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禅宗《坛经》思想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2020-03-23 16:48蔡卓翰熊家欢周维邦彭伟峰唐贤巩
现代园艺·园林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禅宗园林景观

蔡卓翰 熊家欢 周维邦 彭伟峰 唐贤巩

摘   要:《坛经》一书不仅在佛学领域产生翻新式变革,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包括中国哲学、艺术美学、乃至园林景观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试探索其思想对古典风景园林的影响及其内在联系。

关键词:禅宗《坛经》;园林景观

自从传统佛教于东西两汉时候传入中国,历经了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而广为流传,终在唐朝发展并奠定了禅宗,纵观历史的长河,佛家禅宗思想文化早已渗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传统园林景观。

1    禅宗《坛经》及其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1.1  关于《坛经》

1.1.1   《坛经》简介。关于《坛经》一名的由来,“坛”原指惠能既作者于唐代的凤仪元年(公元676年)出家受戒时的戒坛,后来又在该坛阐扬佛法,将此“戒坛”更赋予了“法坛”的意义。由此可知《坛经》中的“坛”源自地名,取义“法坛”。而“经”字是通名,佛之所言教佛法都可称之为经。惠能(636~713),唐代人,俗家姓卢,据《神会语录》载,惠能祖籍范阳,既今河北、北京地区,惠能亦作慧能。创立了中国释教史上影响最大的禅宗“南宗”,并对中国传统思想、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领域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惠能对当时的传统禅学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根本性变革,其影响之深、变化之巨,致使佛教史上誉为“六祖革命”。惠能在中国禅宗的发展史上是决定性的人物,甚至也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1.2   《坛经》的版本与注释。自该经问世以来,常有传抄讹误的現象发生,加上后世专家学者出于种种目的而不断修订补充,使得《坛经》传出多个不同版本,日本学者石井修道曾总结了14种版本,杨曾文表列了近30种版本。经历代学者多方考究,最有代表性的5本分别是:(1)敦煌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又称“法海本”。(2)惠昕本。分上下两卷共十一门,约一万四千余字。大约改编于晚唐或宋初。(3)契嵩本。于宋仁宗时期的至和三年(公元1056)成书,共十品,大概两万多字。(4)德异本和曹溪原本。源出契嵩本,约刊行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5)宗宝本。成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几乎是明代以后唯一流行本,共一卷十品,共计约两万多字。

作为释家禅宗的理论旗帜,《六祖坛经》在佛教历史中占据着关键的地位。因为它是唯一一本由中国僧人所撰述的佛家经典。是完全脱胎于华夏大地的。而根据佛教的传统,记叙佛祖释迦摩尼言传身教的作品才能被称之为“经”,佛的弟子及后世学佛之广大男女所写之著作只能被称之为“论”。因此,以“经”之名冠于惠能的言教,足见此部经书在佛教历史中的地位之高。

1.2   《坛经》哲学思想主要特点

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主要特点是“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

1.2.1   “即心即佛”的佛性论。出自机缘品第七: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即对已经产生的意念不执着、不留恋即是心,对即将产生的意念任其自如显现就是佛;心性在瞬间的变化以及对自己的思维活动不要执着。能成万法一切相的是心,能离万法一切相的是佛。指不被外在的任何事物包括现象所打扰。惠能认为,通过“顿悟”就可以成佛,人心中自有佛在,人自己的佛才是真正的佛,而所谓的“成佛”实际就是“明心见性”,所以中国禅宗认为并强调自性是佛。即从“心”到“佛”有一个“明心见性”的过程。

1.2.2  “顿悟见性”的修行观。坛经认为: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所谓“顿悟”,不是指通过辛苦修炼证得真理之后的“悟”,而是众生都可能从自心中顿现真如本性,都能够悟出无生顿法。“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治不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说明此中之关键,即在于“自心自悟”,谓“自心善知识”,若妄想执着,外善知识再开导,亦不得力,纵然诸佛出世亦是徒然。“顿悟”的方法惠能概括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

1.2.3  “自性自渡”的解脱观。如经中说:“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坛经疑问品》)禅宗认为佛性就是自性,佛与终生区别在于“悟”与“迷”。解脱不在身外,解脱之道在人心。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

2      传统园林景观与禅宗《坛经》哲学思想的内在联系

2.1    《坛经》与中国文化

2.1.1   《坛经》与中国传统哲学。《坛经》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相当的影响,其特质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完全没有神学气息。

该经在人世追寻解脱的观念直接开导了佛教的人间化以及生活化,从而把世间之法与佛法二者结合、统一。一度成为中国佛学儒学化的代表。其中所讨论的心性问题直接引导了宋明理学这一儒家学说的革命开端,同时也启发了在宋明儒学中心性本体论,从而加速了中国传统儒家学说在宋朝和明朝的自我转化与突破,使当时的儒家哲学产生关键变革。其次对与道家的影响,《坛经》认为“心”为本源,并且强调“即心即佛”的本体论,并在心的基础上发掘了心性所包含的其他境界。这种观念与道家的“齐物论”具有相通性,都传达了众生皆平等,人人有佛性的思想观念。

2.1.2   《坛经》与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中国诗、书、画之所以特别注重“意境“、“气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深受禅宗“顿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重视启示与象征。将禅意的审美意境与禅意的审美追求在其内在的互通与同构。自唐代禅宗确立以来,在文人士大夫的心灵世界产生了巨大涟漪。比如当年王维将佛理禅趣代入画中,成为中国禅意画“吃螃蟹”第一人。并于明代导致了董其昌南北宗论的提出。

2.2    禅宗《坛经》思想与中国古典园林

经中所蕴含的深厚哲学思想,对佛学文化圈的深远影响,禅宗给社会方方面面都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园林景观,作为一种艺术形象与物质环境统一的表现形式,是融合了多种艺、技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仅包含了我国诗画艺术的精髓,其相较与诗画等纯艺术具有更多的实用性,因此,与禅宗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物化。尤其当禅宗思想渗入社会文化艺术各个方面后,古典园林也不可避免地接受到来自禅宗的影响。

这种影响从历史上看,从汉朝汉明帝刘庄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开始。逐步蔓延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追求上。自魏晋之后,随着统治阶级的需要,儒学的不断渗透深入,吸取了本土文化的汉传佛教对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深入。乃至出现南朝梁武帝四次舍身出家,大兴佛教。这一时期佛学对于古典园林影响具体表现在皇家园林开始有僧徒的介入,标志着僧人开始进入皇家园林,其园林营造风格接收到来自佛教文化的冲击。另外由于文人士大夫在思想观念上深受禅理濡染,所以,其创造的园林也处处体现这种禅意美学的境界。在禅宗《坛经》与中国文化艺术时,已经发现了禅对士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情趣的影响,而园林作为一种具有功能性的综合性空间艺术,从而承担了士大夫的理想情怀,也使得禅宗美学在私家园林的表达更为自由洒脱、淋漓精致。随着佛家思想的渗透,并于唐朝发展确立了禅宗,世俗各阶层对佛家文化以及禅宗文化的向往也随之达到了高潮。这一时期的皇家园林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禅宗佛学逐渐变为了皇家生活的组成部分。而这时的文人们则趋向于追求一种恬静怡然、简单猜幽的自然风光,园林形式也以此为鉴,逐渐形成了小型化、写意化并充满禅趣的“城市山林”“壶中天地”的园林风格。这体现出了禅宗美学中“明心见性”的心性美与“教外别传”的抽象写意美。

2.3   禅宗《坛经》思想与日本古典园林

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古时各种自然灾难频发,人们却无能为力,面对生命的转瞬即逝,让日本原生文化演变出对于生命凋谢的“凄美”感。例如武士喜好将自己的生命看做樱花,将樱花的凋谢视为生命的超脱。正是这种超脱和超越感,恰好与禅宗思想中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于人生的感悟不谋而合。而源于中国禅宗的哲学思想,尤其对于造园匠人以及文化修养水平较高的武士、贵族阶级来说,一度成为主流指导思想。

由于禅宗思想的不断输入,人们对生命无常、寂灭冥想的思考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具有禅心的日式庭院建筑便应运而生。尤其是在室町时代的日本,禅宗及其思想开枝散叶后,为体现禅宗奥义和修行者追求的苦行自持之精神,在造园手法上,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枯山水”式园林,传达出“壶中天地、须弥芥子”的概念及含蓄隽永的审美情趣。桃山时代之后,具有文化修养水平较高的禅僧逐渐地将禅意融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并将这种禅宗哲学抽象凝练成禅宗美学,应用于庭院设计的手法中。运用禅宗的等级制度对于自然要素的“操控”和有意识的搭配组合,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从而传达一种顺应自然的构成规律和超脱之感。

随着这一艺术造园形式越发成熟,“枯山水”逐渐成为定式,受人追捧。禅宗思想开始从具有宗教色彩的寺庙走入了日本平民建筑当中,西芳寺庭园、临川寺庭园、天龙寺庭园等枯山水就是这一时代建筑的有力代表。

3     禅宗思想对园林景观的主要影响

禅宗理论与思维方式对园林造园要素的理解与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塑造物境与意境关系的理解尤具代表性。

3.1   不二观

出自禅宗《坛经》行由品第一:善根由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在禅宗看来,佛性于众生本性无二无别,凡夫认识事物看到的是差别,智者了解通达事物本性无差别。在这种抽象概括的思维方式影响下,禅僧饱含禅意造园,以其高度简约抽象的方法,思考人与自然本无差别,其关系是“天人合一”的基本态度,提炼自然界元素的“本性”。创造出诸如“以砂代水”“以石指山”的抽象表现手法。

3.2   芥子纳须弥

芥子指微小,须弥指巨山,大中含小,小中见大,引导人们从有限的客观世界生活中去探寻内心世界的无限乾坤。传统造园中的“一池三山””曲径通幽”“咫尺山林”的这些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创作手法。禅僧所倡导的“梵我和一”说,认为主题与客观本来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禅宗里面,自然之境与禅镜并无而至。将广阔山河压缩成咫尺空间,表达了寄情山水的理想情怀。也为风景园林这种空间上捉襟见肘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的无限延伸。

3.3   直观内省

禅宗讲究悟性与意境的深入。而南宗禅的“顿悟”就是以“直观”和“内省”的方式认知世界和自身,超脱一般认识事物的逻辑程序。这种通过内心观照、注重精神世界体验而产生顿悟的方式,是具有"色空"观的朴素辩证思想的思维方式,從而也造就了更加强调意境的审美追求,强调园林中所蕴含的哲理与包含的情感。

3.4   人境无碍

般若品第二: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全员席间,草木葱茏,恶人闪人,尔法善罚,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士人性空,亦复如是。

禅宗《坛经》没有将自然看作客体从而与人分离,而是具有“人境无碍”的自然观,将人置宇宙万物之中,使得众生不再有主与客体的区分。从而形成“物我同一”的生态观。

4     结语

对中国传统园林景观来说,禅宗哲学思想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藏,而《坛经》作为禅宗经典,其中思想理论更是为后世造园艺人提供了诸多探索未知的途径。然而东亚的古典园林作为中传统文化的一份子,同时作为禅宗文化思想与之结合的代表产物,以禅宗《坛经》为基点,通过对《坛经》思想加以总结,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这种文化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联系和共通性。旨在将禅宗的文化理念融入设计中,设计出充满禅意氛围的园林景观,为风景园林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责任编辑   王曼)

猜你喜欢
禅宗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研究
灵 山
落叶禅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点及问题
浅谈房产园林景观工程成本的控制
景观营造中的光与影
浅谈园林景观设计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从“禅宗”到中华阐释美学中的伦理文化研究
李倩园林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