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2020-03-24 23:46李吉红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0期
关键词:橡皮筋尺子振动

李吉红

【内容标准】

6.1.2 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

3-4年级:举例说明声音因物体振动产生。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科学探究: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获取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注重事实、勇于探索、合作分享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振动产生声音”

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针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逐步推理得出“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教具:音叉、水槽、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学具:尺子、橡皮筋、音叉、学程单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聚焦问题

借助多媒体依次播放声音和对应的古诗图片,以抢答形式猜声音。当学生沉浸在游戏胜利的喜悦时,提出“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聚焦问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儿童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科综合素养,我将语文古诗与科学探究结合,并以游戏的形式呈现。】

(二)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1.制造声音,提出假设。

课前学生制造声音,提出假设“对物体用力,产生声音”。

2.对比实验,验证假设。

探究一:对物体用力,一定会发出声音吗?

①小组活动:借助学程单一对尺子或橡皮筋进行探究。

②小组交流:小组成员各司其职。

③全班小结:对物体用力,不一定产生声音。

3.求同归纳,得出结论。

探究二:观察发声时尺子和橡皮筋运动的共同点。

①小组合作:拨动尺子和弹拨橡皮筋并完成学程单二。

②小组交流:发声时尺子和橡皮筋都在重复往返运动。

③全班小结:引出“振动”,初步建立起“振动与声音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关注儿童身边的事物和活动,是学习科学的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直观生活经验出发,尊重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时遵循的思维路径,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通过近距离、有意识的观察发声物体共同点,求同归纳,培养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同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合作精神。】

(三)研讨深化,丰富证据

1.证明音叉的振动。

(1)借助其他感官感受音叉的振动。

探究三:音叉发声时是否振动?

①同桌合作:使用音叉,验证音叉发声时是否振动。

②组内交流:在小组内分享收获,并完成学程单三。

(2)借助其他材料将音叉振动可视化。

①直观演示:教师利用水、音叉等材料做对比试验。

②播放视频:课前用手机慢镜头录制的视频。

(3)全班小结。

利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其他材料证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设计意图:与尺子、橡皮筋为代表的振动直接可视化相比,音叉则是振动难以直接可视化的代表,采用典型归纳法,让学生积累感受振动的多种科学方法,使“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探究证据更加充分。】

2.使音叉的声音立即消失。

探究四:使正在发声的音叉的声音立即消失。

个人演示:动手探究,验证想法。

小组活动:合作体验完成学程单四。

【设计意图:通过“让声音消失”这一活动既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又是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识的应用,并与前两个探究活动“让声音产生”形成合力,让“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证据更加充分。】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1.感受声带的振动。

2.《奇妙的发声》短文。

由学生做精彩两分钟的展示,分享大自然中一些动物

千姿百态的发声方法。

3.《拟声师》视频。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影视剧中声音的秘密。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同时从个性中找到共性。观看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鼓励学生课下拟声,体会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五)首尾呼应,承上启下

首尾呼应,回归“猜猜什么聲音”。总结本节课“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提出“我们课前听到的风声、雨声、鸟声等是怎样从多媒体传到我们的耳朵的?”由此引出新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六)板书设计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

猜你喜欢
橡皮筋尺子振动
生活中的小魔术
振动与频率
橡皮筋
快艇
时钟就是尺子圈
尺子
自己造纸
振动的快感
一道钟摆快慢问题的错解分析
机械振动易错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