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2020-03-27 12:19张建松
新闻爱好者 2020年2期
关键词: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弘扬

张建松

【摘要】有史以来,黄河水患持续给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深重灾难,也给黄河治理带来一系列考验。面对黄河水患的持续破坏,历朝历代不断和黄河洪水灾害作斗争,先后提出新的黄河治理理念,创造新的黄河治理技术与工具,孕育了值得传承和弘扬的优秀的黄河治理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治理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镜鉴,黄河治理孕育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讲好传统黄河治理故事,对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汇聚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等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黄河文化;黄河治理;弘扬;时代价值

有史以来,黄河自黄土高原不断裹挟大量泥沙来到下游,造成下游河道经常出现淤塞、决口等现象,给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给黄河治理带来一系列考验。面对黄河水患的持续破坏,历朝历代不断和黄河洪水灾害作斗争,从堤坝工程、泥沙治理、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系统总结经验,先后提出新的黄河治理理念,创造新的黄河治理技术与工具,孕育了值得传承和弘扬的优秀黄河治理文化。

在2019年9月20日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要求。习近平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这就提醒我们,对黄河文化的重要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要时刻保持清醒认识与探求心态。习近平在会上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發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基于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特殊地位,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必须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参与。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治理活动为我们提供的历史镜鉴、黄河治理故事孕育的精神财富,其鲜活的时代价值与积极意义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和大力弘扬。

一、黄河治理活动提供深刻历史镜鉴

在总结前人黄河治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的黄河治理能力与水平获得不断发展。同时,在当下大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不同时代的治黄历史也非常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一)注重合理开发土地资源

历史上,黄河泛滥成为各个时代重点关注的对象。纵观黄河发展史,只有东汉至隋唐时期,黄河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格局。谭其骧先生曾经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主要原因在于:在这段历史时期内,黄河中上游地区主要由少数民族政权占据,而少数民族政权以牧业为主导的生产生活方式客观上维持了黄土高原较好的水土保持形势,下游地区的水患因而得以日益减少。[2]后来,随着各地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大,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黄河中上游地区人类日益频繁的开发活动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沿河地区的水土流失,加速了泥沙淤积,进而增加了黄河下游决溢的危险。在当下土地资源日渐紧缺的形势下,要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一方面对黄河沿线生态环境加大直接修复和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黄河沿线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转变对黄河生态资源的过度依赖,通过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带,使更广大地区的人民群众从中受益。

(二)注重普及人水和谐理念

历史上,黄河为沿岸地区人类生存与农田灌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在人类治水活动中,顺应水的特性,往往能够取得成功。《孟子·离娄下》记载:“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在孟子看来,大禹治水没有盲目与洪水对抗,而是顺应水性,因势利导,使得洪水有路可走,因而取得了治水的成功。西汉年间,面对黄河频繁决溢的状况,贾让提出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策。贾让三策开篇就说:“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也就是说,土地开发要适应自然,有所节制。治河要留足可供泄洪的区域。这种主动与河流洪水规律相协调的观念,是值得肯定的。但历史上总有一些地方与个人因为一时利益的引诱而与水发生冲突,因而人水矛盾在历史上屡屡发生。直到今天,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水质污染严重等问题,依然对黄河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制约。究其原因,这与一些地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缺乏必要监管等密不可分。因此,当今社会,人水和谐共生的理念应该更加普及和深入人心。只有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才能创新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广大人民与黄河的和谐发展。

(三)注重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

从1999年8月12日至今,黄河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有学者指出,“从历史的长河来看,黄河断流多次发生。古代断流,干流约数百年发生一次,支流约数十年发生一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断流渐趋频繁,持续时间延长,范围扩大”[3]。有史以来的黄河断流,带来的首要问题便是民众生产、生活受损,而合理调配水资源便成为对历代统治者与治黄工作者的严峻考验。今天,有赖于不断发展的科技与机制创新,流域的饮水安全、粮食生产等普遍获得了充足的水源保障。但黄河流域特殊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得水资源忧患意识仍然不能有丝毫放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所说,“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时时紧绷水安全这根弦,在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益、加大黄河水资源保护涵养力度上下功夫,着力推进黄河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黄河治理故事孕育宝贵精神财富

历代的黄河治理活动为保护黄河安澜、保障社会生产、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黄河治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强大精神力量,已成为值得人们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这在今天仍然值得在全社会加以弘扬。

(一)心系治河的担当精神

历朝历代,黄河是否安流,不仅关系着统治者的权威,而且关系着众多百姓的安居乐业与国家的稳定。因此,历代统治者与治黄专家往往对黄河治理事业高度重视。夏朝的创立者大禹曾将全部精力集中在治水工作中,《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对此有较为详实的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4]在艰难的治水过程中,大禹逐渐成长为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并因其治理黄河的伟大成就而得到人民的广泛拥戴。明代潘季驯一生多次治河,他始终心系治黄大计,离职前还对神宗皇帝说“去国之臣,心犹在河”。足见治河早已在其心中牢牢占据重要地位。无论是居外十三年“過家门不敢入”的大禹,还是离职之前“心犹在河”的潘季驯,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担当精神,正是促使他们取得治河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撑。

(二)重视和关注民生的爱民意识

历史上黄河的频繁决溢、改道,给流域各地百姓带来持久而深重的灾难。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官方和民间的治水活动中,不乏对民生高度重视的典范。先秦典籍《尚书·大禹谟》篇记载了大禹对治水的总结:“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其中的“水、火、金、木、土、谷”与“正德、利用、厚生”合称“九功”,唯有“九功”处理得当,才能得到百姓的颂扬。在大禹看来,“九功”的中心实际在于“养民”。清代康熙皇帝六次南巡河工的过程中,同样非常重视询问和解决民生疾苦。[5]尽管其中有笼络汉族民心、巩固政权的意愿在内,但仅就其关心民生本身而言,这种做法仍然值得批判地加以肯定。今天,黄河发展史特别是黄河治理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在关注黄河治理技术与体制革新的同时,更要密切关注人民生产条件的改善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黄河流域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重要论述,显然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深刻的经验教训作支撑。

(三)务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众所周知,黄河是一条特殊的河流,治理黄河必须从实际出发才能有效。在中国历史上,为保证黄河安澜与生产发展,治黄专家不惜长途跋涉,在全面了解黄河沿岸地形、水情等基础上,充分酝酿,最终才作出决策。元末贾鲁治河就堪称典范。邹逸麟先生指出,贾鲁能够用短短七个月的时间结束将近九年的黄河水患,主要在于“他亲自踏勘了黄河下游河道,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且总结了前人治河的经验教训,设计了下游河道的综合治理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施工”。[6]一些水利专家还敏锐地注意到黄河中游泥沙与下游频繁遭遇水灾的关系,这在古代社会是非常难得的认识。清代乾隆年间的御史胡定也是一位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的黄河治理专家,他在治河实践中注意到,黄河泥沙“多出自三门以上及山西条山一带的破涧中”,于是“请令地方官于涧口筑坝堰水,发沙滞涧中”,以“汰沙澄源”,也就是通过筑坝淤地的方式拦截上中游支流河段裹挟而下的大量泥沙,以此减少下游的泥沙淤积与洪涝灾害。[7]

(四)善于创造革新的创新精神

历代王朝在治理黄河过程中,不断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治水工具与水利工程技术。历史上,黄河下游堤防的修筑,加剧了泥沙在河道的淤积。北宋熙宁年间,为疏浚黄河及汴河中的泥沙,在王安石支持下,创制了铁龙爪与浚川耙。正如岑仲勉先生所说:“世界上任何机械,何尝不都是从最粗制而渐进为精美。明刘尧诲‘治黄河议所说:‘使各该州县各造船只,各置铁扒(耙)并尖铁锄,每遇淤浅,即用人夫在船扒(耙)浚,与及近世的浚河机船,更何尝不是由浚川耙演变出来。”[8]明代潘季驯主张“束水攻沙”,即在河两岸高筑堤防,以堤束水,既可起到防洪的作用,又可冲刷河槽中的泥沙,使河道不致淤塞。尽管后世对此褒贬不一,但仍不失为当时黄河治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创新。时至今日,这些黄河治理故事不仅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了黄河治理技术的启发,而且成为我国人民不断追求创造革新精神的生动注脚。

三、讲好传统黄河治理故事的现实意义

治理黄河水患、保障黄河水源,是稳定民心、维持王朝统治的重要法宝。今天,以“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为指引,讲好传统黄河治理故事,积极传播传统黄河治理文化,对于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和国家走向民族复兴之路的重要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谈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实施路径与重大意义。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9]。我国文化精神与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的弘扬和传播,离不开历史上及当代人民中间孕育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故事,“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也是国家形象的外在表述”[10]。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历史上,人们在黄河治理活动中表现出的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关注民生的爱民意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创造革新的创新精神,厚重精彩的黄河治理故事,是“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直至今天,仍然具有穿越历史时空的强大文化精神力量。将“黄河故事”中的这些传统文化部分阐释好、传播好、宣传好,不仅有助于黄河文化的继承、创新、发展,有助于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引领价值,而且对展示具有民族品格的良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

历史上,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及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治河活动往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人心的向背在影响治河效果方面往往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黄河的综合治理更有信心。但人民群众的认同与配合,特别是影响流域生态环境各个行业的认同与配合,对于加快推动新时代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流域相关行业讲好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的经验教训,使其成为新时代凝聚人心共识、激发内生动力的精神源泉,对于坚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旧时代的治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沿黄地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空间与舞台,关注和改善民生也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稳定了民心、争得了支持。但相对而言,广大百姓的获得感、满足感还是不完整的、低层次的。进入新时代,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相应的是,黄河沿线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为强烈。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11]因此,水利工作者及相关部门在治理黄河工作中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保障黄河及流域各方面的安全,直面和解决流域水利事业发展中影响或制约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使人民群众对获得感、幸福感有更加直观、更加深切的感受。而这只有在弘扬传统治黄文化、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黄河流域先辈生存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对今天持续拥有的获得感、幸福感有更直观、更深切的体悟。

四、强化讲好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的传播主体建设

讲好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离不开传播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在人员选择、素养培养、传播理念等方面做足工作,才能保障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的有效传播。

(一)合理选择主体,壮大传播队伍

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的传播,离不开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考古学等学科的共同关注与协同研究。因此,讲好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首先需要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广泛参与,通过多学科综合深入研究,构筑可靠的传播内容体系;在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的传播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工作者都责无旁贷。同时,志愿者群体及黄河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等社会各界人士也不可或缺。努力打造一支既有专业人员、又有更多人群广泛参与的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传播队伍,对于提升传播效果、扩大影响范围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厚植文化土壤,增强传播自信

我国历史上的黄河治理故事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我国治理黄河的历史与文化,要求水利科技史、水利思想史、生态环境史、历史地理学等专门领域研究者针对治黄历史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黄河流域防洪能力、水源涵养、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客观形势,将有历史和现实价值的部分充分挖掘和阐释。媒体工作者与志愿者等传播主体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掌握历史学、水利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相关方面的基本知识,以更加主动与更加自信的心态将相关知识与理念准确、全面地传递给受众。广大人民群众要做好黄河治理故事的传承者、黄河文化的代言人,传承好治黃文化、治黄精神,维护好黄河流域地区及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利益。

(三)转变话语体系,提升传播效果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涉及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比如,“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是我国农业经济开发的重点地区,小麦、棉花、油料、烟叶、牲畜等主要农牧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12]。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农业经济的特殊地位,对讲好传统黄河治理故事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领域专家及其他传播主体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宣讲层面,要在精准把握黄河治理故事内涵的基础上将故事通俗化,以直观的形式、形象的语言,推动黄河治理在广大农业生产者群体中广泛传播,进而转化为推动其日常生产生活的精神动力。只有切实转变话语体系,将群众的思维和语言融入黄河治理故事传播工作中,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传播效果。

讲好“黄河故事”,发挥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的精神力量,离不开对历史上黄河治理故事的传承和弘扬。“以故事为载体,可以实现文化传播、观念传播、价值传播等不同传播目标的达成。”[13]因此,专家、媒体工作者、广大志愿者及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积极向上的黄河治理故事及时传递出去,努力推动治黄文化、观念、价值等的传播,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流域人民深刻认识治黄活动的历史镜鉴,使国内外各界深入了解黄河治理故事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进而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助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N].人民日报,2019-09-20(01).

[2]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从历史上论证黄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决定性因素[A].谭其骧.黄河史论丛[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87-99.

[3]张汝翼,杨旭临.黄河断流的历史回顾与简析[J].人民黄河,1998(10):38-40.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51.

[5]张强.从清初黄河治理看康熙帝领导风格[J].满族研究,2011(4):68-72+92.

[6]邹逸麟.元代河患和贾鲁治河[A].谭其骧,黄河史论丛[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156.

[7]辛德勇.日本学者松本洪对中国历史植被变迁的开拓性研究[A].罗卫东,范今朝.庆贺陈桥驿先生九十华诞学术论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71.

[8]岑仲勉.黄河变迁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369.

[9]习近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A].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C].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1.

[10]姚旭,展姿.讲好中国故事 塑造国家形象[J].新闻爱好者,2017(2):79-81.

[11]习近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A].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C].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2.

[12]牛玉国.构建黄河生态经济带战略[N].学习时报,2018-05-30(004).

[13]郑保卫,王亚莘.试论习近平的宣传艺术与传播技巧[J].新闻爱好者,2015(12):10-14.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兰州黄河文化传承的思考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黄河文化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基于黄河文化背景下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研究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