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扶贫战略提高生态建设和扶贫工作的整体政策

2020-03-23 09:16陈丽英
现代园艺·园林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脱贫攻坚

陈丽英

摘   要:我国推行扶贫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但生态扶贫工作的开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生态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扶贫方式简单、主体单一、制度不完善等,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深化生态扶贫的推行,实现精准扶贫、真正脱贫,进而完成生态扶贫的长期战略,实现生态保护和产业脱贫。

关键词:生态建设; 脱贫攻坚; 生态扶贫

贫困地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下的稳定脱贫,必须严格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充分认识到青山绿水对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出一条脱离贫困和环境保护互相促进的新时代脱贫方式。但在过去发展中,我国经济的提升对环境有过多的压迫性,使得脱贫和环境保护成为绿色脱贫需要同时面对的问题,实际脱贫工作中有主体单一、脱贫手段不多、发展方式雷同、制度不健全等实际挑战,使得绿色脱贫出现投入高、收益不高、不能持续发展的窘境。要实现绿色脱贫,就需要强化政策引导,提倡多方参与,开拓脱贫手段,创新脱贫思路,推进制度化管理方式,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有据可依、脱贫方式科学合理,最终达到贫苦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构建多方参与共赢的生态扶贫氛围

环境保护和脱贫工作都是公共领域的问题,应该支持和提倡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进来,形成一股力量推动两项工作的进行。因为当前我国刚刚开始探索生态扶贫工作,参与主体都是政府部门,主要方式是政府主导进行地区试点,财政进行资金支持。如何实现多方参与,可以从4个方面入手:第一,确定政府的主导地位,精准脱贫和环境保护都是我国确定的战略目标,政府在生态扶贫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要科学完成战略布局,协调各政府部门力量专注推行,提高财政投入,主动进行试点,发现和总结有效的生态扶贫方式。第二,实现贫困人口的主体作用。生态扶贫的主体是贫困人口,可以通过积极的宣传,使其认识到生态扶贫的好处,并进行生态扶贫知识的培训,打通其参与路径,让贫困人口能够参与到实际扶贫工作中。第三,引导企业参与。企业资金、管理经验、制度等对生态扶贫工作十分重要,可以用财政补贴、政策支持、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提高贫困人口知识技能等方式,鼓励和促进企业的参与。第四,打造良好的生态扶贫思维。思想引导行动,针对有些地区生态扶贫思想淡薄的情况,要加强宣传力度,在人们心中树立环保理念,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提升生态扶贫的基础氛围。做好这四点就可以有效地提升生态扶贫的社会参与度,改变单一扶贫主体现状,推动生态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

2     引导多种方式并用生态扶贫发展趋势

在生态扶贫实际工作中,先行者们发现和总结出了搬迁、劳务输出、安置就业、开发产业、环境保护补偿等方式的生态扶贫。但从具体效果来看,这些方式总结得还不够深入,还可以更细化工作,应用更广泛,形成更好的局面。

2.1   生态搬迁扶贫需要扩展

生态扶贫中的搬迁涉及到住房、基础设施、就业、公共资源等多个领域,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少数地方为了速度,将搬迁工作简单地归为住房的迁移,忽略其他方面的保障,使得搬迁工作留下巨大的隐患。要做好搬迁工作,需要以搬迁群众为中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住房、就业、就学、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准备,实现全面搬迁。在搬迁过程中要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到搬迁中,推动住房搬迁、解决就业、产业转移和公共管理工作的完成。

2.2   细化劳务扶贫

财政主导的生态工程,要明确解决记录内贫困人口劳务输出的比率;企业投资的生态工程,政府要指导和监督企业和贫困户的劳务对接体系。

2.3扩大就业安置面

生态扶贫实践中较突出的生态就业工作是安排贫困户作为生态护林员。目前全国已有几十万贫困人员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脱贫。这种就业安置方式可以进一步推广到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生态项目、地区生态项目中,合理增加生态养护人员的深度和广度,解决更多贫困人口的就业,使其成为生态的保护者,得到稳定的收入实现脱贫,同时也加强了生态保护力度。

2.4扩展生态产业

通过建设生态产业实现生态脱贫是一种有效手段,要积极推行与生态有关的旅游产业、绿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的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实现生态脱贫。鼓励贫困人口通过更替土地使用、入股、劳务等方式或创业、合作等手段获得稳定收入。

2.5完善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政府要合理地补偿人们保护生态而放棄的资源使用收益,要扩大补偿范围和力度。并且设置合理的补偿机制,健全补偿方法,让贫困户可以得到持续收益,尤其是国家大型生态项目,应投入更多精力予以关注。

3     增强生态扶贫创新突破的大动力

政府政策导向对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有不可磨灭的指导作用,需要从政策层面对生态扶贫有巨大的包容和特殊的支持,鼓励生态扶贫参与方通过创新方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展方向正确、可持续性发展进而达到经济效益的提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以下方式进行政策引导:一要鼓励创新发展模式。一些地方通过成立产业合作社提高生产产业能力,组织各地区参与学术技术研究,市场调研、鼓励有条件的生态扶贫产业成立由广泛贫困群众参与,对贫困户在合作社占比作出制度性规定,保证贫困户的参与权,让贫困户从中得到相应经济效益的提高,合作社建立有利于减轻政府对扶贫工作的压力,提高生态扶贫市场化程度。

二要发挥科技优势。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力量,发挥”科技 +”“互联网 +”独特优势,以及创新技术的结合,强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增强农林产品抗风险能力、抵御灾害能力,以及培育新型种养殖品种,使产业经济化,社会化以及生态化。

三要强化利益连结达到双赢。生态扶贫离不开真正的扶贫,使贫困户在生态建设中获得客观的经济利益,比如在机制中明确贫困户覆盖地区、明确将会获得的经济收益程度、优先聘用权促进贫困户就业体系,对某些利益的损失做出经济补偿标准等各项内容。保证贫困户从生态建设中获得货真价实的收益。

4     构建生态扶贫规范发展的大框架

我国生态扶贫措施逐步开展,一直是摸索前进,生态扶贫涉及产业范围广、多个环节,所以,在实施中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资金挪用、滥用职权、数据造假、敷衍应对。这也意味着目前生态扶贫根基还不够扎实,制度不够规范化。一是需要通过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推动生态扶贫规范发展。如果缺少制度约束、工作的不透明就很可能滋生腐败行为。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健全资金审批拨付流程,严格工作程序,通过制度的规范化,做到彼此部门间的内部监督;另一方面,要结合优势资源做出科学决策。邀请有关专家重复讨论、公开公正决定决策事项,让更多社会舆论以及新闻媒体关注这些重要决策。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完善资金审批、拨付、使用流程,严格工作程序,明确监督环节,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要结合资源优势科学决策,邀请有关专家充分讨论酝酿决策事项,公开决定,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二是建立扶持激励机制,将更多资金投入到贫困地区的生态扶贫领域,完善农业发展和资金有效整合,发挥产业产品的大力优势,使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拓展,支持优质产业跨越式发展,调动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积极性和开发贫困户的创造性。三是完善协调服务机制。生态扶贫往往涉及多方面领域,它跨行业、跨地区运作,需要农业、林业以及多方面部门积极配合,但在生态扶贫重点地区需要建立统一协调机构,调动思想,统一行动,树立脱贫使命,在工作中信息共享,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缩短工作程序,加快运作脚步。四是完善长效保障机制。解决生态扶贫问题要考虑前瞻性以及后续的保障机制。既要通過建立生态扶贫解决目前的贫困问题,也要防止脱贫后的返贫问题,解决好“后两年”和“两年后”的问题。力足可持续发展角度,保持生态扶贫各项措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张琪惠,张晓丽.河南生态扶贫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2)

[2]张梅林.开展生态精准扶贫的思路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17)

(责任编辑   禾初)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脱贫攻坚
植树造林防沙治沙 改善环境安居乐业
“慕课”建设本土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