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浅析中国电影如何走向世界

2020-03-28 02:54杜丹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1期
关键词:剧本视听语言中国文化

【摘 要】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国内发展局势较好,但在国际市场发展持续低迷,中国电影未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其关键原因之一是因为中国电影忽视了电影内容的文化建设,以下我们从文化的个性(中国文化)和共性(世界文化)两方面浅析中国电影如何走向世界:要发挥中国文化的个性,讲中国故事、树中国形象、显中国韵味;还要尊重世界文化差异,寻找世界共通的视角。

【关键词】中国文化;视听语言;剧本;世界文化

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在“大浪淘沙”中“历久弥新”,不仅因为它“海纳百川”,还因为它“有容乃大”。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又与文化密不可分,并在文化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说电影本身是“舶来品”,但是却不能与本土文化剥离,例如,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正是用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式来演绎完成,它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探索之旅。因此将文化与电影相结合是中国电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纵观近几年来中国的电影的发展,国内电影市场的发展可谓相当可观,但中国电影国际市场的发展却持续低迷。根据数据,2017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 559.11(含服务费)亿元,同比增长13.45%;新增银幕9597元,总量达到50776元,超越北美市场成为全球第一。但与此同时,统计的北美市场2017年的总票房为709亿元,同比减少4.3%,已连续五年处于增长停滞。所以,我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变成了电影大国,但从国际角度讲,中国电影并没有被世界观众所认可。

要想使得中国电影做大、做强,逐渐被世界所认可,我们不妨从我国的独特优势入手,即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入手。毋庸置疑的是,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也越来越被其他国家所认可和喜爱。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各种文化和艺术创作的源泉,只有将电影创作与中华文化结合,并与外国文化相互交融,才能使得中国电影在世界上崭露锋芒。

一、展现中华文化,树立中国电影形象。

(一)深挖视听语言,展现中国韵味。

视听语言是電视讲好故事最基本的语言,同时视听语言也能直观展现电影的效果,因此我们不妨从画面和声音两个方面细致的去设计电影语言,视觉方面借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听觉方面吸收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由此展现出深刻的中国韵味。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的电影是张艺谋导演的《影》,全片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置景、衣着都严格按照这一色系设计,其他颜色几乎没有出现。相比较于张艺谋以往大红大紫的“奔放”的色彩冲击,这种留白、写意、传神的“收”的状态,让全片充满着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灵韵。[1]片中高潮部分,一边是影子与杨苍两人的激烈对战,一边是子虞和小艾两人的热烈合奏,此消彼长,暗流涌动,声音画面相辅相成,中国武侠与古典音乐完美融合,剧情冲突、感情起伏和心理活动全部聚集于此,令人沉浸其中。我们要将中国电影的视听语言做到精致唯美,展现中国电影特有的韵味,从听觉和视觉上吸引观众沉浸其中,感受意味深长的中国韵味。

(二)剧本创作融入中国元素。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曾经说过:“不好的剧本绝对拍不出好的影片来”,“一部电影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来决定”。一部好的电影绝对离不开优秀的剧本,能讲好故事才能拍出好的电影,因此剧本创作是电影发展道路上的第一个脚印。而当今的中国电影市场陷入了一个怪圈:艺术性低劣的国产烂片不仅票房收入可观,而且数量奇高、规模庞大,俨然成为了国产电影的主流。[2]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我们明确了方向。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用影像彰显中国风貌。

扎根中华文化,取材于中国“经典故事”。中国历史上经典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并且每一部优秀作品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有气势恢宏地诸王争霸、有光怪陆离地鬼怪神话、有柔绵似水地儿女情长、更有近现代砥锋挺锷地英雄史诗。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些优秀的作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创作出优秀地包含中国故事的电影作品。例如,陈凯歌导演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以楚霸王项羽诀别虞姬为故事背景,讲述了程蝶衣与段小楼之间随着时代风云的变迁而不断升级的爱恨情仇。这部影片在国际上反响热烈,还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此片取材中国历史故事,又结合时代注入了新的故事内涵,可谓是一部成功讲好中国故事的影片。

扎根中华文化,塑造中国“经典人物形象”。中国从古至今不论是神话传说中还是真实历史当中,都有许多形象丰满的人物形象,电影人可以通过精心塑造经典的人物形象,从而树立中国的电影形象。我们都知道1998年的《花木兰》到2018年启动开拍的《功夫熊猫4》都是由美国电影公司主要制作的,这使我们不得不深刻的思考:为什么中国经典人物花木兰没能由中国拍摄?又为什么国外拍摄制作的中国人物形象能大获全胜?因此,中国要塑造好属于中国的“人物形象”,扎根于属于自己的中华文化,并结合外国文化与中华文化想通的部分,塑造出令世界观众喜爱的“中国形象”。

二、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相结合,寻求全球共同文化视角。

想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除了要讲好中国故事外,还要让世界看懂中国故事。因此寻找中外文化的共通之处,寻求全球共同文化视角也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础上提出“和而不同,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中华民族文化是包容的,因此,在电影创作中寻找中外文化的共通点也是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坚持中国传统的同时,不忘“和而不同”地其他民族文化,中国电影不但要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更重要的是要触动世界观众的神经。电影《阿凡达》导演卡梅隆曾说“要能抓住观众,特别是全球观众,电影要能够超越语言,超越狭义的美国大众文化,触及人的感情和人的想象力,如果能够做到这点,那就是突破,我想《阿凡达》做到了这点”[3],这种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共情”的能力,是我们中国电影需要孜孜不倦地追求的。

综上所述,中国从电影大国发展成为电影强国,文化角度的问题不容忽视,中国电影要在有“量”同时,还要保证“质”,摒弃掉以往空洞、媚俗的电影题材,从文化角度加强电影的艺术性。中国电影要拥有中华文化的个性,也要寻找世界文化的共性,让中国电影不仅扎根在中国,还要屹立于世界,被世界所认可,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姜希伦.水墨光影里的中国故事——论电影《影》的艺术表现力[J].语文学刊,2018,(6).

[2]张洪彬.电影剧本创作:讲好中国故事[J].新世纪剧坛,2018,(5).

[3][李明.我国合拍电影中跨文化身份认同与路径探寻[J].中国电影市场,2018,(11)

作者简介:

杜丹(1996—),女,汉族,河北邯郸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猜你喜欢
剧本视听语言中国文化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寻找失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