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功名 初心不改

2020-03-25 15:09黄永东
老友 2020年3期

黄永东

他六渡长江掩护大部队过河,成为300名突击队员中13名幸存者之一,被评为“水上英雄”;

他带着两枚一等功、一枚三等功奖章复员回乡,隐藏功名倾心家乡水利建设,多次获评“劳动模范”;

他在非常年代遭到打击迫害,仍然初心不改无私奉献,教育儿女要一心跟党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就是把对党的忠诚刻在骨子里、一辈子想着国家和人民、60多年来隐藏战功甘当普通农民的百岁老兵——江西省高安市大城镇洲上村村民陈训杨。

出生入死 英勇作战

1920年6月,陈训杨出生在高安市大城镇洲上村一个贫穷农家,家中有兄弟7人。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有两个哥哥参加红军失去联系,两个哥哥被日军炸死,还有两个哥哥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一去不回……

1948年,陈训杨靠打鱼为生的父亲刚刚去世,他也被国民党抓了壮丁。3个月后,他在淮海战役中成了解放军的俘虏。可对陈训杨来说,却是获得了解放。在领取路费回家和参加解放军的两个选项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参加解放军,随后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6军46师138团3营8连3班。陈训杨清晰地记得,他刚加入解放军时,班长问他吃了饭没有,他说没吃,班长就给了他一个高粱窝窝头,让他先填一下肚子。可高粱窝窝头太硬,啃不动,班长就带他到炊事班,煮了碗面。一碗面温暖了他的心,“解放军个个是好人!”陈训杨回忆道。在俘虏诉苦大会上,陈训杨诉说了失去父母和六个哥哥的悲痛。连长、指导员了解他家的遭遇后非常同情,现场书写了灵牌,全连100多人为他亲人端灵牌祭奠。在他的家乡,托举灵牌,那可就是尽孝啊!从那时起,受到震撼的陈训杨坚定了加入共产党的决心。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横渡长江,直取南京。长江历来被兵家视为天堑,国民党军以70万兵力组织长江防线以防解放军渡江。解放军16军46师138团是猛虎团,抵达安庆后决定成立渡江突击队,为大军开路。虽然知道渡江突击队其实就是“敢死队”,但陈训杨毅然主动报名请战并顺利入选。经过短暂集训,陈训杨担任渡船舵手。突击队员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战斗打响前,陈训杨和一个赣州籍的战友互相交代了家庭通信地址,以防万一。4月21日凌晨,隨着一声令下,138团渡江突击队划着船向长江南岸冲去。船至中流,敌人的炮弹不断打来,在江面炸起冲天水柱。从21日凌晨3时至22日8时,陈训杨划着小渡船在敌人的炮火弹雨中六来六往接送战友渡江。最后一次小木船被炸成碎木板后,他及时抓住一块木板漂至对岸。300人的突击队仅50余人成功上岸,到占领敌方阵地时,幸存者仅有13人。在这场殊死的战斗中,陈训杨荣获一等功,被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授予“水上英雄”荣誉称号,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渡江战役后,陈训杨随部队南征北战,不到半年行军六省区,先后参加了解放大西南、成都会战及剿匪建政工作。1950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入朝参战,参加了朝鲜西海岸反空降、抗登陆作战及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等。朝鲜停战后,他随部队驻守平康、铁原前线,在朝鲜战斗了5年,其间几次险些牺牲。7年多的战争生涯,陈训杨出生入死,参加大小战役10余场,屡立战功。多年行军打仗,陈训杨扛机枪的右肩明显低于左肩,肩胛骨严重变形,至今仍可见厚厚的茧皮;失去的左眼、满身的创伤……统统是战火留给这位百岁老兵的印记。

全力而为 建设家乡

采访陈训杨时,老人反复说的一句话是:“一心跟党走。”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陈训杨经常说自己一辈子只干了两件事,打仗和修水库。1955年4月,结束了浴血奋战的岁月,陈训杨复员返乡。离开部队之时,部队首长杨得志叮嘱他们:“立功不要骄傲,要再接再厉,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搞好家乡建设,再立新功!”这番朴实无华的话陈训杨始终铭记在心,成了他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人生信条。

陈训杨刚回到家乡就被安排在高安县从事林业工作。当时正值“土改”后建立互助组初级社,村民们踊跃上交家里的农具、耕牛等,发展农业生产。他二话没说,拿出仅有的300元复员军人补贴,买回两头大水牛交到社里,剩下的钱则分发给困难的亲戚邻里。1956年,陈训杨与高安县大城公社卫生院的医生喻美容结为夫妻。陈训杨一心为了集体,家里的日子却一直过得紧巴巴的,结婚时连床像样的被子都没有。

“老陈回到地方以后,真是退伍不褪色,到现在都保持着一个军人、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曾经跟陈训杨共事的洲上村村委会老主任陈普生一说到他,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时,新中国发动了一场治理江河、兴修水利的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有部队战斗经验的陈训杨奉命调至高安上游水库任民工团第三连指导员。修筑水库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作息时间是早起晚归的“两头黑”。他以一名军人的作风,带头吃苦,以身作则,是最早出门、最晚收工的人;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累活脏活抢着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无论酷暑炎炎,还是大雪纷飞,他都带领着广大群众,坚守一线。春去秋来,从1956年至1960年,陈训杨辗转于高安水利工程建设一线,先后修建了碧山、樟树岭、九龙等水库、堤坝,并被县里评为“劳动模范”,多次受到表彰。因为专注于家乡水利建设,忘我工作,他无法照顾家庭,以至于4个子女出生时均未在家。他把水库当成自己的孩子,特意在每个子女名字中间都取了一个“坝”字:儿子陈坝根、大女儿陈坝英、二女儿陈坝绿、三女儿陈坝凤。

1960年,水利工程结束后,组织上将陈训杨调到黄沙苗圃工作。他觉得自己是个“大老粗”,不适合这样的工作,便找到县委、县政府领导,主动申请放弃铁饭碗,甘愿回到洲上老家,做普通农民。回到家乡后,他不贪权恋钱,也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过日子,而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陈训杨为人正派、处事公道,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当上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为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不管是植树造林,还是果园开发、河道清淤,他都事事在先。洲上大队成了全公社的模范大队,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传承基因 家风纯正

回到家乡几十年来,陈训杨虽然常跟村里人和晚辈们讲自己打仗的故事,但从不提自己立功受奖的事。可他当过“国军”的经历却使他遭遇了人生厄运。

因为有曾被国民党抓壮丁的经历,“文革”期间,陈训杨被错误地打成“历史反革命”。他被关牛棚、戴高帽,写检讨、受批斗,妻子也因此丢了工作,儿子陈坝根考上了高安师范也被拒收……即使遭受如此待遇,他都没有向人透露自己是战斗英雄,荣立过赫赫战功。

十年动乱结束后,陈训杨得以平反。组织上考虑要把他在“文革”期间被扣除的工分补回来,他却坚决不要。他说:“知足了,有这样就可以了。”当笔者问陈老对“文革”时遭受迫害有何感想时,他说:“相比于牺牲的战友,我活着已经很幸福了,这些苦难又算什么呢?”

“只要是党的工作,他就会执着地去做。”现任洲上村村支书曾细祥介绍,陈训杨当过多年村支书,他严格要求自己,讲党性,有原则,从不以权谋私,顾大家舍小家。他有四个孩子,自己务农,还要赡养老人,却不向组织伸手,更没有亮出功臣的身份。陈家的经济状况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他家一栋三层的房子建了10年才完工。

陈坝根说:“父亲的左眼在剿匪时受伤,前些年发展到摘取眼球,我建议他按规定把600多元医疗费拿去镇民政所报销,他不但拒绝,还严厉批评我并撕了发票。我和儿子办了个养猪场,2017年政府清理养猪场,家里的猪圈里还有快要产崽的母猪,我想等母猪产崽后再把猪场拆掉,这样可以减少一些损失。镇政府答应了,可父亲却不同意,硬是逼着我按时拆了。他就是这样,宁愿损失家里的经济利益,也坚决不肯损害国家的利益。”

谈起陈训杨一家三代党员,洲上村村民个个赞不绝口。他們知道,这个党员之家,传承的是红色基因。在父亲的影响下,陈坝根1991年入了党。他当过村砂轮厂负责人,为村办企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当过村委会干部,满腔热忱服务群众。陈训杨的孙子陈传球读大二时就入了党,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后来为了照顾家里的老人,他辞工回老家务农。2011年村委会换届,他当选为洲上村委会委员。由于养猪场被拆亏了钱,陈传球想辞掉村里的工作出去赚钱。陈训杨理解他,却不支持他:“乡亲们投票把你选出来,是信任你,你不能辜负大家。你现在辞职,就是当逃兵啊!”“你一个人富,咱们一家人富,这不算本事。只有带领乡亲们一起富,你才算有本事,你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才是为党争光的党员!”爷爷的话让陈传球放弃了辞职念头,他买了一辆农用车,工作之余搞搞运输,家里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忠贞不渝 美名传扬

那么,陈训杨隐藏60多年的功名如今又怎会被世人所知?

原来,2019年3月高安市成立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后,大城镇政府从采集的信息中统计到有4人立过一等功,其中陈训杨是新中国成立前立过两次一等功、一次三等功的军人。于是将其立功证明信息上传到系统,查询到发证机构竟然是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高安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通过档案馆查询到陈训杨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西南剿匪、抗美援朝战役等大小十几次战役,于1955年复员。由于其部队经过几次整编,原番号也取消,几经周折,才通过解放军博物馆、档案馆等查到了陈训杨所在的138团的历史,立功情况也一一得到证实,与他本人讲述的都相吻合。

对自己几十年来隐藏功名一事,陈训杨深沉地说:“打天下不是我一个人,我只是命大能够活下来,所以没有理由去对外说自己的功劳。”国庆70周年大阅兵,陈训杨很想去北京亲眼看看,早早就在筹划,先是备好了一双崭新的解放鞋,由于平时腿脚不好走路拄拐杖,接着又开始每天练习走路。临近国庆了,他又每天在日历上勾画日期倒计时,最终因年事太高没能成行。为了满足他的心愿,大城镇政府专门在镇中心小学为他举行了一次升旗仪式。当天,他穿着军装,佩戴23枚奖章,看到国旗冉冉升起,庄严地举手行了个军礼,学校的孩子向这位百岁老兵献花致敬。回去后,他激动得一夜没睡。

如今,陈训杨又多了两枚奖章。一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纪念章”,2019年9月24日,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前往他家看望,并将这枚纪念章给他戴上。一枚是“中国好人奖章”,在家人陪同下,他参加了2019年10月30日在宜春举行的“中国好人”颁奖仪式。载誉归来的陈训杨赢得全村人的赞扬。

很多村民都说陈老在村里居住了60多年,不是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真不知道他在战场立了大功,也由此对他更加敬佩了。村支书曾细祥说:“陈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百岁老兵陈训杨,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英雄模范对党忠诚、不忘初心、坚定执着、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