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

2020-04-01 15:08胡庆江姚夏茵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改国际贸易

胡庆江 姚夏茵

摘要:文章论述了辩论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运用的适用性,对国际贸易课采用辩论式教学法的教改实践过程和做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实践证明该教改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最后,论文指出了辩论式教学法应用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国际贸易;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223-02

辩论指的是思辨与论述,要求参与者对某一个主题进行自主思考,注重逻辑性且言之有据;同时又能对反方的观点进行逻辑上的拆解并加以反驳。由于它的竞技性和说服性,辩论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辩论比赛成为近年来大学生参与度很高的一项活动。

辩论比赛可以较好地锻炼参与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要想获得比赛的胜利,参赛的正反双方必须要有一定的语言和思想的深度,要有无懈可击的论证过程;同时需要引经据典,巧用案例,语言输出注重效率和可信力;同时要求团队之间的配合与默契。

现在国内高校本科教学中也开始引入越来越多的辩论式教学法。本人在学校教改课题的支持下,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引入了辩论式教学方法,既丰富了课程形式,又促进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一次极具探索性的积极尝试。

一、国际贸易课程适合引入辩论式教学法

国际贸易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国际范围内各个国家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贸易活动及其规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协调、互相影响,国际贸易学科的重要性也随之逐步提升。

国际贸易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课程与多门学科交叉,涉及内容广泛;其次,本课程与实际热点问题联系紧密,比如中美贸易战和WTO改革;最后,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迅速,国际贸易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存在许多具有争议的话题。

由于课程内容的特点,辩论式教学法比较适合运用到国际贸易课程中。首先,国际贸易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存在许多“可辩”的主题,为辩题选取提供了广泛的基础,比如贸易壁垒的合理性、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在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评判标准之下具有不同结果。辩论赛不是为了真相,输赢也不代表绝对真理,但通过比赛让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全面认识到某一事件的矛盾交织点、不同的损害和利益面,就达到了辩论的目的。

其次,课程知识能与辩论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辩论赛形式多样,基本环节主要包括立论、驳论、质询自由辩论以及结辩,不同辩位承担不同职责,在限定时间内输出己方观点,拆解对方论辩,其中就需要逻辑和事实加以支撑。辩论主题与课程内容息息相关,运用课程知识支撑论述,才具有说服力,才能在比赛中说服对方和评委。对对方的反驳也要有依据可循,课程知识就是最强最好的事实依据。

二、辩论式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实践过程与效果

(一)课程设计

辩论式教学法要先选择课程中某一热点问题,学生对该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存在正反两面性,让正反两面观点的学生组成两个小组进行辩论、研讨,使学生通过争辩、交流,实现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拓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组织实施过程

1.确定主题。国际贸易的有些内容特别适合采用辩论式教学法,比如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对外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的利与弊、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购买洋货还是国货、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开放、全球化还是区域化、中美贸易有利于/不利于美国经济等话题,都是非常好的辩论话题。

在实施辩论式教学时,教师先和学生一起来选择合适的辩论题目。本课程在听取学生意见、参考华语辩论赛题库后,由老师抛出了十个辩题,然后由负责辩论环节的课代表设计了一个问卷来听取学生们的意见,最后选择了五个大家最感兴趣的辩题作为最终的辩题,包括英国脱欧有利于/不利于英国经济的发展、抵制外国商品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国际贸易中品牌/质量更重要、自由贸易有利于/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知识产权国际化对发展中国家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2.前期准备。由于所有的辩题都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举行辩论赛前,老师会请一个学生评委对参赛小组进行适当的辅导,学生评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辩论技巧的传授,同时授课老师也会帮助进行辩题的解析,引导学生如何立论、如何寻找观点的支撑,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高效地准备辩论,迅速上手完成比赛。

3.辩论赛开展。在举办辩论赛时,老师邀请到了参加过全国高校辩论赛的北航校友和学校辯论队的三位学生来当评委。在每场辩论比赛结束后,评委和老师都会进行客观公正的点评。老师的点评可以让学生知道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为学生更好地厘清观点提供方向;评委的点评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辩论技巧的不足之处,对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有效的。

三、取得的效果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辩论式教学法取得的效果

由于前期培训非常充分,安排合理,学生参与热情高,约60%的学生上台比赛;高达90%的学生参与准备、资料查询、小组讨论,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极高。六场比赛顺利举行,学生能充分引用理论,通过辩论展示风采,输出观点,得到观赛者的一致好评,比如在“国际贸易中品牌/质量更重要”中,正方引用微笑曲线充分证明己方观点。比赛结束后,学生表示非常喜欢辩论赛的学习形式。准备比赛的过程虽然辛苦,但是最后很开心能够在比赛中有一个完美的呈现,巩固国际贸易的知识,同时也留下一段美好的经历。

总结起来,这次辩论式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它保证了学生的充分参与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加了课程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其次,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前面提到的逻辑能力和批判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的能力等;最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整个比赛和赛后的点评环节,让学生们对课程知识有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入。

(二)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辩题选择。应遵循难度适中、贴近实际、与课堂知识结合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应选择同学们感兴趣、正反双方辩题平衡、有实例或政策支持的辩题。比如本次教改实践中选择的英国脱欧对英国有利还是不利的辩题,与时事热点结合,又是同学们的兴趣所在,正反双方都能找到充分的资料形成论据,比赛实现了很好的效果。

2.注意辩论赛前期的培训和难度。辩论赛本身是一项有“门槛”的活动,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辩论或者是第一次上台辩论,对规则不熟悉,这些都会影响比赛的顺利进行。因此本次辩论赛从传统辩论赛制出发,仅保留最基础的理论、质询、自由辩论和结辩环节,删去难度较高的盘问对辩等环节,每方人数也设置为三位同学,从比赛环节本身降低难度。在比赛之前,让学校辩论队队员对参赛选手进行了简单培训,集中于规则解读、备赛流程和论述的构建。同时在学生准备阶段也安排学生评委进行单独指导,确保不受形式制约,学生能在辩论中充分表达己方观点,形成思维上的交锋,收获新的感悟。

3.做好比赛过程的控制和后续评判工作的公平。比赛需要主席和计时人员严格把控流程和时间,赛前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简单培训,软件等相关设备应保证完备,从而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比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规则,否则流于比赛的形式,容易情绪激动、偏题,出现对对手的言语攻击等。另外,比赛结果评判应保证公平,评委要对各方表现进行合理评述。输赢本身不代表一方真理和绝对优势,但比赛最终需要给出结果。应尽力避免学生过度情绪化,总结经验,从比赛经历中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文光.辩论式教学溯源及特点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1).

[2]李美云.辩论式教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新模式[J].科技风,2019,(10).

[3]文良.辩论式教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9).

[4]周长利.《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课程辩论式教学初探[J].中华辞赋,2019,(6).

[5]穆湘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辩论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

猜你喜欢
教改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初中美术教改新思路初探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具体解决措施研究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国际贸易融资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