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

2020-03-25 08:46吴天强彭甲超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上海市规模变化

吴天强,贾 磊,彭甲超

(1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201403;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武汉430074)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三大目标,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而首当其冲的“农业强”不仅是实现其他两大目标“农村美、农民富”的经济基础及核心所在,更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因此,对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研究,有助于政府在宏观层面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在当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背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有文献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贺正楚等[1]基于省级层面,使用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投入结构不合理,在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方面均需要加强。基于地级市层面,焦源[2]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山东省11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发现各地市之间农业生产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并提出应根据自身情况增加技术投入或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还有研究[3-5]利用DEA模型测度分析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并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为标准将省市划分为四个不同类型。基于制度视角,黄少安等[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适度统一经营、所有权农民私有或合作是较好的制度选择。基于国际视角,韩坚等[7]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与中国的农业服务新水平,认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需要提升工业品投入,提升生产性服务有助于农业发展;还有学者[8-17]对印度、菲律宾、斯里兰卡、尼泊尔、马来西亚、坦桑尼亚、牙买加、危地马拉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该类国家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较低的技术效率,认为提高技术效率是提升其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

概而言之,诸多学者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评价分析,从使用方法上看,较多地采用DEA效率评价模型;从研究对象来看,以省级、地市级为主,兼顾国家层面的对比分析,但对上海市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研究还相对较少。上海市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除了在经济层面领先外,其农业现代化建设也位居全国前列。作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典范,其农业以体制改革、品牌建设、质量效益、绿色发展为发展目标,践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打造产业融合、环境友好、产品绿色、资源节约、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的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区。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要求下,对上海市农业生产效率的评价研究不仅有助于推进上海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东部沿海其他省市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指导。

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1.1 模型选择

在一定农业资源投入前提下,农业生产效率可用最优产出(生产前沿面)与农业实际产出之间的距离来衡量,距离越短说明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率越高。通常,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由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组成,纯技术效率是技术及管理等生产方式影响的效率,规模效率是区域内农业生产规模影响的效率。有两种测算效率的办法:一是参数法,采用随机前沿面生产函数进行分析;二是非参数法,如数据包络分析法。Charnes等[18]1978年提出用于评价部门之间相对有效性的DEA-Malmquist生产指数,其具备测算动态面板数据相对效率的能力。

主要模型为:采用规模报酬可变的投入导向下BCC模型分析,假定g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都有p个投入量和q个产出量,对于每一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效率用式(1)线性规划方程表达:

(1)

其中,θg为决策单位的效率值;xp,g,yq,g,λg分别表示第g个决策单元的第p项投入值、产出值以及权重系数。

(2)

(3)

而t+1期条件下,从t期到t+1期的技术效率变化为:

(4)

章祥荪等[20]指出规模报酬不变前提下分解指数存在本质上的错误,Reinhard等[21]从理论角度论证了规模报酬可变前提下分解Malmquist生产指数的正确性,具体为:

(5)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可分解为TEC和TC两部分,其中,TEC表示由于制度的优化引起的效率提高,TC表示技术的创新改革带来的效率提高。而当规模报酬可变时,技术变化指数(TEC)还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PTC)和规模效率指数(Scale efficiency change,SEC)。即

TFP=M(xt+1,yt+1,xt,yt)=TEC×TC=PTC×SEC×TC

(6)

1.2 指标选择

进行效率评估时,需将DEA模型分析指标分为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两大类。在指标的选择上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因此在选择具体指标前,参考该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的指标选取(表1)。

表1 相关代表文献中农业生产效率指标选择

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基础上[22-26],结合上海本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及统计口径统一性原则,将产出指标设为上海市农业总产值(亿元,人民币,下同),农村从业人员(万人)、农用机械总动力(万kW)、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万hm2)、化肥施用折纯量(万t)、喷滴灌溉面积(万hm2)、水产养殖面积(khm2)作为投入指标。

1.3 数据来源

除投入指标水产养殖面积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外,其余指标均来自于2004—2017年《上海统计年鉴》。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选取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以上海市作为独立决策单元,采用DEAP 2.1软件,对2013—2016年上海市农业数据分别进行静态DEA生产效率测算和动态Malmquist指数测算。

表3 2003—2016年上海农业生产效率

2.1 上海市农业生产效率静态分析

表3描述了 2003—2016年上海市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动态变化。上海市农业生产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948,纯技术效率均值为 0.960,规模效率均值为0.987,说明上海市农业生产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且总体发展呈现一个波动性上升的趋势。并且,规模效率值几乎每年都高于综合技术效率值和纯技术效率值,均在0.9以上,且态势平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上海市农业生产经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该结果与“全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资料”统计的2016年上海市承包耕地流转率(73.7%)位居全国第一的数据相吻合。稳定性角度看,2003—2016年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波动相对较大,最小值分别为0.815和0.925,最大值均为1.000,相差0.185和0.075,在2007—2009年回升到技术效率有效值为1的状态,而后规模效率在2010年有所下降,但是综合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值均在0.90以上,而后2011—2014年保持技术效率值为1,在2015年略微下降,2016年再次回升到效率值为1,说明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上海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从单个年份分析,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有效的年份有2007、2008、2009、2011、2012、2013、2014、2016,而且还发现规模效率有效的年份,其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有效,但是纯技术效率有效的年份,其综合效率不一定有效,这是由于规模效率值不为1造成的,如2015年。由于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乘积等于综合技术效率,因此,只要有一方效率值不为1,均会导致综合技术效率的无效。

将2003—2016年上海农业生产效率趋势变化绘制如图1所示。总的来说,纯技术效率在2007年及以后的年份,均一致保持DEA有效状态,规模效率呈现波动性上升,规模效率值几乎均为0.95以上,表现为弱DEA有效或DEA有效状态;综合技术效率随规模效率波动振荡,在2006年之后回升到DEA有效状态,而后虽然在2010年有所回落,但DEA效率值也几乎在0.95以上,呈现弱DEA有效,然后逐年表现为波动性上升。由此可见,上海市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极大地促进上海市农业的发展,这与上海市每年大额的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和全市范围内较高的土地流转率密不可分。

表4 2003—2016上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2.2 上海市农业动态产出效率评价分析

表4描述了运用Malmquist指数对2003—2016年上海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结果。由表4可得: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各时间段的变化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均不相同,其均值为0.990,说明在2003—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以每年0.1%的速度在下降,农业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表现为同步发展,技术进步效率以每年0.1%的速度在下降。从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各自的均值来看,上海市农业整体技术水平较高,基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至于在2013—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效率小于1,但该期间内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均为1,呈现同步变化,两类效率变化的非协同性,可能是因为上海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向现代化都市绿色农业转变,其农业技术进步效率未能同步规模效率及技术效率。但是应当看到,在2013—2014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下降至0.977之后,在2014—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波动性回升,虽然没有达到1,但均在0.950以上,这说明上海市农业技术进步变化正趋同于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

3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3.1 主要结论

利用2003—2016年上海市农业生产经营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模型,对上海市农业生产效率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测算评价。根据实证结果,可得如下结论。

第一,上海市农业生产效率在2007年及以后,几乎所有年份均达到DEA有效状态,尤其是纯技术效率从2007至2016年,均达到了技术有效状态,说明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等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纯技术效率变化与规模效率变化一致,说明上海市一系列科技支农等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都市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上海市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变化在2013—2014年,缓慢地逐年下降,但在2014—2016年又略微回升,几乎达到了与规模效率同步变化的水平。这说明,虽然上海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上海市农业生产率有一定的负向影响,但是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变化的回升,农业生产效率有反弹回升的趋势。表明上海市在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现代都市绿色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3.2 政策启示

第一,维持科技支农等政策的稳定性及持续性。现阶段来看,虽然纯技术效率为有效状态,但是技术进步变化仍赶不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因此,在维持现有科技支农惠农政策的前提下,继续加大对农业兴农重点项目的投入及加快农业科技项目成果转化应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引导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展开合作交流,以持续性地促进上海现代都市绿色农业高效地发展。

第二,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纯技术效率为有效状态时,个别年份规模效率的无效导致了上海农业综合技术效率的无效,说明其土地经营规模和投入、产出不相匹配,需要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在现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乡村振兴等大背景下,应加大土地流转规模,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完善培育体系,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发展。

第三,推进高质量品牌农业产业链协调发展。地处东部沿海且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市,其人地矛盾较其他地区尤为严重。因此,上海农业的发展,要以品牌建设、质量效益、绿色发展为发展目标,以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造产业融合、环境友好、产品绿色、资源节约、产出高效、资源节约的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示范区。

猜你喜欢
上海市规模变化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从9到3的变化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这五年的变化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喜看猴年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