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瘤消胶囊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卵巢及性功能的影响

2020-03-25 07:41王敏方月兰胡军武
山东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绝经期性功能肌瘤

王敏,方月兰,胡军武

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宿迁 223800

子宫肌瘤是最为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在育龄期、围绝经期女性中均较为常见。子宫肌瘤患者多有阴道不规则出血、腹部包块及压迫、疼痛以及白带异常增多等症状,可发展为不孕与流产,且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贫血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较健康妇女明显增高[1,2]。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常用术式,可有效根治肿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恢复迅速的优点[3]。近年来研究指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可损伤子宫肌瘤患者的卵巢及性功能,影响其生活质量[4]。宫瘤消胶囊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多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辅助治疗中,且效果确切。研究[5]发现,宫瘤消胶囊有助于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但其对于此类患者卵巢及性功能的影响仍有待探讨。2017年5月,我们应用宫瘤消胶囊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探讨其对患者卵巢及性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80例,入选标准:①均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6];②均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③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类型妇科肿瘤,如乳腺癌、卵巢囊肿等;②存在其他部位肿瘤,如鼻咽癌、胃癌等;③存在认知障碍,如脑卒中后认知损害等;④伴有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⑤存在既往卵巢手术史;⑥合并其他类型疾病,如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症等;⑦存在宫瘤消胶囊治疗禁忌证,如对已知成分过敏等。80例患者的年龄为45~55(50.12±2.12)岁,无生育需求,为多发子宫肌瘤,最大肿瘤直径2.1~6.6(4.14±0.50)cm,其中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9例、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7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于月经干净或撤退性出血后3~5 d实施手术。对照组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36例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常规检查,符合手术指征(子宫肌瘤经检查发现宫颈正常,患者要求保留宫颈,或宫颈切除有困难者)。排空膀胱,常规禁食禁饮,全麻。取下腹正中切口,建立气腹并探查子宫大小、子宫颈情况及子宫活动度等。将圆韧带切断,以宫角钳夹切断卵巢固有韧带与输卵管间质部。对断端“8”字缝扎。沿子宫两侧将阔韧带前叶、膀胱反折腹膜打开,向下分离膀胱直至子宫峡部,沿子宫两侧将阔韧带后叶剪开直至子宫峡部。对血管处理后缝扎残端。子宫峡部暴露后做一环形切口,将宫颈管黏膜层贯穿,子宫切除后包埋双侧附件、圆韧带断端及宫颈残端,退出腔镜,逐层关腹。4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前准备与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完全相同。采用止血钳离断膀胱腹膜组织并游离子宫,将子宫组织以电刀切除,并常规切除双侧输卵管,对阴道和盆腔腹膜组织缝合。患者术后均常规给予消炎、止痛处理。观察组采用宫瘤消胶囊配合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自入院确诊后次日起口服宫瘤消胶囊(国药准字Z20055635,规格:0.5 g/粒),4粒/次,3次/d,持续3个月。35例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5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处理方法均与对照组完全相同。

1.3 观察指标 ①卵巢功能:对比两组术前(于术前最近1次月经或撤退性出血的第2~3天检测)和术后3个月(术后第90天)卵巢功能变化,包括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②性功能: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性功能变化,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价量表(BISF-W)[7]进行评价,包括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性行为中异常症状比例、配偶射精时间,其中性行为中异常症状比例为反向评分,上述各方面均以评分越低时判为性功能受损越严重。③并发症: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包括感染、泌尿系损伤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AMH、LH和FSH水平比较见表1。

2.2 两组手术前后性功能比较 见表2。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术后相比,△P<0.05。

表2 两组手术前后性功能比较(分,

2.3 两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感染2例,泌尿系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分别为3、2例,12.5%,两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对人体的危害严重,且具有恶变风险。据报道,子宫肌瘤的恶变率为0.4%~1.25%,且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恶变风险更高[8]。该病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而围绝经期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因此需临床医生引起高度重视。而如何减轻此类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及性功能损伤成为关注重点[9~11]。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包括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均是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经典术式。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高的优势,但该术式术中仍会损伤血管神经和周围组织结构[12]。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中需切断圆韧带,打开阔韧带前叶、膀胱反折腹膜,分离膀胱,且还需将两侧阔韧带后叶剪开,贯穿宫颈管黏膜层,可对周围结构和组织产生牵拉,造成一定的应激刺激;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还需离断膀胱腹膜组织、游离子宫、切除子宫组织和双侧输卵管等,亦可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因此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影响卵巢及性功能。有研究指出[13],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由于生殖系统的缺失可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亦是影响此类患者卵巢及性功能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3个月卵巢及性功能均变差,但观察组卵巢及性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导致卵巢及性功能损伤,而配合应用宫瘤消胶囊可有效减轻卵巢及性功能损伤。既往杨红灵[14]研究表明,对比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卵巢功能及性功能变化,结果显示三组术后3、6个月卵巢及性功能均逐渐变差,其中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者明显优于其余两组,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者明显优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者,因此建议尽可能避免选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以减轻对患者卵巢及性功能造成的损伤。但对于病情复杂、病灶数目多、恶变风险高且无生育需求者仍需考虑选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15]。祖国医学认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可归属于“瘸瘕”范畴,多由体弱气虚、气血不畅、气滞血瘀所致,应以补血益气、行气化瘀、软坚散结为治则。宫瘤消胶囊由牡蛎、制香附、三棱、白花蛇舌草、大黄、水蛭、桃仁、土鳖虫等中药材精制而成,方中以大黄、土鳖虫为君药,二者配伍可活血化瘀、破滞消积、软坚散结;以水蛭、桃仁为臣药,增活血化瘀、消积除症之效;配以牡蛎、制香附、三棱、白花蛇舌草等佐药,可活血化瘀、消症散结,兼具养阴清热、止血补气之功,全方合用,可补血益气、行气化瘀、软坚散结、消积除症[16]。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宫瘤消胶囊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缩小瘤体积、促进病灶吸收的同时还可促进术后子宫残端的愈合,控制子宫肌瘤复发[17];该药物还可调节性激素水平,减轻手术对卵巢组织造成的损伤,促进患者性功能的恢复[18]。

此外,本研究中两组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提示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基础上无论是否配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均不会显著影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宫瘤消胶囊属中成药制剂,配伍合理,效果确切,且对机体无明显损害,不会显著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9]。

综上所述,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配合采用宫瘤消胶囊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有助于改善卵巢功能和性功能,且并不会显著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绝经期性功能肌瘤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女性身体有了某些“变化”,可能快触碰到绝经期了
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有些慢性病影响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