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中的科学应用

2020-03-23 16:48程勇
现代园艺·园林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林业管理病虫害

程勇

摘   要:森林病虫害作为影响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着林业成活率和木材生长质量。鉴于此,首先对新时期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展开分析,并对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希望能为林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林业管理;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原因

随着我国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问题也层出不穷,森林病虫害入侵可谓最严重的一种,其不仅会破坏林木生理组织结构,导致林木死亡,还会感染天然林,造成严重的生态损失。而且我国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并伴有病虫害暴发规模大、周期长等特征,治理起来难度大,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探究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刻不容缓,应根据实际状况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保障林业建设战略稳步进行。

1     新时期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生物入侵等。随着我国林业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具体原因主要包括2大方面:

1.1   营林方式不够科学

就目前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情况来看,营林方式不够科学可谓是造成病虫害多发的最主要原因。首先,林业工程营林方式缺乏综合性、全面性的科学考量,很多林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本着完成营林任务的目的开展建设,最终导致苗木种植不科学、生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发生,影响了整片林区的生态健康状况,最终导致病虫害多发。其次,林业资源管理方式不科学,过于注重成林效率,忽略了林木日常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到病虫害暴发,治理难度增加,造成的损失也会增加。

1.2   天然林占比较低

人造林与天然林相比,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便在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而言,天然林系统结构更为稳定,且已經形成循环性良好的生物系统,虽然仍旧存在病虫害问题,但大多可以依靠自身调节得到恢复,可以说其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而人造林在建设之初,为确保林业建设质量,尽管也选择了适应性更强的当地树种,但品种往往较为单一,所以,病虫害发生率高,且自身抗病虫害能力低。由于我国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重视度和保护程度不够,各地天然林资源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虽然近年来保护工作卓有成效,但天然林占比仍旧较低,难以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发挥支柱性作用。

2     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内涵及具体作用

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具体是指利用林业资源区域范围内的相关生物和其代谢物质等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并以此实现“病虫害防治+生态效益”双赢的生态防治技术。该项技术与传统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相比,具有更好的防治效益。

2.1   防治效果良好

生物防治技术的核心是为森林创建有益生物群落,全面提升森林防病防虫能力,主张以菌治病、以虫治虫,其不仅能达到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的目的,还能降低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林木资源的为害,从而为森林构建稳定、和谐、健康的生态系统。有相关研究表明,将白僵菌、青虫菌等微生物植入林木内,当病虫害侵蚀林木资源时,这些生物菌便会寄生在病虫害内部。随着微生物的不断繁衍,病虫害便会被生物菌逐步吞噬,从而彻底消灭病虫害,且不会对森林资源造成为害。

2.2   防治成本较低

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利用自然界的力量对林业资源实施防护,通过培养、保护和利用病虫害的天敌,从而将森林病虫害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这种技术措施不使用化学农药,且主要以防控为主,大大减少了森林防护人力物力的投入,而其中的“以虫治虫”措施,主要是培养森林益虫,比如,青蛙、瓢虫、蛇、鸟等,成本低,而且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

2.3   更有利于保护环境

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应顺应自然的发展,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保护森林病虫害的天敌,提升森林自身抵御、净化能力,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并增加森林资源的多样性,降低林木得病率、死亡率。这一生态技术的使用,不仅减少了化学农药对当地空气、土地资源的污染,更大大提升了森林的活力及空气净化能力,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效应,也更加符合当前国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战略。

3    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森林体系的健康稳定性,实现“病虫害防治+生态效益”的双赢。

3.1   实施林木多样化种植

实施林木多样化种植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稳定、和谐的森林系统,从而确保林木成活率和林区的生态效应。首先,在林木种植之初,应充分考虑林区的气温、环境、土壤、水源、植物种类等因素,然后再确定需要栽种植物的种类、分布,以此保证林业种植的科学性、高效性。其次,在林区种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多大面积的种植区域,都应遵循多样化种植的原则,以此吸引更多的有益生物,打造病虫害天敌系统,并最大限度实现森林系统的丰富性和美观性。

3.2    针对性采取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一套新型、科学、生态的防治体系,其中的技术措施多种多样,既包括植物合理种植,也包括动物、微生物的科学利用。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结合当地林区的具体需求,综合分析当地气候、地理环境、林木特点等,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比如,对四季常绿的南方林区,可以引进瓢虫、益鸟、螳螂等有益虫鸟,但对气候偏冷的东北林区,则应考虑气候对虫鸟生存环境的影响,适当引进微生物技术,以弥补虫鸟防治技术的不足。以松材线虫病为例,该病又被称为松树萎蔫病,林区一旦感染,虫害传播速度快,且治理难度极大。对于该病的防治,采取科学营林+生物防治的综合策略,通过皆伐重病松林和间伐病死树、病死枝,然后进行熏蒸、热处理,杀死松褐天牛,以杜绝疫情扩散,同时,通过释放肿腿蜂和白僵菌防治松褐天牛幼虫,达到进一步控制病害的目的。

3.3   合理运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一种无害、针对性较强的新型科技药品,目前常用的主要有昆虫病原细菌、病原真菌、病原病毒、植物源农药和昆虫生长调节剂这几类。当林区发生病虫害时,可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生物型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其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环保效益,通常只需在病虫害严重的林区进行2次喷雾,便可有效防治灾害。例如,某地林区发生了大蛾病虫害,为防治该病虫害,采用飞行喷雾的方式,对病害区域喷撒生物农药灭幼脲,事后核查防治效果高达97%,基本实现了对大蛾病的防治。

4     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一项健康、环保、高效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其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等优势,值得林业工作人员进一步推广和研发。

参考文献

[1]王慧琳.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12)

[2]王艳霞.浅析如何做好林木病虫害检测与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8)

[3]刘秀华.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江西农业,2019(4)

(责任编辑  禾初)

猜你喜欢
林业管理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