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互联网发展领先全球

2020-03-24 11:11信集
信息化建设 2020年12期
关键词:网络空间网络安全数字

信集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11月23日,《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系列”)再次依约在乌镇发布。

蓝皮书系统是国际互联网研究领域的一项特色品牌,全面客观地反映过去一年来世界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内容涵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电子政务、网络媒体建设、网络安全、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重点领域。今年,是蓝皮书系列连续第四年发布。

全面客观反映世界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

今年的蓝皮书系列继续深入分析互联网重点领域的新情况、新动态、新趋势,客观反映2020年度世界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成就、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其中,《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立足全球视野,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格局深刻演变为时代背景,聚焦全球互联网发展实践新技术、新应用、新发展、新问题。蓝皮书秉持“四项原则”“五点主张”,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虚假信息、网络犯罪、网络安全、数字鸿沟等世界性问题,强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忠实记录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中国网信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新进展新成就。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安全等方方面面,也对互联网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因此,今年的蓝皮书系列在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电子政务等多个章节集中展现了互联网在抵御疫情冲击、推进复工复产各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国内外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书中始终贯穿一个理念:人类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各国应当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蓝皮书系列力求科学、准确、系统地呈现世界各国以及中国各省区市互联网发展的情况。在世界互联网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中,选取了覆盖五大洲的主要经济体和互联网发展具有代表性的48个国家和地区,并涵盖基础设施、创新能力、产业发展、互联网应用、网络安全、网络治理等六大关键要素。从本次评估结果看,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依然领先其他国家,欧洲各国的互联网实力强劲且较为均衡,拉丁美洲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互联网发展进步显著,其中,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新加坡综合排名前五位。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涵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能力、数字经济发展、互联网应用、网络安全和网络治理等6个大方面的评估内容。结果显示,综合排名前10位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福建、天津、重庆。

今年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五个特点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暴发与蔓延,给全球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冲击,互联网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数字经济成为对冲疫情影响、重塑经济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与往年相比,今年全球互联网发展具体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各国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球5G网络建设持续推进;二是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方向;三是互联网媒体发展更加多元,网络文化更加丰富,网络内容治理愈发受到重视;四是各国持续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倡议共同维护数据安全;五是互联网助力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同时,世界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不确定性也在增加。面对诸多问题和挑战,互联网发展进入变革期。疫情下各国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上升,对云端协同与智能化需求增长,将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互联网相关产业迎来新发展机遇;网络信息内容生产和分发方式将更加多样精细。同时,各国数字化发展的不均衡可能进一步拉大世界数字鸿沟,全球共享数字化优势的需求更加紧迫;网络空间军事化趋势加剧,世界网络安全形势越发严峻;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叠加疫情影响,网络空间治理模式面临调整。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2020年,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方位推动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中国不断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已建成5G基站超过48万个。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可控技术能力逐步增强,5G、操作系统等技术取得突破,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数字经济的总量规模和增长速度位居世界前列,规模为35.8万亿元。信息惠民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提升,网络扶贫成效显著,“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政务服务助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

网络内容繁荣发展,网络直播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满足疫情期间网民生活需求,截至2020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2亿人。网络安全威胁复杂多变,中国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扩大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网络空间法治建设进程加快,《民法典》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基礎性立法取得重要进展,网络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为全球抗疫提供有效支撑,不断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和方式,元首网络外交成为常态。一年来,中国不断向世界展示互联网发展的中国担当和中国贡献。

此外,中国互联网建设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看得见、用得起、用得好的各类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网上购物、在线教育、在线问诊、在线娱乐、远程办公等一系列线上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加速提升。其中,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81亿人,较2018年底增长近一倍。

在数字经济方面,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规模为35.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6.2%。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6.7%。直播电商等新业态爆发式发展,农村电商迅速崛起。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截至2020年5月底,中国光纤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光纤用户占比达到93.1%,位居世界第一。移动通信领域,2019年全国4G基站总数为544万个,移动互联网接入数据流量消费1220亿GB,居全球第一。5G基站建设数量截止到2020年9月已超过48万个。在基础资源领域,截至2020年7月,我国已申请的IPv6地址资源总量达到50209块(/32),也位居全球第一位。

在电子政务方面,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一年来,联通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4个国务院部门的政务服务平台,接入地方部门360余万项政务服务事项和一大批高频热点公共服务,为社会公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中国积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不断探索网络空间治理之道,在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网络内容等方面完善治理机制和政策,提升治理能力,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经验和方案。

比如,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在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等在内的数据安全领域达成共识,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深入阐释互联网发展治理“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发布《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成果文件,对信息时代网络主权研究进行积极探索;首次在国内成功举办主题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网络空间信任机制建设”的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得到相关国际人士和国际组织的积极评价和热烈反响;积极推进与各国深化数字技术在防疫抗疫中的合作,分享数字化防疫抗疫措施与实践等。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人类发展进程,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没有改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车轮依然滚滚向前。通过中国实践可以看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与国际社会同心协力、凝聚合力,共同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加强网络空间合作,共同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互联网增进人类福祉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网络安全数字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