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文峰山

2020-04-01 15:13张伟峰
炎黄地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鲁南烈士墓文峰

张伟峰

文峰山坐落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西北15公里处的尚岩镇,位于江苏省和山东省交界之处,属尼山山系,东北、西南走向,由石灰岩和变质岩构成,其主峰海拔高度约为212米。文峰山风景秀丽、文化底蕴丰富、山中千岩万壑,古迹遍布,被称之为“鲁南小泰山”。因为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季文子将兰陵设为次室邑,在季文子执政期间,为官两袖清风,勤政为民,在季文子去世后将他下葬于文峰山,后人为了祭奠季文子,将“神峰山”更名为“文峰山”。

文峰山像一面高大屏障屹立在枣庄公路的北侧。登山望远目光穿越层层峦叠嶂,向西北望去就能看到抱犊崮了,若是向西南方向望去,跨越大河便能看到钟天造化,顶平如削的石城崮。若是向东方望去,便是九转回肠的泇河。若是向南方望去,就能见到苍茫天地,辽阔无垠的苏鲁大平原。文峰山上松柏森森,幽林僻静,巨石林立,凭借这俊秀无匹的绮丽景色,让其镀上一层“有仙则名”的仙山神韵。文峰山是苏鲁地区著名的佛家道场,若不是战乱荼毒,便能见到山上的三清观,三星殿、三皇阁等宗教建筑。选在还能观赏到的景观还有“千佛崖”“季文子墓”、“泉源寺”、等遗址。

沿着柏油路山坡上行大约半里路,就可以看见原庙宇的旧址,庙前有东西各一株的古银杏,东株粗4.6米,西株粗9.6米,高约20多米,枝叶繁茂四布,疏密有致,枝杈交错,互为连理,附有“情侣树”之称,虽经历千年风霜仍根深叶茂,高耸于天空,像两名侍卫看守着山门。东面为三星殿,关爷庙旧址,庙后为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季文子墓,一部纪述临沂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文等专书的《临沂县志》曾记载“清光绪初右株焚于火,焦灼无生气,敷年后忽生,今巳畅茂于故矣”,后将季文子墓作为元代故物。崖下便是季文子林,庙的西部是“龙王楼”,又称之为“西看楼”。“西看楼”下有洞,洞中有泉,人们都称之为“龙泉”,又叫“玉泉”,从洞中流出的泉水清澈透明,四季不干,蜿蜒到山下,满足了山下人畜的饮水所需。

“龙泉”西面侧有石盘路可以通往山顶,石盘路共计77盘297级台阶,沿着石阶而上,两侧奇松异树遮天蔽日,壁石陡峭如削,其中有一株松树根扎石壁,两条主根交叉嵌入峭壁缝隙,形似骑马,因此称之为“骑马松”,另一株松树根出石缝,形似偏马,因此称之为“偏马松”。崖上有几株千年藤萝缠绕着松柏,形似几条巨蟒缠绕在松柏上,被称之为“藤萝绕柏”。崖下岩石间有一泉,被称之为“晴开泉”,每逢夏季和秋季到来,天气晴朗的时候泉水外溢,而当阴天下雨后泉水會自然停止,这一景象被称之文峰山的一大奇景,令人惊叹不已。

峰回路转,拾阶而上便到了“泰山行宫”的旧址。为纪念原鲁南区委书记赵镈烈士和“银厂惨案”中牺牲的烈士,原临沂行政公署在此建立鲁南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分山上、山下两个部分,山上修有77盘、397级台阶。建有赵镈烈士墓、赵镈烈士纪念碑、“苍山暴动”烈士纪念碑、“银厂惨案”纪念碑、苍山暴动司令郭云舫烈士墓、山东军区八师政治部主任曾明桃烈士墓、北海舰队政委丁秋生骨灰安放处等。

文峰山往西三里处原先有座“泉源寺”,寺庙周围是悬崖峭壁,怪石嶙峋,苍松翠柏,枣林成片环绕。凡是到过这里的人都会发现这里的枣树上的疙针都是直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与刘秀到过这儿也有关系。传说当年刘秀被王莽追赶到此,慌不择路,沿山崖而逃,袍衣被枣针勾住,情急之下说了一句:“不要勾住我的袍衣,把针钩放直了!”话音刚落,枣树还真听话,树上的倒刺全都变直了。刘秀感激地回头看了一下,又匆忙赶路了。从此,这儿的一片枣林疙针无钩,而别处的枣树疙针都带钩。“无钩枣林”也就成了文峰“三奇”之一,别外两奇则是“晴开泉”和“神峰积雪”。

文峰山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容丰富、建筑气势宏伟、社科宣教功能凸显、旅游休闲设施完善,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示范景区,是弘扬国学精粹、传承传统儒家文化、探寻宕渠文脉的圣地。

猜你喜欢
鲁南烈士墓文峰
近30年国内外篮球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月光饭店
郭子化对鲁南抗日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临沂鲁南弦子戏采风报告
鲁南普通高校乒乓球选课现状研究
无名烈士墓
彭俊枫
鲁南晋南 小麦开镰
莫斯科举行长明火回迁仪式
无名烈士墓旁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