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颈动脉超声参数与斑块稳定性及炎症反应水平相关性分析

2020-04-07 11:17南格利
陕西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受检者颈动脉硬化

南格利

西安高新医院超声科(西安 710075)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心肌供血减少为病理特征的心脑血管疾病。因心肌本身代偿功能的存在,导致冠心病发病早期不易被发现,待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已较为严重,给治疗带来阻碍。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冠心病诊断及病情进展情况评估的“金标准”,但该技术属于有创操作,诊断费用高,且造影剂副作用明显,导致造影剂肾病发生[1]。颈动脉是脑组织供血的主要动脉组织,其解剖学位置表浅且相对固定。因此,颈动脉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临床检查的常用部位[2-3]。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反应机体周身动脉粥样硬化情况[4]。然而,关于上述变化是否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存在价值,目前尚无明确定论。越来越多关于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证实,活动性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涉及斑块形成、进展及破裂[5-6]。为明确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冠心病发生、进展中的价值,笔者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参数与斑块稳定性及炎症反应水平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05例作为研究组。病例纳入标准:均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酶学等检查确诊[7];无颈动脉超声检查禁忌证;明确研究内容且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存在恶性肿瘤史;近3个月接受过影响血清学指标测定结果的治疗;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合并心肌炎、心肌病。同时选取30例同期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自愈加入且签署知情协议书。依据Gensini评分法将研究组105例受检者分为轻度组(27例,评分<20分)、中度组(43例,20分≤评分<40分)、重度组(35例,评分≥40分)。轻度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45~80岁,平均(66.32±4.91)岁。中度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7~77岁,平均(66.45±4.82)岁。重度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8~78岁,平均(66.37±4.85)岁。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6~78岁,平均(66.52±4.80)岁。各组受检者男女人数及年龄分布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2.1 颈动脉超声检查:仪器Philips心锐IE33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探头频率设定为7.5~10 MHz。检查过程:受检者取仰卧位,静息10 min后,接连心电导联,探头对准颈动脉,自上而下进行劲动脉扫描检查,检测受试者双侧颈部总动脉硬化程度,检测内容包括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β)、颈动脉顺应性(Carotid atherosclerosis compliance,CAC)、总动脉硬化程度(β),各参数均为两组之平均值;测量受检者血管前后壁颈动脉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

2.2 血清指标测定:取两组受检者空腹肘静脉外周血3 ml,各两份,离心10 min,离心条件3000 r/min。①一份用于测定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包括蛋白酶K(CathepsinK,CatK)、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 Ⅰ 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ⅠCTP)、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CatK、ⅠCTP、MMP-2、MMP-9测定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CatK、MMP-2、MMP-9试剂盒购自于上海恒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ICTP试剂盒购自于上海研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②另一份用于测定血清炎症反应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hs-CRP测定选择免疫散射比浊,试剂盒由浙江世纪康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TNF-α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均由武汉伊莱瑞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所有血清指标测定过程均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结 果

1 各组受检者颈动脉超声参数对比 见表1。研究组中轻度组、中度、重度组和对照组颈动脉超声参数PWVβ、CAC、β、IMT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受试者颈动脉参数PWVβ、β、IMT升高,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而CAC则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减小,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均<0.05)。

2 各组受检者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对比 见表2。研究组中轻度组、中度、重度组和对照组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CatK、ICTP、MMP-2、MMP-9水平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受试者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CatK、ICTP、MMP-2、MMP-9水平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均<0.01)。

表1各组受检者颈动脉超声参数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P<0.05;与轻度组比,#P<0.05;与中度组比,△P<0.05

表2各组受检者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P<0.01;与轻度组比,#P<0.01;与中度组比,△P<0.01

3 各组受检者血清炎症反应指标表达水平对比见表3。研究组中轻度组、中度、重度组和对照组血清炎症反应指标hs-CRP、TNF-α、IL-6水平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受试者血清炎症反应指标hs-CRP、TNF-α、IL-6水平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即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均<0.01)。

4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与斑块稳定性、血清炎症指标间相关性 见表4。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PWVβ、β、IMT与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CatK、ICTP、MMP-2、MMP-9及炎症反应指标hs-CRP、TNF-α、IL-6表达水平间比较均存在明显正相关(P均<0.05),CAC则与CatK、ICTP、MMP-2、MMP-9、hs-CRP、TNF-α、IL-6水平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均<0.01)。

表3各组受检者血清炎症反应指标表达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P<0.01;与轻度组比,#P<0.01;与中度组比,△P<0.01

表4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与斑块稳定性、血清炎症指标间相关性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基本病理特征,因此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准确判断是否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及评估硬化严重程度。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有创性及高费用性,导致其不适合对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病情做长期评估及随访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仅是全身性病变的局部表现。大型弹力动脉和以脑动脉、冠状动脉、颈动脉为主的中型肌弹力动脉均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主要累及部位,此外还涉及各肢体动脉、肠肾动脉等。越来越多研究证实,颈动脉病变几乎与主动脉硬化病变同时发生,甚至可能早于主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密切相关[8-10]。

PWV即脉搏波在动脉两点间传播速度,CAC是指单位血压下血管横截面面积或血管内径大小变化值,两者均是临床用于反应动脉弹性强度的重要指标。PWV值越大,说明血管壁僵硬程度越大,顺应性、弹性、扩张性变弱;CAC越小,则表明相同血压下血管横截面面积或血管内径变化越小,即相应血管弹性越差。李尚等[11]监测结果证明,颈动脉血管局部PWV测量技术在颈动脉血管局部弹性评估中具有良好的可靠性;马丽晶[12]在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研究中证实,颈动脉CAC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表现。IMT是评价动脉血管壁结构的改变重要标志。既往多项研究证实,颈总动脉IMT增加与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13-14]。Polak等[15]研究证实,颈总动脉平均IMT是冠心病发病存在明显相关性,其中远壁IMT与冠心病相关性最强。本研究采用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对所有受检者颈动脉进行扫描,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超声参数PWVβ、β、IMT均高于对照组,CAC小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加重,各组PWVβ、β、IMT逐渐增大,CAC逐渐减小。表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出现异常;同时提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能是诊断冠心病及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该结果与郝美嘉研究结果相吻合[16]。

为确定上述结论的可靠性,笔者进一步分析了上述参数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及炎症反应水平的相关性。CatK是可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蛋白酶,同时还与颈动脉IMT增加及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此外,CatK还可通过降解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中多种成分,降低斑块稳定性[17]。ICTP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基质中的降解产物。血清中ICTP水平是反应斑块纤维帽降解活跃度及斑块稳定性的重要指标[18]。邓意等[19]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血清ICTP水平上升可提示斑块不稳定,其水平测定可作为冠心病预测指标。胞外基质成分也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MMPs是能切割胞外基质成分的内切酶类。其中MMP-2和MMP-9是对Ⅰ、Ⅱ、Ⅲ型胶原具有切割作用的MMPs家族成员,具有促进斑块形成,缩小斑块体积的作用。MMP-2分泌增加,则会加速斑块纤维帽降解,导致不稳定斑块形成;其在冠状动脉斑块合成中分泌活跃,与斑块钙化有关。MMP-9缺失则会导致血管腔消失,斑块减少。研究发现,ICTP与血管纤维化面积呈明显负相关,与斑块内脂质成分呈正相关,其血清水平上升则提示冠心病患者不稳定斑块存在,且其水平与MMP-2、MMP-9呈显著正相关。炎症反应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得到明确。机体循环中炎症标志物的水平可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因子。CRP是最受关注的炎症因子。在斑块严重程度一定的情况下,高水平hs-CRP则预示IMT增加;而当IMT一定时,则随斑块严重程度上升,hs-CRP表达水平增加[20]。TNF-α可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引发内皮功能障碍,促进炎症介质hs-CRP、IL-6表达,增加血管壁厚度和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血管腔狭窄;此外,其还有促进斑块形成、扩大的作用[21]。IL-6可通过体液及细胞免疫等影响机体防御、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参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展,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其还可通过增加肝纤维蛋白原分泌、诱导肝脏合成CRP等,改变血液流变性,促进斑块形成[22]。本研究结果发现,各组斑块稳定性相关指标CatK、ICTP、MMP-2、MMP-9及炎症反应指标hs-CRP、TNF-α、IL-6表达水平间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学意义,且PWVβ、β、IMT与CatK、ICTP、MMP-2、MMP-9、hs-CRP、TNF-α、IL-6水平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CAC则与CatK、ICTP、MMP-2、MMP-9、hs-CRP、TNF-α、IL-6水平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表明,颈动脉超声参数PWVβ、CAC、β、IMT与血清中斑块稳定性及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升高具有相关性,颈动脉弹性及血管管壁结构改变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斑块稳定性及血管炎症性反应情况[23]。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参数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炎症反应水平存在明显相关性,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及病情进展评估的可靠手段。

猜你喜欢
受检者颈动脉硬化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人参皂苷Rg1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