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探究

2020-03-24 00:08李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高职

李峥

[摘           要]  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与无线网络铺设范围的逐步扩大,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被拓宽,思想认识受到多元文化发展的冲击,这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为更好地落实思政工作在思想引导、宣传教育、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群体差异化的发展需求,通过对思政工作形式、内容、目标等方面的专业化改革,提升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基于此,从当前影响思政管理与教育工作整体质效的问题出发,对全面提升思政教育规划实效性的对策进行深入探析,以期为新时期思政工作的优化与改革提供几点参考。

[关    键   词]  创新理念;专业队伍;网络阵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166-02

社会发展迈入新时期,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目标与整体规划发生了转变,高职院校应在充分发挥思政教育思想引导、规范、管理职能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思想认识状态、需求的变化,对思政实践教育形式进行合理调整与规划,加大思政教育网络阵地的建设投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政实践活动,营造和谐、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平衡实践活动与理论教育的比例,在思政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完善高职院校现代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夯实基础。

一、当前阶段制约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效率推进的实践问题

(一)思政工作的推进形式同质化严重,教育理念缺乏创新性

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受传统教学影响,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情况了解不深入、全面,采用的教育管理形式同质化严重,教育理念缺乏创新性,教育内容规划不合理,进一步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现代教育机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使得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被凸显出来,同样,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学目标也需要进行转变,才能为新时期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指导。思政教育实质上是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价值观念、政治素养等进行积极引导、专业化教育的工作。网络平台及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学生更习惯通过手机、平板与电脑等电子设备获取知识,容易受到多元化思想、言论的冲击。同时,由于学生社会经验较少,有时难以辨别不良信息,容易受他人言论的影响,不利于积极思想观念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学生思想意识的变化与信息技术改革的影响,仍旧固守成规,学生对教育管理的认同感就会下降,影响整体教育效果。

(二)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被忽视,交流渠道受限

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受传统思政教育理念的影响,主要通过单向灌输形式讲解思政教育内容,教育管理模式滞后,对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学习需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情况,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志趣和爱好,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交流渠道受限。教育形式的单一化与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部分学生不重视思政教育课程,逃課率较高;部分学生课堂表现消极,上课时睡觉、走神;一些学生参与思政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很难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影响了思政管理与教育工作的综合质效。

(三)思政教育与管理队伍建设投入不足

目前,由于部分院校对思政教育管理重视度不足,在教育队伍的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思政教育队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思政教师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职教师比例较少,部分教育管理者属于兼任情况,没有划分专项教育管理职责,缺乏实践教育管理经验,工作目标的落实情况达不到预期;其次,教育工作者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对现代教育理念、最新政治信息、新闻热点等知识不了解,缺乏政治敏感性,很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思政管理与教育工作面临的另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重理论、轻实践。据调查发现,思政理论课程的比例远高于实践课程。出现该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对实践课程不重视、实践活动项目的建设投入不足、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有的学校会开设思政实践课程,但这种课程开设效果不理想,学校所开设的思政实践课徒有形式,达不到预期目标。

二、高职院校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一)在人本理念的指导下,发挥教育合力

学生在个人发展目标、学习能力、基本状况与思想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区别,因此,在具体的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应转变一刀切、灌输式知识讲解模式,注重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与心理发展调节,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方面的问题,站在人本的角度走入学生的内心。具体来讲,在推进新时期思政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首先,应该夯实学生的思政认识理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动态、全面地了解最新时政信息、新闻热点、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等,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党精神,坚定不移地在党的领导下,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其次,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认识,为学生职业规划目标的有效达成提供可靠的指导;最后,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与思想认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社会、家庭与学校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在开展思政工作时,高职院校不仅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同时,还应与社会组织、学生家庭积极沟通,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夯实基础。在学校直接育人管理、家庭教育引导、企业锻炼培养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社会、家庭、学校立体化、多元化教育系统,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思政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教育工作整体实效性。

(二)以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为导向,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政治理念等进行教育与引导的过程中,离不开专业的教育团队。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落实新时期道德、思想教育目标的主体,其专业素质与职业能力、政治素养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切实提升思政工作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作用,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一方面思政教育应与专业课程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以学生差异化的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教师应结合先进的思政教育内容,明确具体的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可靠的思想引导与发展指导,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专业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和社会的衔接比较密切,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都会进入企业工作。教育队伍的建设应立足于职业发展,加强对思政教师职业性教育力度。为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队伍的职业教育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增加教师参与专业培训的机会、组织优秀教师团队进行校外经验交流、整合网络教育资源等形式,为教师进行自主学习、调整专业知识结构等发展需求提供更多渠道。

(三)创新思政教育管理理念,加强网络阵地的建设

思政整体教育目标与内容的转变,也为思政管理观念与形式的创新指明了方向。新时期,依托信息技术的网络阵地,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应建立校园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网络思政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各个相关部门应当落实责任、规范运作、明确分工,共同打造思政教育网络宣传与引导的新阵地。首先,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应注意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帮助学生端正思想观念,提升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共享性与交互性等特征,一方面为文化、思想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便利,信息的实时、广泛传播功能也拓展了学生接收、发表言论的途径;另一方面复杂的网络环境也为各种不良信息的传递提供了土壤,如拜金主义、偏激言论等思想的传播,需要高职院校加强网络舆论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复杂的网络信息。其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注重网络资源的整合,加强教育信息化改革建设,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高职院校应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团队,对思政教育与管理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发挥网络信息平台的宣传与教育引导作用。最后,应构建起动态、实时的反馈机制,加强与学生群体的沟通与交流。如可以通过公众服务号、App、校园论坛与门户网站等,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动态把握,为思政教育实效性、科学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平衡思政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拓展学生参与思政实践活动的渠道

思政教育与管理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政治理论、思想认识方面的教育,同时,还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积极思想的指导下,主动、积极地融入社会,全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构建起“课堂—校内—社会”教育管理体系,其中,以“社会”为架构的实践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校外的社会资源相结合。高职院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经历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利用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活动相互印证,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的德育、美育目标。为此,高职院校在组织实践育人活动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公益组织、企业等单位的联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等参与实践活动,如交通协管、志愿服务、社区宣讲等。同时,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生专业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知识竞赛、职业技能比赛,或在校园内举办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責任感、道德感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型实践人才的重要教育阵地,通过思政教育的引导,在夯实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端正的思想认识。现阶段,针对思政教育中不重视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实践课程比例较低、教学手段与内容滞后等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新时期思政教育的整体教学目标,通过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创新现代思政教学理念,注重网络阵地的建设等对策,培养出更多兼有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文岐,张涛.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优化对策[J].高教探索,2017(21).

[2]江晓萍.再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内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

[3]杨德才,李秀峰,张育英.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变化规律研究及养成教育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7(3):259-260.

[4]吴佳伟.论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政工作的爱国主义教育创新[J].读天下,2017(4).

编辑 原琳娜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高职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