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B超会阴前列腺12点穿刺术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为4~10 ng/ml患者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2020-04-07 11:17邵亚军雷霆宇邵林海
陕西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穿刺术会阴B超

邵亚军,雷霆宇,邵林海

1.西安市第一医院超声科(西安 710002);2.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泌尿科(汉中 723000)

在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的发生率仅次于膀胱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PC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PC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为PC发生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升高与前列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相关性,临床中一般将PSA>10 ng/ml作为前列腺穿刺指征,并将PSA 4~10 ng/ml作为PC诊断灰区,然而有研究发现,在PSA 4~10 ng/ml的患者中,仍有约26.2%被诊断为早期PC[2]。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是PC诊断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经会阴和直肠两种方法。研究发现,随着穿刺针数的增加,穿刺准确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3]。本研究通过对130例PSA 水平4~10 ng/ml的疑似P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直肠B超经会阴和直肠前列腺12点穿刺术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相关参考。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本院经临床检查后疑似PC患者130例,所有患者PSA水平均在4~10 ng/ml。根据穿刺方法的不同,分为会阴组和直肠组,其中会阴组60例,年龄47~75岁,平均(62.33±6.74)岁,经指检发现结节者40例,平均PSA水平(7.06±2.25)ng/ml。直肠组70例,年龄46~77岁,平均(62.79±6.19)岁,经指检发现结节者38例,平均PSA水平(6.84±2.31)ng/ml。两组年龄、指检阳性率以及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病例纳入标准:符合穿刺活检指征;临床资料齐全;行直肠B超下12点穿刺术;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穿刺活检禁忌证;PC史;近期穿刺者;泌尿系统感染;PC史;血液系统疾病;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

2 研究方法 ①会阴组行直肠B超会阴前列腺12点穿刺术:使患者行截石位,麻醉后,进行尿管留置,并将会阴处进行充分暴露。使用德国西门子ACUSON X7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扫描参数5.5~7.5 MHz,使用穿刺架,进行直肠扫描,检测前列腺大小,同时对回声可疑区域进行标记。随后B超下,使用德国巴德MG15-22活检枪于距离肛门2 cm处进行穿刺,于前列腺外周带、结节处以及回声可疑区域行12针穿刺,穿刺部位主要集中于前列腺外周带,将标本固定后送检。并对患者会阴部进行常规包扎。②直肠组行B超下直肠前列腺12点穿刺术:术前使患者进行甲硝唑和抗生素口服3 d,同时进行肠道清洁。使患者呈现左侧卧,屈膝,将肛门部位暴露后,使用超声探头,对前列腺大小、血流等进行观察,在传统6针穿刺基础上行12点穿刺术,前列腺外周带的两边各增加2针,同时根据超声结果,在可疑部位穿刺2针,将标本固定后送检。随后在穿刺部位压迫止血。

3 观察指标 ①会阴组和直肠组PC穿刺病理结果分析:对两组穿刺活检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包括PC穿刺阳性率、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发生率。并对两组PC阳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布进行比较,其中Gleason评分≤6分为低危,Gleason评分=7分为中危,Gleason评分≥8分为高危。②安全性分析:比较会阴组和直肠组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感染、血便、血尿、尿潴留、败血症、前列腺脓肿等。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使用χ2/Fisher检验,计数资料不同病变严重程度分布的比较使用秩和检验,均以[例(%)]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穿刺病理结果分析 会阴组PC阳性率与直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的穿刺病理结果分析[例(%)]

2 两组PC阳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布 比较会阴组共检出PC阳性患者29例(48.33%),直肠组共检出PC阳性患者21例(30.00%)。对两组PC阳性患者进行Gleason评分,发现会阴组PC低危患者13例(44.83%),中危患者12例(31.03%),高危患者4例(24.14%),直肠组PC低危患者6例(28.57%),中危患者11例(47.62%),高危患者5例(23.81%)。两组PC严重程度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76.000,P=0.006)。

3 安全性分析 会阴组感染、血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直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组和直肠组血尿和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直肠组(P<0.05)。

讨 论

PC主要发生在老年男性群体中,调查显示,通过早期诊断并治疗,能够明显改善PC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4]。直肠触诊、PSA检测以及穿刺活检目前在泌尿科PC诊断中应用广泛。然而,直肠触诊受医师主观影响较大,准确率较低。目前,PSA>4.0 ng/ml为临床中是否需要进行穿刺的指征之一,然而PSA的变化不仅仅与PC发生相关,也与炎症、B超、前列腺检查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5]。研究发现,当患者PSA处于4~10 ng/ml时,前列腺增生和PC均可能导致PSA水平的增加,进而使PSA诊断特异性有所降低,目前对处于PSA灰区的患者是否需要行前列腺穿刺,临床中具有较大的争议[6]。随着我国PC发病率的逐年升高,PSA水平位于4~10 ng/ml处时的穿刺阳性率急需进行研究。直肠B超下穿刺活检术是PC术前诊断的金标准,通过病理诊断,能够明确患者PC的病理分级,进而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然而目前穿刺方案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国内主要为经直肠和经会阴行穿刺活检,而通过超声引导能够提高穿刺准确率,减少漏诊的发生[7]。其中经直肠途径下,穿刺部位与前列腺距离较短,无需麻醉,即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标本,且在术后止血较为简单方便,成功率较高。经会阴途径下前列腺穿刺虽然在操作中需要麻醉,但能够获取更多的前列腺组织,因此对PC的检出率更高。

穿刺针数对穿刺阳性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有研究发现,PC病灶分布往往呈现多中心化,且约75%集中在前列腺外周带,约25%集中在前列腺移行带等部位[8]。由于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外周带受到压迫,进而变薄,促使前列腺移行区扩大,进而降低穿刺阳性率,传统6针下漏诊率增加[9]。12点穿刺术增加了对外周带部位的穿刺,而当穿刺针数大于18针时,并不能有效增加穿刺阳性率,反而可能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患者不易接受[10]。研究发现,穿刺12针下穿刺阳性率比穿刺6针增加约21%~2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没有明显增加[11]。

本研究在直肠B超引导下,对经会阴和经直肠途径前列腺12点穿刺术对PSA 4~10 ng/ml患者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会阴途径下,PC诊断阳性率高于经直肠途径,提示会阴途径下穿刺效果更佳。这可能是由于经直肠途径虽然操作较为简单,然而对外周带处病灶活检标本长度和数量往往不足,因此可能造成假阴性的存在[12]。会阴途径下穿刺中,穿刺部位与前列腺距离增加,穿刺方向处于和前列腺外周带平行的位置,且进针经过前列腺尖部,避免在取样过程中对尖部组织的遗漏,因此穿刺活检阳性率高于直肠途径[13]。本研究中发现,在诊断为PC的阳性患者中,经病理学诊断,两组均主要集中在中低危,其中会阴组中低危患者占比为75.86%,直肠组中低危患者占比为80.95%,提示对于PSA 4~10 ng/ml的患者中,PC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其中,会阴组和直肠组在PC严重程度诊断的分布明显不同,会阴组PC低危病例检出率偏高,表明经会阴途径前列腺穿刺在PC低危患者中敏感性更好,在PSA4~10 ng/ml的患者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穿刺活检下均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会阴途径下多为血尿、感染、尿潴留等。在直肠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能够对前列腺结构等进行较为直观清晰的显示,进而明显降低穿刺操作过程中对血管、直肠、膀胱等的损伤[14]。感染为前列腺穿刺后常见不良反应,本研究中发现,直肠穿刺下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会阴穿刺,这可能是由于直肠穿刺下更易使病原菌进入前列腺,进而导致感染的发生。会阴穿刺下灌肠并不是必须的,且无需进行抗生素的口服,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通过在会阴途经下进行尿管留置操作,能够明显降低尿道损伤的风险,减少血尿等的发生[15]。本研究中,会阴组血尿发生率明显高于直肠途径,然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直肠组,提示与直肠途径穿刺活检相比,经会阴处穿刺活检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与经直肠途径相比,直肠B超下经会阴前列腺12点穿刺术对的穿刺阳性率较高,安全性好,在PSA 4~10 ng/ml的患者中诊断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穿刺术会阴B超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B超机日常维修案例分析与保养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张震东前房穿刺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