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资料袋”乾坤大文章

2020-03-30 03:21高卫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2期

高卫华

[摘要]语文教材在课文后设置了“资料袋”内容,既有翔实丰富的文字形式,又有直观可感的图片形式。语文教师在解读教材、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将其视为与教材文本一样的有机素材,借助“资料袋”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顺其自然地介入“資料袋”,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要在亟待提升时运用“资料袋”,帮助学生攻克认知难点;要在认知断层时运用“资料袋”,扩展学生的阅读面;要在对比拓展时丰富“资料袋”,推进读写结合。

[关键词]资料袋;顺其自然;亟待提升;认知断层;对比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4-0056-02

语文教材在课文后设置的“资料袋”,既有详实丰富的文字形式,又有直观可感的图片形式,这已经不是纯粹的资料补充,而是与教材课文的统整,既能丰富学生的认知,又能为学生的深入解读文本提供重要的资源。教师如何从不同角度运用好“资料袋”呢?

一、顺其自然时介入“资料袋”,激发阅读动力

在教学之初,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资料袋”的内容,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把握“资料袋”的出示时机,就可以营造出灵动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阅读奠基。

比如,在教学《落花生》时,笔者就围绕着“资料袋”进行了导入。首先,从著名作家的笔名谈起,如周树人的笔名叫鲁迅、冰心是谢婉莹的笔名,作家的笔名寄寓着自己的心愿和向往。随后,介绍一位笔名叫“落华生”的作家,将其与植物“落花生”联系起来,猜测其中的关系,并相机出示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组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识到:作家许地山之所以将自己的笔名定为“落华生”,就是为了铭记父亲对自己的教诲和希望,就是要勉励自己要学习落花生的优秀品质……最后,引导学生质疑:落花生究竟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呢?许地山究竟要从落花生身上学习什么呢?顺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课文的朗读中。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在教学伊始就引领学生从作者的笔名谈起,娓娓道来,随后运用“资料袋”中的内容和信息引领学生去阅读文本,用“资料袋”中的重要信息丰盈学生的内在认知意识,为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搭建了认知支点,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二、亟待提升时运用“资料袋”。攻克认知难点

课后“资料袋”与课文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分为三种形式:与课文内容相关事物的介绍、对文本主题内容所做的补充、趣味性资源的汇总。如果运用得当,这些资料对于解构文本内容、凸显文本主题将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紧抓教学契机,巧妙地利用“资料袋”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作为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其中对“绿”字的推敲与斟酌,更是成了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但要想体悟最后这个“绿”字所裹挟的丰富意境以及诗人的用意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资料袋”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聚焦诗中最后两句,圈画出描写得最精妙的“绿”字,并说出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学生简单地描述看到的景象之后,教师则鼓励他们尝试运用替换词语的方式,分别选择“入、送、过、到”等动词来代替“绿”字,从而让学生在对比思维下感受到诗中“绿”字所带来的鲜活画面感。正是有了对比的支撑,学生语言描述出来的画面更加真切而鲜明:看到一片盎然的春色,就能感受到一阵阵春风扑面而来。教师再借助课文后面的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王安石斟酌这个“绿”字的经历,然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来感受“绿”字,从而提升了学生对文字的斟酌提炼能力。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借助“资料袋”中的故事内容,引领学生感受诗人“炼字”的思维过程,在阅读材料中细品语言,慢揣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了“绿”字所形成的鲜活画面和勃发的春意,真正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三、认知断层时运用“资料袋”,践行扩展阅读

“资料袋”设置价值绝不是信息资源的机械堆砌,而是为了在激荡思维的过程中为教师之教、为学生之学服务。有部分“资料袋”中的内容看似与文本内容联系不紧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补充,以达成与课后“资料袋”的融通与整合,为彰显“资料袋”的服务价值奠定基础。

如《草船借箭》一课后面的“资料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不多,更多的是在介绍《三国演义》的知识,如作者的朝代信息、历史背景和书中的主要人物。如何将这样的资料与这篇课文的教学联系起来呢?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经典名著积累了初步的感性认知,尤其是借助故事对原著中的主要人物有了一定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及时运用课后“资料袋”,将学生的认知思维从一篇课文朝着整本书的方向引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众多,不仅有课文中出现的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还有关羽、张飞、刘备等,他们都已经藏在书中几百年了,等着你去认识呢!教师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积累的关于三国的故事,将这些人物与典型的事例结合起来,学生定会有很多收获。

以课文为基点,以课后“资料袋”为抓手,教师将《三国演义》中一幕幕经典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内心意识中,课后的“资料袋”就如同一个风向标,引领着学生踏上了一段经典的阅读旅程,丰富了学生内在的文学积淀。

四、对比拓展时丰富“资料袋”,推进读写结合

在践行使用“资料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后“资料袋”中的信息作为学生思维发展和裂变的抓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解读,并相机搭建从读到写的迁移类比。

比如,在教学《松树》这篇课文时,教师组织学生细读文本,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小松鼠的乖巧和可爱。课后的“资料袋”中为学生提供了作者布丰所写的另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文本描写了一对相亲相爱的鸽子夫妻憨厚温存的形象。很多学生在阅读了这一资料之后仍旧没有尽兴。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资料袋”中的内容进行补充与延伸,将自己积累的知识进行转化描写,为学生由读到写搭建起思维认知通道。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站在布丰的视角,想象自己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里,各种可爱美丽的小动物来到了自己身边,于是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新奇的问题:森林里究竟有多少这样可爱美丽的小动物呢?这些动物生活在同一片森林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教师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出现障碍时,教师则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的途径去寻找资料,为创编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强调的是,课文所提供的资料都是直接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是属于典型的未加工材料。因此,教师对这一资料的运用绝不应该是直接机械地拿来主义,而需要从自身使用的目的人手,从自己需要的角度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加工,将这些材料转化成为对身自教学、对学生学习有实际作用的有效材料。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在解读教材、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将“资料袋”视为与教材文本一样的有机素材,要善于从自身教学目标的达成入手,借助“资料袋”来丰富资源、激发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