的家国情怀。”

我激动,我钦佩,我带头鼓掌,因为歌王讲到了我的心坎上来了。

歌王似乎也感受到了大家无比激动的心情,于是,深情地演唱起来:“山含情来水含笑,八桂壮乡歌如潮;六十年华好光景,江山多情人多娇。”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估计歌王快要回去了,我悄悄地问他一个新的问题:“歌王,您收徒弟吗,您带研究生吗?”

歌王很认真地回答:“我收徒弟,我爱人就是我最早的一个徒弟,当然还有很多徒弟啦,但我没有资格带研究生。”

“我们进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如何传承和发展我们壮乡的山歌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歌王坚定地说。

“千年山歌养人心,一代代壮乡歌手,用山歌滋养着各族人民美丽的心田,唱响党的好政策,传递人间真情。广西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山歌的推动作用,不论是表达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还是颂扬国家好政策,山歌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承与发展山歌文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需要我们遵循民族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既要传承好,更要发展好,既要留住传统的根,更要融入时代之美,才能让山歌枝繁叶茂、茁壮生长。我们要感谢这个伟大新时代,让每个普通人都有梦想,人生都能出彩。生活富裕起来的壮乡人民,自觉将个人梦、民族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相连起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从漓江之滨到北部湾畔,从千里边境到革命红城,壮乡各族儿女唱起山歌跳起舞,抒发对伟大新时代的由衷祝愿,歌颂甜蜜美好的幸福生活。”说到这里,歌王拉着妻子,起身向大家道别:“木棉花开一排排,壮美广西富起来;全靠党的政策好,壮乡儿女心花开。感谢改革和开放,壮乡百姓喜洋洋;五谷丰登六畜旺,家家有钱存银行。习总书记来指点,干群力量有源泉;壮美广西建设好,复兴梦想共同圆。”

歌王与妻子,手牵着手,踏歌而去,走得如此飘逸、如此洒脱。

这就是在一个清爽的早上我所认识的覃祥周,我所崇敬的热爱党、热爱人民的壮乡歌王。

作者简介:达汉吉,本名贾晔,苗族,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曾参与《苗族芦笙》《广西苗族文学评论集》《南方山居少数民族现代化探索》《广西苗族新观察》等著作的编写工作,在《广西民族报》《三月三》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访谈、文学评论30余篇。

猜你喜欢
歌王壮乡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壮乡好消息
壮乡美
山歌
西部歌王
203B广州柏力影音有限公司/广州歌王电子有限公司
苗山歌
苗山歌
壮乡三月三
我家在壮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