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志愿服务给幸福加码

2020-04-06 21:09郑学良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服务队亲情志愿

文| 郑学良

自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工作以来,土默特左旗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不断了解群众需求,提升基层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使文明实践活动更具特色、更可持续、更富活力,真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做成了民生工程。

“丑蛋,奶奶学会打视频电话了,以后奶奶一想你,就在手机上看看你,好不好?”在“眊孙孙”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土左旗察素齐镇万家沟村60 多岁的李爱兰学会了用智能电话与家人视频聊天,看到跟随创业的父母在外的孙子,老人开心得合不拢嘴。

“眊”是土左旗方言“看”的意思,看一眼在外打拼事业的儿女和隔代亲的孙辈,是留守老人最开心的事情。

土左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服务时发现,留守乡村的老人大多缺乏亲情陪伴,但他们又大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为了让留守老人多一些与亲人“相聚”的时光,土左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拓展了“亲情连线功能”,针对留守老人的需求,提供定期“亲情连线上门服务”。志愿者们手把手教独居留守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实现和儿孙视频通话,满足了老人们看看儿孙的心愿。

这只是土左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土左旗,还有这样一支特色志愿服务队,队员们的口头禅就是“您有啥事,我来解决”,他们匆忙的身影出现在田间阡陌、村落院内、社区长廊等地,深受群众欢迎。这支服务队早已不是一支普通的志愿服务队,他们是与群众心贴心的“跑腿腿”志愿服务队。

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烦心事,是“跑腿腿”志愿服务队的宗旨。截至目前,队员已发展至600 余人。他们大多是各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两委”成员、入党积极分子,主要工作是深入到孤寡老人、贫困户、留守儿童家中进行服务:陪孤寡老人说话,教留守儿童写作业,与贫困户聊脱贫致富方法。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他们还帮助群众代买米面油、蔬菜、水果、药品,等等。

为进一步解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与服务资源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对接的难题,土左旗积极探索群众“点单”—文明实践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的模式,不断强化志愿服务供给端和群众需求端“两端”建设,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

志愿者与群众在面对面交流中了解群众需求,将需求情况汇总到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分级制定“菜单”并组织实施,促进供需对接,将以往的“群众找我办事”变成“我为群众服务”。

在供需对接精准化的基础上,土左旗推出“一结合五融入”的工作方法,即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基层党建实践、脱贫攻坚实践、乡村振兴实践、生态环保实践、民族团结实践。围绕一个时期重点工作,发挥特色志愿服务专长,通过项目化活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全域化。

截至2020 年9 月,土左旗共设立了8 个文明实践所、30 个文明实践站、15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把阵地建在基层、建在百姓家门口,搞活内容供给,激活文明实践资源。传播新思想有魅力、开展新服务有活力、创造新生活有动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画卷正在土默川平原上徐徐展开。■

猜你喜欢
服务队亲情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永不凋零的亲情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我志愿……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清明话亲情
自愿服务队忙到点上了!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春运路上的“花甲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