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庄油田现状及潜力分析

2020-04-01 07:54刘达星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期
关键词:构造砂体潜力

刘达星

摘 要:随着周清庄油田开发历程,按照分层系调整井网,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分沙一下、沙三段两套开发层系,在剩余油富集区部署加密完善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优化井网,最大限度增加可采储量。以裂缝分布特征为基础,优化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依据生屑滩分布和裂缝方位,在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采取不同注采井网;剩余油富集区超前注水,培植高效产能井。优化注水方式,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应用压裂増产增注方式,改善沙三段低渗储层注不进、采不出的局面。勘探新区,加快产能建设。评价落实新区储量,优选新井井型、科学制定新区开发布井方案;研究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提高注水开发水平,实现新区储量的有效动用与高效开发。

关键词:油藏;构造;砂体;潜力

随着油田的开发,油田动用程度低,注采井网欠完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油层动用程度低、为了井一步提高储层动用程度,优化井网提高水驱程度。结合储层发育特点,以完善井网,压裂増产增注方式,改善沙三段低渗储层注不进、采不出的局面,优选新井井型、科学制定新区开发布井方案。

一、油田概况

周清庄油田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境内,区域构造位置处于黄骅坳陷中区北大港潜山构造带西南翼,歧北凹陷西斜坡带上。构造上跨南大港和北大港两个二级构造带,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北部为港西主断层下降盘被断层切割的断鼻构造,南部为南大港构造带向北倾斜的斜坡部分,中间以浅鞍相接。储层为沙一下段生物灰岩及沙三段砂岩,沙一下储层为中孔-中渗,平均孔隙度22%、渗透率82×10-3um2 ;沙三段砂岩储层为中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16%、渗透率1.6×10-3um2。

二、油藏地质特征

1.地层特征

该区钻井所揭示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和中生界。由于该区地层处于南大港构造带的北坡,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与改造,沙河街组地层大规模超覆于南大港斜坡之上。

本地区地层主要特征:

第四系平原组:平均厚度260m,为未成岩的沙层夹泥层,与下伏新近系明化镇组呈不整合接触。

新近系明化镇组:平均厚度1250m,明上段500m,整体上为岩性粒度上粗下细的河流相发育的逆旋回沉积;明下段厚度750m,以浅棕红色泥岩为主,局部夹浅灰色细砂岩,为河流相逆旋回沉积。明化镇组与下伏馆陶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新近系馆陶组:平均厚度350m,上部主要为灰白色含砾不等粒砂岩夹浅棕红色泥岩,中部为浅灰色细砂岩夹薄层灰绿色泥岩,下部以浅灰色细砂岩及含砾不等粒砂岩为主,底部为杂色砂砾岩,本组地层为典型河流相上细下粗结构的正旋回沉积。该层为构造解释合成记录层位标定的标准层之一。

沙一段与下伏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古近系沙河街组二段:分成三个油组,主要分布在周清庄油田中东部,向西减薄尖灭,平均厚度0-150m。滨II油组为大段泥岩夹薄层砂岩夹灰白色生物碎屑灰岩,对比清楚,分布稳定。滨III油组为厚层块状砂岩夹泥岩,底部砂岩不稳定。滨IV油组上细下粗,上部泥岩段分布稳定,称为“稳定泥岩”,下部为砂泥岩互层段,底部砂岩含砾,厚度80-100m。高部位只保留滨III油组,储层发育,为主力油层。

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平均厚度270m。上部为深灰色泥岩、灰绿色泥质砂岩、灰色细砂岩,厚度210m,下部主要以浅灰色砂岩为主,夹薄层含砾不等粒砂岩及泥岩,厚度60m。为本区的另一套含油目的层。沙三段地层與下伏中生界呈不整合接触。

2.地层对比及砂体划分

周清庄油田油层主要分布于沙一段下部生物灰岩及沙三段底部砂层组,本次研究主要对沙一中、沙一下、沙二、沙三2、沙三3含油层段顶与底进行对比划分。

周清庄油田有两套含油层系,第一套是沙一下的生物灰岩油层、第二套是沙三段底部的砂岩油层,这两套油层含油井段都比较集中。沙一下含油井段一般为20-50m、沙三含油井段在60m左右。

在对周清庄油田精细对比划分的过程中发现沙一下含油层段的顶底界都有稳定的电性标志层:①灰岩顶部标志层在2.5电阻率曲线上呈“w”型,厚度一般在10m左右,顶底电阻率值较高、中间较低;岩屑录井显示顶底为白云质灰岩、中间为泥岩夹油页岩。②灰岩底部标志层为1.0-1.5m厚的稳定泥岩,在2.5m电阻率曲线上表现为低阻。

3.沉积特征

周清庄地区位于北大港构造带西南翼、歧北次凹西侧,在沙三段沉积时期是盆地的发育期,湖水较深、覆盖面积较大。除港西岛和孔店岛在水面以上,整个地区都淹没在较深水环境之中、凹陷内地层呈东北侧陡且深、西南侧缓而浅的箕状形态。在港西凸起以南沙三段沉积以巨厚泥岩为主夹有厚度不等的砂岩。前人研究认为周清庄地区沙三段砂岩储层属近岸三角洲、滩坝沉积和较深水重力流水道沉积。

三、构造断裂特征

周清庄油田位于港西断层与南大港构造所夹持的堑块内,该区断层在平面上多为北东向及北西向分布,少数为近南北向。北部的断层的走向多数为北东向;东部、东南部和西部、西南部大部分断层的走向为北西向。此次周清庄地区构造解释,共落实断层78条,其中主要断层为18条。工区内从浅至深断开沙一中段、沙一下段、沙三段砂层顶界和沙三段砂层底界的继承性断层24条。另外在沙三段沉积时期,次级断层比沙一段沉积时期发育,所以在沙三段砂层顶界图上除继承性的断层外,另有9条控制沙三段砂层沉积的断层。其中港西断层为二级断层,其余为三、四级断层,或更小级别的断层。这些断层由于发育时间不同、断距大小不一,对本区的沉积及油气的运移与聚集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按成因分析可以分为四大断裂系:

1、港西断层及其下降盘派生断裂系

港西断层是北大港断裂构造带的二级断层,它控制古近系的沉积。在它的作用下,港西断层附近派生出许多延伸不长,落差很大的派生断层:如港116井断层、港183井断层、歧99井北断层、歧78井断层、歧444井北断层、歧413井断层、房3井断层、港深25井断层、滨深25井断层等。

2、歧北斜坡断裂系

潜山断裂系主要分布在歧北斜坡上,有歧131井断层、歧93井北断层、歧35井南断层、歧北7井断层等等,地震剖面显示断层形成于潜山内部,影响到盖层,在盖层中消失。所以盖层中层越浅断层越少。如沙一中断层不如沙一下发育;沙一下又不如沙三断层发育。潜山断裂系发育有两组断层一组北东走向;一组东西走向;少数北西走向。北东走向的断层切割东西走向的断层形成圈闭。

3、港深36井区断裂系

港深36井区位于歧北次凹中偏北部位,由4条掉向向对的断层组成。这4条断层走向近东西,落差200-80m不等,这组断层活动时間长,沙三3沉积时期即开始发育,沙一沉积时期达到最高峰,然后活动逐渐减弱,但是港深36井断层一直活动到上第三系。

4、周清庄断系

周清庄断裂系发育在周清庄断鼻的顶部,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层,北东向断层发育在周清庄断鼻高点上,延伸长度2km左右,北掉,落差80-40m把周清庄断鼻切割成4排高点。北西向断层发育在翼部,对圈闭起到控制作用。如滨23×1井南断层、歧413井断层。

四、潜力分析

1.通过对歧北12井沙三段储层取心敏感性分析,储层水敏损害程度为中等偏弱-中等偏强,发生水敏和盐敏的损害临界矿化度为10000mg/l,此时造成渗透率下降幅度达35%以上。因此在注水开发中要注意储层的水敏和盐敏。

2.沙三储层钙质含量高,储层改造技术主要是压裂,建议对压裂后储层,结合生产情况尝试酸酸化改造,提高储层有效渗透率。

3.周清庄油田沙三段按照威廉斯法计算地层破裂压裂在60.4-66.78Mpa,最大注入压差在24.96Mpa,在实际注水过程中,井口注入压力在28-30Mpa,井底流压高于裂缝开启压力,因此在水井注水过程中要采取储层改造措施。

4.周清庄油田沙一下储层边水活跃,目前局部井区采用缘外注水,水驱效果差,建议加强沙一下调剖工作量。

5.周清庄油田沙一下为生物灰岩中孔、中渗储层,同时具有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特点。沙三段为致密砂岩低孔、特低渗透储层。结合储层分布特征对井网井距要求,进行合理井网井距论证。井网密度的合理值与极限值,就是使增加采收率的产值随井网密度的变化率和井网加密的投资额随井网密度的变化率相等时的井网密度。

猜你喜欢
构造砂体潜力
河流相复合砂体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讨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潜力榜
真空挤压成型机螺旋及其对坯体质量的影响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一对奇N阶幻立方MCl和MC2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
12星座
印度尼西亚金多金属成矿条件及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