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研究

2020-04-01 15:08万加武王骞若卓泽文冯剑波孔令保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病毒学实践

万加武 王骞若 卓泽文 冯剑波 孔令保

摘要:病毒学主要以病毒为研究对象。病毒学的研究与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密不可分。由于病毒学涉及领域较广,其已成为人们认识生命本质,发展国民经济而必须深入研究的重点学科。作者通过实施研究性教学,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病毒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病毒学的深入了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病毒学;研究性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243-02

病毒是研究病毒这一特殊生命形式的性质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关系的自然科学,并以生物学研究为基础,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学科[1]。1892年煙草花叶病毒被发现,1917年噬菌体被发现,20世纪发现昆虫病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病毒、支原体病毒,以及许多动物病毒都被逐渐发现[1]。如今,病毒学已成为医学专业、生物学专业和农学专业的基础专业课。但是,传统模式的病毒学教学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以往传统教学经验可知,仅靠知识理论并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笔者在病毒学教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充分认识病毒的特性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病毒基因和产物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揭示病毒的致病机理和本质,为最终控制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一、教学改革模式

1.积极活跃课堂气氛。在欧美国家,教师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借助西方国家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用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辩论式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病毒学学习的兴趣[2]。鼓励自由式教育,避免强迫式教育。自由式教育又称为开放式教育,是一种学生不受约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与其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不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理解的知识表达出来。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自由,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注重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笔者所面对的正是大学生,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病毒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病毒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现在高等教育强调能力及素质,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大学教育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现代病毒学意识,重视思想道德、能力培养,以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为目标,成绩不能视为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3.重视病毒学实验。20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动全世界的进步。每一位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必须具备科学素养。病毒学实验是病毒学教学改革的产物,教师不能把病毒学看成逻辑体系,更应把它看作一门实验科学,做到实验理论相结合。笔者为江西农业大学病毒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信号通路以及抗体制备,并具有独立实验室。因此,在理论知识基础上,本人多次进行实验教学,带领本科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被病毒感染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以及进行相关病毒学实验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保持好奇心,发展学习科学的潜力。实验教学的重点是把理论课程中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化,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基础内容的基础上自行发现问题,动手做实验。

4.考核方式改革。传统病毒学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笔者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主,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实验操作、课题思路、实验报告、课程总结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进行考核。避免学生考前死记硬背,以理解运用为主才是病毒学考核的本质。

二、改革成效

1.学生对开展病毒学实验满意程度。笔者对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14级和13级本科生的病毒学教学采用课程改革,本学期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学生认为开展实验活动有助于学以致用,可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对科研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参加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的共有93人,对课程的满意程度见表1。

总之,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提高对病毒学学习的兴趣,更加了解本学科学习的意义,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通过病毒学实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学生与老师积极互动,提高了小组合作意识,培养了科学精神。通过学生对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的满意程度可知笔者的教学改革得到学生的充分认可。

2.考核成绩。笔者对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科14级和13级进行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的本科生期末成绩与以往病毒学传统模式教学的本科生期末成绩进行对比,见表2。

通过对病毒学期末成绩分析,可见参加研究性教学学生期末平均分明显高于未参加研究性教学学生平均分。通过病毒学研究性教学,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三、小结

笔者为江西农业大学教授,从事教学及科研数十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通过对病毒学教学改革,做到理论实验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调动学生对学习病毒学的积极性,为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Li S,Kong L,Yu X (2015) The expanding roles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 virus replication and pathogenesis [J].CRITREV MICROBIOL,2015,(41):150-164.

[2]于萍.探讨如何加强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教学[J].考试周刊,2015,(67):141-141.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病毒学实践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复发预测因素meta分析
8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及其分析
水质工程学课程群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性教学理念下的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
血清HBsAg水平对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病毒学应答的影响
病毒学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