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之人设的艺术

2020-03-28 19:27马其虎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1期

【摘 要】我们不是非要孩子做多好,只是看不惯他们无所谓、不尽力的态度。一个充满信任感的人设,可以提高内驱力,促使孩子更积极地表现。如果你长时间这么说,它就会变成事实。

【关键词】竞争式压力;内驱动力;罗森塔尔效应;人设

钱诚同学,因自闭症休学一年,高二进我班。因大量服用药物,身体浮肿,对走进课堂心存障碍。父母虽都是高知,却深陷努力—失败—失望—再努力—失败—绝望的痛苦深渊。钱同学第一次进班,是在爸爸陪同下。简单介绍后,人进班听课(第一节是我的地理课)。上课之余仔细观察,他还是蛮认真投入的,下课问他感觉如何?他说还好。第四节课巡视时,发现他不在班级。一番周折才知道他跑回家去了。之后,就断断续续一会来一会不来。母亲为此操碎了心,流尽了泪。父亲也受尽折磨,满腹牢骚。

郭睿同学,性格怪异,自命清高,自以为是。高一在航空班时,没少和同学闹矛盾,没少让老师和家长烦心。直接点说,得罪了所有同学,也深得老师们的嫌弃。环境的不断恶化,又促使其性格更加怪癖。没办法高二下学期弃理从文,转入我班。当我问是什么促使他离开航空班时,他咬牙切齿的说,那些同学那些老师都渣的很。弄得我很无语。

古亦如同学,性格刚烈的女生一枚。高一时跟老师顶过架。文理分班时进我班。

若琪汪同学,田径女生,高一时和老师顶过,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文理分班进我班。

班级山头林立!老师们大为光火地说他们:

“对自己要求低,做什么事都不想尽力,你批评他不用心吧,他就拿更差的人来比,好像只要有人垫底就OK。你说他表现差吧,他总是找别人的问题来给自己开脱!好像都是别人惹他的。他是无辜的。”

我很理解老师们的火大。他们并不是非要学生把事情做得多好,只是看不惯他们无所谓、不用心不尽力且散漫任性的态度。

可转念一想,是什么造就他们现在的格局?能如此不省心的,性格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认知的残缺也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他们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比如郭睿同学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笔记?你准备了一箩筐道理,听起来都很合理又有远见,但他不见得真能理解。不知道为什么做,就很难尽力去做。

其次,他们没什么目标,也没去花时间认真的思考目标,也就没多少认真做的动力。

通常我们怎么对待的呢?一边是特批痛骂,罚抄罚站,一言不合就喊家长,压力大啊。一边是横向纵向对比,“你看,别的同学某某……”正面的反面的例子一大筐,压力大啊。办公室里不乏从上午一直说教到下午放学的案例。你还别说,这种竞争氛围导致的压力,对大多数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只不过,竞争压力调动的是外驱力,我们都知道外驱力的问题,学生靠外界压力推动,感受不到做事的乐趣和成就感,一旦失去外界压力,就会失去动力。我们很多学生就有这个问题,考大学时很拼,考上之后没了目标,整个人会忽然散掉,每天沉沦在游戏里。

于是,难点出来了:

如何避开简单粗暴的竞争式压力,用更好地方式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呢?

2

有一个方法,我实践之后觉得效果不错:“给学生一个充满信任感的人设”。

郭睿同学是个情绪化很重的学生。喜欢的课堂插嘴不断,不喜欢的课堂或睡觉或动作不断或自己练字,夏天开空调,他把窗子打开,弄得班级同学怨声一片,都说他脑子有病,反人类。我一开始的做法是斥责。这带着强烈否定味道的语言,没有收到预设的效果,反而让他更不想做好,破罐子破摔。

后来我试试换一种方法,给他一个有信任感的人设,直接把他放到你所期许的那个位置上去:

“在老师眼里,你可是个知识面广,思想独到的人。如果能把知识聚焦,形成系统化专业化,成绩会再上一层的!我相信你能做到。”

“你的智力超级棒,在处理问题上若能用上你的智慧,那就超级完美了。比如,你课堂不插嘴,课下找我一起讨论,既解决了问题,又显得你很懂礼貌且智慧,不好吗?班级女生多,让着她们,把窗户关上,不显得你大气,很男人吗?!”

刚开始,他撇撇嘴对你的话不置可否。但其实他是听进去了的,(对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话,人总是特别容易听进去)不必急于一时,多几次,就会出现变化。

起初,看起来也没什么明显变化。

慢慢地,我发现,随着我多次反复强调他可以,他会在心里默认这个“人设”,自我认知高了,对自己的要求也会变高。

现在,郭睿进步了,不再那么戾气,狂傲,任性。

钱诚也走出阴影,顺利参加完各科会考,认真学习专业课去了(这对他而言绝对是个不小的突破)。

看见他们对自己有要求了,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外界对他们的要求,这才是我想要达到的教育效果!

3

为什么给孩子一个充满信任感的人设,有助于提高内驱力,促使他们有更积极地表现呢?因为这背后,有一个教育学上的著名案例,叫“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和助手从不同年级各班中选了18个班,宣称要对班里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他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

8个月后,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很大进步,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

其实,那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的,不过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在这8个月里,老师又通过语言和行为把暗示传递给了学生,学生才取得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使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当我把“罗森塔尔效应”用到班级教育中。方法是一样的:

首先,我在班级在家长会上反复强调我带的班级一定是优秀的班级,因为班主任我是优秀的,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所带班级没理由不优秀!

其次,我强调一个优秀的班级是由几十个优秀的学生组成的。学生像班主任,班主任优秀,学生没理由不优秀!

再次,我要求,一个优秀者要学会检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克服)。决定木桶容量的是短板而非长板(木桶效应),决定人成功的是缺点而不是优点。检视缺点尤为重要。

剩下的就是反复强调和落实“人设”了!

结束语:

不管学生现在做不做得到,是不是做得很糟,如果你希望他尽力一些,表现更积极,就不要故意用反话刺激他,结果只会事与愿违。

最好的办法,是给学生一个“你可以做到”的积极人设,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学生愿意服从你的指导。他们正在慢慢的向你预设的方向改变。

如果你长时间这么说,它就会开始变成事实!

作者简介:

马其虎(1973),男,汉族,安徽省芜湖市,本科学历,从事高中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蕪湖市第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