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学东渐中的黎庶昌

2020-03-31 13:21武佩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西学东渐

武佩

【摘 要】 十九世纪中叶,在中国开始新一轮的西学东渐中,晚清外交官黎庶昌对此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作为外交官的黎庶昌,在出使外国时,积极了解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社会风俗、天文地理等,看到了中国与西欧各国的差距,逐渐萌发了向外国学习的想法。在归国充任川东道员兼重庆海关监督的黎庶昌,创办洋务学堂,选送学生出国留学,实业兴国、扶持民族工商业发展。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于西方的了解,而且也促进了近代西学东渐的发展。

【关键词】 黎庶昌;西学东渐;《西洋杂志》

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初为曾国藩幕僚,后任吴江、青浦知县等职。从1876年开始出使外国,历任驻英、德、法、西班牙四国参赞。在此期间,黎庶昌注意考察西欧各国情况,并将其所见所闻写成《西洋杂志》一书。1881年,黎庶昌又担任驻日本国大臣。期满归国后,1891年黎庶昌任川东道员兼重庆海关监督。在其任上,他兴办洋务学堂、扶持商业,建立云贵会馆,对于当地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本文拟从身为外交官的黎庶昌出发,探究黎庶昌眼中的西方,以及其如何将西学在中国付诸实践。

一、黎庶昌眼中的西方

鉴于《西洋杂志》记载了黎庶昌在西欧各国的所见所闻,所以下文将以该书为切入点,试图弄清楚黎庶昌眼中的西方,以及在其心目中值得中国借鉴的西学知识。

1、西方政治制度

通过出使外国,黎庶昌对于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西洋杂志》中黎庶昌专篇记载了德国和法国的议政院,并且认为法国下议政院“当其议论之际。众绅士上下来往,人生嘈杂,几如交斗,一堂毫无肃静之意,此民政之效”。[1]虽然此处对于法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挖苦讽刺。但是黎庶昌对于西方的政治制度并不全盘否定。对于英国和瑞典的政治制度,黎庶昌还是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他认为英国“君臣之间,礼貌未尝不尊,分际未尝不严,特其国政之权操自会堂,凡遇大事,必内外部与众辩论,众意所可,而后施行,故虽有君主之名,而实为民政之国也” 。 [2]除此之外,黎庶昌还了解到了早期的社会主义。虽然黎庶昌已初步了解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此时的他尚未提出要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

2、西方的科学技术

与政治制度不同,黎庶昌对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极为推崇。在《西洋杂志》一书中,黎庶昌详细记载了制炮厂、印书局、织呢厂、磁器局、电气灯局、钢铁厂、玻璃厂的具体情况。在详细考察各大工厂后,黎庶昌认为西方的强大源于其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因此,他多次提出要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在《与李勉林观察书》中,黎庶昌提出“若能仿西国火轮车船公司及电报信报信局之例,岁领国家之经费,而官为主持,庶幾权利可收,富强可以渐致”。[3]而在见识到西方的坚船利炮以及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过程中,黎庶昌越发加深了这一观念。黎庶昌深感各国交往完全凭借国势强弱,中国要想不被各国蚕食,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增强军事实力。

3、西方的社会风俗

在社会风俗上,中西方有很大的差异性。对于刚刚迈出国门的黎庶昌而言,这种差异性对于他的冲击力是很大的。例如,在婚姻上,中国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对自己的婚姻只有很少的话语权。而在西方,黎庶昌认为“西洋之俗,男女婚嫁,虽亦有父母之命,而其许嫁许娶,则须出于本人之所自择”。[4]其次,在宴客方面,黎庶昌认为中西方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讲究男女不同席,而西方则大为不同,不仅男女可以同坐,而且女子礼服讲求袒胸露背,见面时还须伴以吻手礼。这些与中方迥然不同的社会风俗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给黎庶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在任参赞的五年间,黎庶昌还见识到了许多西方独有的社会风俗。比如说化妆舞会、基督教文化、赛马、击剑、马戏等等。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这些外国文化都陆续地传到了中国。

4、西方的天文地理

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天文一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天文知识一直被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且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虽然中国人很早便开始观测天文现象,但是天文知识的发展却一直止步不前。黎庶昌来到西方后,对于西方天文学的发展感到十分震惊,黎庶昌感慨“自到伦敦后,往观格林里止观象台,见其仪器之精,诧为未有”。[5]于是,黎庶昌在《谈天汇志》中专门记载了银河系主要天體的基本知识。除了天文,黎庶昌认为西方的地理知识对于中国来说也极为重要。五年的国外生活,黎庶昌去过英、法、德、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黎庶昌不仅记录了这些国家的地理情况,而且还留意收集西方书籍中的地理知识。黎庶昌认为西方人对于中国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而中国人对于其他国家的地理知识却不甚了解。因此黎庶昌再三请求曾国藩允许他考察俄国边境,并为此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除了以上内容之外,《西洋杂志》还记载了西方的教育、军事、艺术、环境、卫生各方面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在国外的几年里,黎庶昌一直试图寻找中西差距的根源,以及怎样才能使中国赶上西方的步伐。

二、黎庶昌在中国的实践

黎庶昌在欧洲充任参赞五年的时间中,即见识到了西欧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又看到了中国与西欧各国的差距。于是早就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念头。调任回国后,黎庶昌进行了一系列实践。

1、创办洋务学堂

继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之后,1890年中英之间又签订了《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规定重庆为商埠。次年,即1891年,黎庶昌就任四川川东兵备道道员,兼重庆海关监督。面临着重庆与日俱增的外国传教士、冒险家、商人以及加剧的矛盾和冲突,黎庶昌深感洋务人才的重要性。因此,1892年黎庶昌创办了川东洋务学堂。黎庶昌将此学堂定位为洋务启蒙学堂。学生在此主要学习中文、英文、算学三门学科,以备将来进一步深造。1892年七月初一,该学堂开学,黎庶昌从当地选拔二十名聪颖子弟入学读书,并为其聘请熟谙洋务者为师。此外,为了保证此学堂稳定发展,黎庶昌还打算定期从重庆海关监督公费和洋务解费中提银,以供学堂开支。

2、选送学生出国留学

国外的出使经历,使黎庶昌充分认识到了中国与西欧各国的差距。因此,在创办洋务学堂之初,黎庶昌就萌发了送学生出国学习的念头。1894年,黎庶昌选取了十二名优秀的学生到英国留学。为了保证此行出行的顺利,黎庶昌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在临行前将留学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以及自己出使外国的经历都一一地告诉学生。而且,对于学生到伦敦后如何选择专业,黎庶昌也进行了详细地考虑。他再三叮囑学生“该生等此行,原为游历学艺而设。西洋艺术,门径多端,自应听其性之所近学习。而兵船、炮台、枪炮、铁厂、测量等属,尤宜切意考究,用收实效”。[6]可见黎庶昌送学生出国学习的目的,最深层次还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使中国强大起来。

3、扶持民族工商业发展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陆续开放了众多沿海通商口岸。但是列强对此并不满足,他们对于中国的内陆地区依然垂涎不已。1890年的《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规定重庆作为商埠对外开放。一时间,大量的外国商人涌向重庆,并且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对于西南地区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有鉴于此,作为重庆海关监督的黎庶昌大力扶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鼓励工商业者发展本地手工业并提高其产品质量,以此来与外国商人争利。此外,黎庶昌还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采矿、冶金、机械等新型工业。在黎庶昌的提倡之下,重庆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民族工商业都有了一定的起色。

从1891年上任到1894年因病离职,黎庶昌在任上一共四年。四年间,黎庶昌创办洋务学堂、送学生出国留学、主张引进西方新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当地有识之士的视野,促进了西南人民对于西方的认识,推动了西南地区西学东渐的发展。

三、小结

虽然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黎庶昌并不是其中最典型、最独特的。但是他却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因为正是有无数像黎庶昌一样的人,身处国家衰微之际,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答案,为国家兴旺鞠躬尽瘁,由此才推动了近代轰轰烈烈的西学东渐运动,也才逐渐缩小了中西之间的差距,使近代中国人民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参考文献】

[1][2][3][4][5] 钟淑河.黎庶昌西洋杂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82. 251. 251. 33. 219.

[6] 钟淑河主编.走向世界丛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5.

[7] 黄万机著.黎庶昌评传[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179.

[8] 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编.辛亥革命与遵义史料选[M].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2012.

[9] 李俊玲.黎庶昌的教育实践研究[D].河北大学,2011.

[10] 苟德仪.黎庶昌与重庆洋务启蒙学堂[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13(06)7-11.

【作者简介】

武 佩(1996—)女,湖南常德人,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18 级历史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近代史.

猜你喜欢
西学东渐
中国舞蹈史修撰和西学东渐
探析中国画被西化的原因
清末幼教机构研究
西学东渐文化交流下近代民间婚姻习俗的变迁
用交往与交流消除隔阂与误解
“西学东渐”一词始于清末而非民初
全国质量奖“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时期政治学学科发展研究刍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轨迹与时代特征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