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新文科建设机遇 推动学科转型发展

2020-04-06 03:25金波
图书与情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科信息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对人类价值理念、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等产生全方位变革。社会大变革时代,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时代,新形势、新技术、新时代呼唤文科的新定位、新转型和新进路。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标志着国家新文科建设工程正式开启。2020年11月3日,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召开,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强调立德树人、文理相通、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着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科技革命共融互通,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一次‘质量革命。”[1]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需要超前识变、主动应变,拥抱新技术,适应新变革,找准学科定位,重塑学科体系,推动学科转型,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   立德铸魂,培养时代英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2]

图情档学科发展要把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放在首位,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发挥学科专业教育的价值导向性,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主动适应并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知中国、爱祖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英才。图情档学科秉持以图书传承知识、以情报支撑决策、以档案珍藏记忆,具有天然的文化基因、丰厚的历史底蕴和饱满的人文情怀,要结合学科特有的专业内涵、人文传统和价值理性,深度挖掘专业富有的育人元素,与课程内容、前沿知识有机融合,把课堂变成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无缝衔接的“金课”,帮助学生定理想信念、涵人文精神、养家国情怀、树职业认同,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家国文化的创新者、学科未来的开创者。

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教学团队立足专业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将专业知识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开设“红色传承”系列通识课——“中国记忆”。课程分为“宅兹中国”“历史印记”“经典崇拜”“镇国重器”“礼仪之邦”“炎黄子孙”“家国团圆”“华夏衣冠”“民族脊梁”“时代音符”等专题,通过专题讲座、课堂研讨、视频连线、专家点评、实物展示、情景再现等方式,以珍稀档案、经典文献、历史遗迹等记忆承载物为切入点,采撷与萃取中华文化精华,厚植与丰沃华夏文明基因,演绎与呈绘大国文脉图景,充盈与复兴民族文化魅力,提高学生对国家记忆特质、历史演化与现实价值的认同,让学生感知“中国”历史之厚、人文之美、气象之大,“为国家留史,为民族传魂”,培育学生作为炎黄子孙“中国人”的“中国魂”“中国心”“中国情”,自觉成为中国记忆的守护者、赓续者和建设者。

2   技术应用,重塑学科体系

图情档学科自诞生以来就具有“文献传统”和“计算传统”,前者关注文献对象的描述和利用,后者重视将机器、算法、逻辑、数学等技术工具、方法和原理应用于文献信息的管理。“文献传统”是图情档学科的源头,而“计算传统”则是图情档学科的天然特质[3]。图情档学科具有天然的技术应用特质,图情档工作的內容、方式和流程随技术应用不断变革升级;图情档机构的生态位、生存空间和发展模式因技术应用不断演化成长;图情档理论因技术应用不断创新重构;图情档教育因技术应用不断革新,教学方式日益信息化、现代化、多样化。

最初,图情档机构主要依靠人工手段对纸质模拟态文献信息进行编目、整理、索引等简单的加工处理。20世纪以来,半导体、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应用,使得文献信息的载体形态从传统纸质记录、胶片记录的模拟态转向磁光电记录的数字态,图情档机构的业务形态从实体管理走向数字管理。分布式计算机、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检索等技术的兴起,大大提高了图情档机构对文献信息流的自动化控制程度,促进了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的兴起;“本体、语义网、知识图谱等技术的兴起,进一步改变了图书情报工作对信息的组织、存储和利用方式,提升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3],使得信息加工处理的深度和广度、信息利用的空间和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进入21世纪,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VR、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数据态的文献信息大量累积和生成,图情档业务形态进一步拓展至数据管理,图情档管理内容从文本信息、数字信息向多源信息、数据信息延伸。移动互联、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智能问答等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图书馆、档案馆、信息中心的智能化程度;物联网技术便于信息获取,为信息交流提供丰富的数据源泉;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够从时空属性测度、研究和利用各类信息,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如全国首个示范数字专业档案馆,“杭州城建档案馆开发应用城建档案地理信息系统(GIS查档系统),6秒钟内即可从7000多万页的档案资料中快速准确地查找到所需的任意一页”[4]。

新技术的应用给图情档学科带来了新理论、新方法,开拓了学科全新的理论和应用空间。“在以信息和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驱动、以管理为主导的学科体系下,图情档学科需要凸显文献管理与文献服务、信息采集与知识组织、情报研究与智库服务、数字出版与出版服务、数据监管与数据分析、智能技术与智慧服务六大能力特征”[5],发挥学科“耳目、尖兵、参谋”作用,推动学科转型发展。

3   数据赋能,驱动学科范式转型

总体上,图情档学科始终是围绕“事实(Fact)—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情报/智能(Intelligence)”这一信息链的诠释展开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从传统的书卷时代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一时代数据飞速膨胀、数据深度共享、数据高度分散”[6],推动生产要素数据化渗透、生产关系数据化重构、生产方式数据化变革。在数据驱动下,图情档学科的分析对象沿着信息链从“信息”上溯到“数据”,量大源广、价裕型多的各类数据资源开始成为图情档学科研究的新对象。“学科对象的拓展必然引发知识体系的扩张与立体化”[7],图情档学科正在借用数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基于信息组织、管理、演绎、统计信息学科的“第三范式”向基于数据的信息分析、实证归纳、知识发现和智能决策数据学科的“第四范式”转变,推动学科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走向“图书情报档案与数据科学学科群”。在此情境下,面向数据的新型管理理念与技术方法不断涌现,学科发展呈现出与数据科学深度融合的新态势,与传统基于信息的内容揭示和管理、或基于小样本数据的演绎和统计相比,拓展到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分析与知识发现、或基于全样本数据挖掘发现的因果关系、关联关系。

信息社会,数据获取范围和边界日益开放,数据利用更加方便快捷,大众的信息获取习惯、信息服务需求也随之变化,社会信息服务需求日益精细化、个性化、多元化,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用户需求。“人们开始探寻超越传统文献单元、基于复杂信息、嵌入问题解决过程的知识服务能力。”[5]大数据技术提供了全新的数据环境和计算环境,数据化正在成为图情档工作的新常态,数据驱动已成为图情档服务模式变革的核心动能。大数据驱使图情档机构改变以往局限于体制内资源、机构资源、文献资源等固化、单向、封闭的逻辑资源导向,以开放协同、集成共享的理念拓展至科学数据、网络数据、时空传感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电子政务数据、民生舆情数据等各类数据资源,以全新的大数据资源观、全域数据资源观、社会数据资源观、智慧数据资源观为牵引,依托大数据挖掘、关联、计算、分析等技术,快速准确的预测、感知和研判用户隐性需求;以海量信息与数据为原料,通过高效、便捷的数据处理方式,转化为可供用户利用的知识和情报,提供数据化服务、精准式服务、一站式服务、知识化服务和智库型服务,将“书库”“资料库”“档案库”变成“思想库”“知识库”“智库”,推动图情档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幕后走向前台,从被动、末端服务走向主动、超前服务,对接国家战略,支撑政府决策,推动时代变革。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信息链研究的核心元素,“越往下游,越可能接近本质和机理,越往上游,学科认识和学科话语越强。”[8]数据赋能推动学科内涵建设,增强学科的内生性、自主性、合作性,促使图情档学科向国家战略决策、政府数据治理、科研数据监管、数据画像分析、智慧图书馆、智慧档案馆等领域拓展,提升学科生态位、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如“针对金融风险对经济社会的巨大威胁,武汉大学马费成教授团队对金融数据开展知识关联,构建知识图谱。”“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做保险、证券、期货等七大类基础数据,进而把我国金融系统大数据梳理清楚,通过大规模关联数据及其知识图谱实现该领域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成为防范金融危机的晴雨表,用学科知识有力支持金融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7]。图情档学科需要根据新技术、新环境、新需求的变化,从实践层面拓展信息链空间,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凸显学科价值,充分发挥学科的社会功能;从理论层面重构信息链场域,探索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联逻辑和转化机理,回归学科本质,深化学科内涵,夯实学科数据范式的理论根基,加速图情档学科“数据转型”。

4   学科交叉,开创学科新领域

当今世界,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应对新变化、解决新问题亟需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和学科交叉。“学科交叉是学术思想的交融,实质上是交叉思维方式的综合、系统辩证思维的体现。自然界现象复杂、多样,仅从一种视角研究事物,必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揭示其本质,也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其全部规律。因此,惟有从多视角,采取交叉思维的方式,进行跨学科研究,才可能形成正确完整的认识。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认为:‘在人类思想史上,重大成果的发现常常发生在两条不同的思维路线的交叉点上。”[9]新文科建设强调文理交叉、文工交叉、文文交叉,通过跨学科专业的知识整合,能够综合性、系统性地解决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复杂问题。“图书情报学科具有媒介和方法学的特质,又较早融入技术因素,因此也更加适合于为解决跨学科研究问题提供支撑。”[3]随着技术应用和信息环境的变化,为增强学科的适应性与竞争力,图情档学科需要突破学科专业壁垒,借鉴、吸收、融合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和智慧,不断开创学科新领域。

图情档学科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管理、社会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传播学、生态学等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学科疆域,延展学科领域,发展新特色,创新新优势,推动学科转型升级。如与数据管理的交叉融合,推动图情档管理向数据管理延伸,借助人工智能、文本挖掘、语义分析、数据计算等数据管理理论、技术、方法挖掘海量数据的潜在价值[10],建立图情档数据管理体系;与计算机科学、人文科学等交叉融合,建立数字人文专业,利用数字技术再现历史记忆,“通过设计、计算、挖掘、分析、关联、可视化等技术方法重塑档案形态、重绘档案轮廓、传承档案文化、传播档案知识,将档案学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管理特色、天然的文化基因与数字科技有机结合,在跨界中实现文理交融和人文复兴”[1];与生态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交叉融合,运用生态学思想、社会治理理论揭示信息生态系统形成机理、运行规律、演化过程和治理模式,创建信息生态系统治理理论,推动信息生态系统从管理走向治理,实现信息生态系统的善治。同时,在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坚定学科自信,坚守学科专业内核,立足学科核心问题,拓展学科同心圆,让学科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5   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学科品质

面对新形势、新常态、新局面,为建立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图情档学科,必须具有国际眼光、世界情怀、人类共同体意识,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融入国际化潮流。一方面,要“引进来”。主动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利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假期研习等形式,与国际同仁共同探讨前沿理论与学术热点,及时掌握国外理论思想、实践经验和研究动态,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经验、技术和方法,推动学科与国际接轨,塑造中西合璧、中外交融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要“走出去”。通过进修访学、海外实习、联合培养、论文发表等形式,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入国际顶级信息学院联盟iSchools和有关国际组织,在大数据国际会议、国际图联大会、国际档案大会、iSchools年会等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气派”、打造“中国品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时代新人,增強国际话语权,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以国际期刊为平台进行学术交流,更多地阅读、引用、撰写并发表外文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赴海外学习或进修”“当前中国图书情报学的国际发文量绝对值和相对值均已居于世界前列”[11]。与此同时,也要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探索凝炼原创性、民族性、时代性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情档学科理论体系和知识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金波.新时期我国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发展取向[J].图书情报知识,2020(5):146-148.

[2]  张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  马费成,李志元.新文科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前景[J/OL].[2020-11-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746.G2.20201023.1504.002.html.

[4]  中国档案报.档案信息化助推城市治理现代化——杭州以“三个走向”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积极发挥档案工作基础性作用[EB/OL].[2020-11-20].https://mp.weixin.qq.com/s/ZP8yu2msv4u3739inQSS3Q.

[5]  初景利,张颖.以信息和数据为核心构建图情档学科体系与能力[J].文献与数据学报,2019,1(1):21-31.

[6]  金波,晏秦.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J].档案学研究,2019(1):46-55.

[7]  冯惠玲.学科探路时代——从未知中探索未来[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20(3):4-10.

[8]  孙建军,李阳,裴雷.“数智”赋能时代图情档变革之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20(3):22-27.

[9]  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1):58-60.

[10]  金波,杨鹏.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治理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0(4):29-37.

[11]  温芳芳.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图书情报学与世界各国研究相似性的测度与比较——基于1999-2018年Web of Science论文的耦合分析[J].情报学报,2020,39(7):687-697.

作者简介:金波,男,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教授。

猜你喜欢
学科信息
初中历史学科阶段性复习课形式的探讨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从学科特点的角度入手,优化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超学科”来啦
订阅信息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展会信息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