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摆尾针法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验案举隅

2020-04-01 23:21王巍巍刘路迪王富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穴位贴敷

王巍巍 刘路迪 王富春

【摘 要】 肱骨外上髁炎是针灸科的一種常见疾病,临床上采用青龙摆尾针法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肘痛症状消失,肘部功能活动改善,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青龙摆尾针法;穴位贴敷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1-0084-02

Abstract:External epicondylitis of the humerus is a common disease in the acupuncture department,Clinically, one patient with external epicondylitis of the humerus was treated with Qinglong Baiwei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The patients elbow pain symptoms disappeared, elbow functional activity improved, and the effect was remarkable.

Keywords:External Epicondylitis of Humerus; Qinglong Baiwei Technique;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前臂伸肌总腱在止点部的慢性损伤引起以肘外侧部疼痛为主的一种疾病[1]。通常起病缓慢,无明显外伤史,与患者工作性质密切相关。在发病初期,一般病情较轻,表现为肘关节外侧酸痛及活动痛,手不可用力握物,肱骨外上髁处局部压痛,随着病情的发展,压痛可沿前臂及腕部放射,前臂旋前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王富春主任医师是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2年,受益良多,现举王富春主任医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医案一则如下。

1 病案情况

患者张某,女,41岁,2019年5月13日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主诉:右肘关节外侧疼痛无力3个月。现病史:3个月前因提重物后出现右肘外侧部疼痛不适,服用西药布洛芬及封闭治疗后效果欠佳,遂来我科治疗。现症:右肘外侧部疼痛明显,呈针刺感,活动时加重,并向前臂外侧放射,握物无力,休息时疼痛减轻,纳差,寐可,二便尚调。舌暗,脉涩。查体:右肩关节活动正常,右肱骨外上髁轻度肿胀,压痛(+++),肱桡关节滑囊和桡骨头前缘处压痛(++),右肘关节X线摄片无阳性发现,米尔氏检查(+)。诊断:右侧肱骨外上髁炎。中医诊断:痹证(瘀血阻络)。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处方:青龙摆尾针刺及穴位贴敷曲池穴、手三里穴、阿是穴。操作:患者取平卧位或坐位,穴位常规皮肤消毒,选择0.30mm×40mm毫针直刺,进针深度约20~35mm,以得气为度,然后行青龙摆尾针法,先提针至穴位皮肤浅层,向左右(在45°角以内)慢慢拨动,频率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以免刺激过量,摆动的方向垂直于手阳明大肠经,尽量使针刺感应逐渐扩散,操作中需询问患者感觉,不断调整方向,以得到最佳感传效果。操作时间为2min,或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患者针刺后行穴位贴敷治疗。穴贴药物组成:白芥子10g,芦荟10g,白芷15g,细辛6g,草乌5g,川乌5g,皂角10g,桃仁10g,红花10g。将以上中药打成药粉并用姜汁将其调和成膏状,填充于4cm×4cm贴布的空心圆(1cm×1cm)处。患者贴敷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将做好的穴贴贴敷于手三里穴,曲池穴,阿是穴,贴敷时间为4~6小时。1次/d,10次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右肘部外侧疼痛减轻,活动稍有改善,治疗3个疗程后,疼痛消失,肘部活动自如。

2 小结

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学“伤筋”“痹证”范畴,患者因提重物,应力作用于肘部,引起局部筋肉损伤,瘀血内阻,影响气血的顺畅流通,关节失于濡养,而致肘痛。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内因主要是气虚血弱,机体失于濡养,筋枯不荣,则“不荣则痛”,外因为长度过度牵拉或外伤后肘外伸肌总腱附着点造成劳损,以致血瘀气滞,经脉不通,则“不通则痛”。西医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包括药物、手术和理疗。药物长期服用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胃肠道副作用,局部封闭治疗存在复发率高等缺点。针刺及穴位贴敷在治疗本病上具有安、廉、简、效的独特优势。青龙摆尾法,又称“苍龙摆尾法”。首载于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金针赋》,为“飞经走气四法”中的第一法。本病病位在关节经筋之处,病邪气血结滞深重,常规针法针刺感应较弱,难以达到“通关过节”的治疗作用,而青龙摆尾针法在此方面有常规针法不可比拟的优势。操作中的“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可通关过节,催发经气、温通气血,起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之功[2]。穴位贴敷既刺激腧穴,又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吸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3]。王富春主任医师通过选择和配伍白芥子、红花等辛温发散的药物,使得穴贴具有活血散瘀、通利关节的作用。曲池穴和手三里穴均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因其所处部位和穴下解剖组织的特殊性,配合阿是穴刺激后可通经止痛治疗肘痹。因此,青龙摆尾针法配合穴位贴敷通过调摄肘部经络,既能治疗气血不足之“本”,又兼顾局部气血瘀滞之“标”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肱骨外上髁炎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多样。本医案从经典入手,应用直接高效的青龙摆尾针法配以简便易行的穴位贴敷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繁荣.针灸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刘磊, 王富春.古今医家青龙摆尾针法技术对比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9(6):19-20.

[3]朱宝,宋瑞平,张彦军.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理论与机制探讨[J].甘肃医药,2016,35(8):578-580.

(收稿日期:2020-06-08 编辑:杨志敏)

猜你喜欢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患侧穴位贴敷药物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肢体偏瘫76例疗效观察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