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的营造原则与营林配套技术探究

2020-03-23 09:16解苹
现代园艺·园林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配套技术

解苹

摘   要:生态林是当前我国推行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的贡献比较巨大。鉴于此,主要介绍生态公益林的营造原则,并分析了生态公益林的营林配套技术,希望有所裨益。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营造原则;配套技术

在过去,我国经济的增长构建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上。现阶段,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经营模式逐渐被淘汰,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逐渐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修复与维护。在此种状况下,生态公益林应运而生。生态公益林的出现不但可以对林区生态环境安全有益,同时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也具有推动作用,要求有关部门做好生态公益林的建造工作。

1     生态公益林的营造原则

1.1   因地制宜原则

在实施生态公益林建造工程之前,有关部门应委派工作人员了解本地的地形特点、气候状况以及土壤性能,以选择适宜在本地生长的植物,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充分体现林木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并且为了预防不同林木之间的干扰,还应了解植物本身的生长情况,据此选用最适宜的混交办法,以确保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1.2   师法自然的原则

在生态公益林营造过程中,还应遵循师法自然的原则。也就是在建设生态公益林时,在原始次生树种的构造基础上,再合理地规划树种配置,确保每一种树木品种的栽植密度,可以保证公益林栽种效果。针对森林形成地带而言,其内通常种植季风常绿阔叶林,如果想将森林栽植于生态公益林内,在实际栽种过程中可以模仿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的植物栽植特性,选取适合本地环境生长的植物。如木荷、樟树以及壳斗科等[4]。

1.3   生態多样性原则

在实际建设生态公益林时,应尽量选择阔叶树种为主要栽植树种,并且要秉持生态多样性原则。为了保证生态公益林的建造质量,通常要选取阔叶树种,此种树种的适应性更强,可以大大提高树木成活率。与此同时,应选择与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相契合多种种类的植物,可以实现生态多样性。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选择外来植物时,应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以防止发生生物入侵的状况,进而破坏本地生态系统。

2     生态公益林的营林配套技术分析

2.1   生态公益林的树种选择与配比方法

在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时,应注重树种选择以及配比办法。若植物种植方法不对,可能减少植物生长时间,进而致使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工作不顺利。因此,在建造生态公益林时,应合理地选择树木种类以及配比。在栽种树木时,需要在土地中栽植较大面积的阔叶树种,按照师法自然的原理,了解植物树种特性,以此处置树种的配比操作。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满足生态公益林的建设需求。除此之外,还应结合森林的遮阳郁闭效果,光合作用的程度会对树木的生长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对一些郁闭度十分高的地区,栽植人员在选择树种时,尽量选耐阴性较强的树种;对郁闭度不高的地方,应选择阳性树种[2]。

2.2   造林密度方面

造林密度和混交模式具有紧密的关系,如果没有控制好造林密度,可能会致使混交得合理性不够。因此,在实际造林过程中,应控制造林密度。通常来说,造林密度的确定应按照造林方法与林木作用开展。一般情况下,生态林造林密度不应<1605株/hm2。但这仅仅是针对一般情况来说,不同的树种密度也会不一样,所以,在实际栽种过程中还要按照林木特征进行选择。比如,对林分改造情况,造林密度应控制在900株/hm2~1200株/hm2。

2.3   林地清理方面

在开展造林工作前,相关工作人员要清理林地。在实际清理过程中,应注意下面内容:在清理林地过程中,应分区进行处理;对林地中的杂草,一般要将其堆成堆沤制,以便让土壤可以更好地从中吸取养分,当作林木生长的原料。因此,在进行林地清理过程中,应坚持“充分利用”的原则,而不能实行炼山等方式。对乔灌木清理时,要加强保护,避免对林地环境和原有养分造成破坏[3]。

2.4   建设前要全方位的整地

在实际建设生态公益林前,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要进行全方位的整地。在整地时,应选择适宜的整地方式,如果选择方式不合理,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在建设生态公益林前,不适宜选择全垦的方法,而应该选择挖穴穴垦的方式。所以,此种方法可以满足生态公益林建设需求,并且在实际整地过程中,要根据“品”字形进行布局,在进行打穴前还要分离开表土与心土。在进行生态公益林建设前,应在上一年冬天做好整地工作,由于整地之后植物洞穴风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让土质熟化时能够增大土壤的水份与养料成分,以便为生态公益林中的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2.5   基肥的施放与苗木选育

从生态公益林所在区域来看,生态环境并不是非常好,土壤肥力较低,为了让林木更好地生长,应投放适当的基肥。在施加基肥时,一般选取复合肥或有机肥,施肥时间一般为整地时或整地完成后。

因为造林质量会被苗木选择所影响,因此,在建造林木时,要从当地土质情况出发,做好苗木选育工作,保证林木质量,提高生长速度。工作人员在实际选择苗木时,应重视苗木质量,选择质量较优的苗木种类,从而提升成活率。另外,在实际培育苗木时,应使用成熟的培育技术,保证苗木生长质量[1]。

2.6   栽植

在栽种苗木过程中,可以使用混交方法,减少同一种类苗木之间竞争资源,使用共同生长的关系,让生态公益林环境尽可能符合自然环境,不仅可以保证苗木成活率,并且还能更加丰富植物种类。一般情况下,若在山地区域造林,要尽量选择在雨天移栽苗木,并且还要使营养袋种淋满水,连带土壤一起栽种。若树苗栽种时为裸根,需要使用特殊的方法,如采用生根粉和磷肥溶液,将其融合泥浆,之后包裹住根系。在栽种工作完成后,要定期适当浇水,同时还要轻轻提起苗木,并将其扶正,保证根系能够自由生长。

2.7   选择科学合理的混交方式

在实际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中,还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混交方法,它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效果。若植物在选取混交方式时不恰当,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生态公益林建设时,可以使用混交的方式,以让植物更好地生长,使植物之间能够具备比较好的依附关系。通常情况下,在生态公益林建设时,林木栽植要保证在每一个造林的种群大于或等于2种。若要开展全方面的造林活动,就要在其中添加1种或2种其他树种进行搭配,以形成一片和谐的混交林。

3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对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生态公益林建设质量,需要了解生态公益林的营造原则,并掌握相应的配套技术,以实现林木的快速生长。

参考文献

[1]于芳.生态公益林的营造原则与营林配套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7(10)

[2]聂昆,钟铃.生态公益林的营造原则和营林配套技术解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12)

[3]敖霜.生态公益林的营造原则与营林配套技术[J].科技传播,2014(8)

[4]蔡东民,胡梅娇.解析生态公益林的营造原则与营林配套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

(责任编辑    王蔓)

猜你喜欢
生态公益林配套技术
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价值初探
苎麻良种“川苎11号”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早实核桃丰产栽培技术
玉米超高产配套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