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守护好西牛镇的“菜篮子”
——专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副主任王旭

2020-04-02 06:19林世爵
广东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菜篮子特派员韭菜

文/林世爵

[导读]

作为资深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副主任王旭深知质量安全对农产品树立品牌、拓宽销路的重要性。自担任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以来,王旭多次带领监测中心特派员团队走进英德市西牛镇的田间地头,不仅通过“三品一标”认证把住了当地“菜篮子”的质量安全关,还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理念带进了寻常百姓家。在王旭团队的帮助下,西牛镇赤米村、高道村、花田村3个贫困村韭菜等蔬菜的品质提高了、品牌信誉打响了,农民的脱贫致富信心也逐渐提振起来。

《广东科技》:您好,王主任。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出身的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您如何看待这一特殊的身份?

王旭: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出身的农村科技特派员,我认为,我们有义务利用自身知识和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团队技术力量支援地方产业发展,帮助对接贫困村把优质蔬菜产品“产出来”,把质量安全“管出来”,把地方品牌“树起来”,帮助贫困农户增收增产,助力贫困村脱贫摘帽。

《广东科技》:担任农村科技特派员以来,您所在的团队开展了哪些工作?

王旭:2018年,我们的项目获省科技厅批准立项后,便及时组织项目团队与清远市英德县西牛镇赤米村、高道村、花田村3个贫困村进行对接。通过产业调研,结合3个贫困村的实际需求,我们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指导蔬菜安全生产,提升质量水平与品牌影响力。西牛镇的特色农产品有韭菜、苗圃、睡莲等,我们重点针对种植面积最大且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韭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指导。从产地、灌溉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对韭菜进行检测与分析,并开展相应的生产指导,有效提高了当地韭菜生产的质量安全水平。在此基础上,监测中心特派员团队还开展了“三品一标”认证的检测和协助申报工作,指导生产的韭菜产品成功获得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认证。有了“三品一标”认证的加持,西牛镇的韭菜品牌力提升了,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二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知识宣贯。针对当地贫困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知识比较匮乏的现状,我们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指导、集中培训、发放科普书籍等形式,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科普知识带进千家万户,提高了当地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和科学认知水平。同时,为了及时解决各村实际技术需求问题,我们建立了项目对接工作微信群,实现实时远程指导帮扶。

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专家组精准扶贫乡村产业振兴调研座谈会现场

省农科院监测中心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下乡开展生产指导

三是解决贫困户养鸡技术难题。我们团队成员在平时与农户线上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西牛镇3个村在2019年9月份买了大量鸡苗,亟需养鸡相关技术指导。于是,我们及时安排专人对接,为养鸡农户精准推送相应的安全养殖技术,并邀请省农科院动科所的专家赴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吸引了3个村100余名农户前来参训。通过技术指导和培训,不仅提高了农户的科学化养殖的技能,也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广东科技》:在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过程中,省农科院监测中心团队取得了哪些有益的经验?请跟大家分享一下。

王旭:也谈不上什么经验,但我认为作为一名农村科技特派员,一定要牢记帮扶脱贫的使命和责任。只要农民需要我们的技术,我们就要努力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和知识深入传播和应用到实际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去。

例如,西牛镇有种植韭菜的传统,种植韭菜3000多亩,但是如此大规模的种植,却存在着销路难、价格低的困境;加上在部分消费者的印象中韭菜用药问题严重,有些人甚至将韭菜称为“毒韭菜”,消费者对韭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信任成了当地韭菜产业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如何生产安全优质的韭菜,便成了西牛镇脱贫致富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点。在对西牛镇韭菜产业调研后,我们针对韭菜生产的环境区域、投入品状况进行了分析,根据韭菜对污染物的吸附特点,手把手指导农户进行韭菜种植区域选择及安全生产;同时,针对农户在韭菜种植技术上的需求,我们邀请了省农科院蔬菜所的专家赴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提升韭菜的附加值,品牌化是提质增效最直接的渠道。在指导西牛镇韭菜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我们将品牌的认证作为帮扶工作的重头戏。如今西牛镇的韭菜产品获得了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的认证,比普通的韭菜产品销路更好了,现在不仅仅在广东省内销售良好,省外的销量也逐渐增多,加上西牛镇韭菜本身比较肥厚甘甜的优质特征,在北方打火锅和烧烤很受欢迎。

省农科院监测中心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省农科院监测中心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养鸡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在对西牛镇帮扶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科技精准扶贫,不仅仅是自身技术的一个展现,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发挥专长、充分调动资源,竭尽所能去解决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比如,我们团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的同时,发现农户需要韭菜种植技术、养鸡技术,就及时调动院内资源,邀请蔬菜所、动科所的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同样,其他的特派员团队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指导的时候,也会找我们联合开展服务,比如我们联合院内其他团队,指导河源的板栗获得了地理标识产品的认证,解决了困扰当地农业局几年的难题。

《广东科技》:对接下来我省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您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王旭:先从问题说起吧。在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点困难:一是贫困村对于种养何种农产品、发展什么产业并无清晰的规划;二是单纯一个环节的技术对接无法满足贫困村脱贫的需求;三是经费投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实施的效果。基于以上3个问题,我提3点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脱贫规划。要做足一线调研,结合贫困村实际,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长短结合、因地制宜的思路科学制定种养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整合资源,全链条对接扶贫产业。要充分整合专业技术力量和产业资源,从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予以对接支持。建议搭建一个涵盖育种、栽培、土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质量安全监测、贮运加工、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管理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才全省共享与无缝对接。

三是加大投入,创新科技助农项目管理形式。省、市、县 3 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科技项目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对农村科技特派员实施的科技推广与示范项目给予倾斜。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农项目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打破单个项目定额资助的形式,采取“大专项+任务清单”的管理方式,对成效显著的科技助农项目加大持续资助力度。

猜你喜欢
菜篮子特派员韭菜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首都“菜篮子”装满“科技果”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夏天的菜篮子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莴苣和韭菜
夜雨剪春韭
韭菜新品种辽韭1号的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