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做好乡镇财政审计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2020-04-07 03:50许有来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乡镇财政管理制度审计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担负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审计对其所管理资金、 资产和资源的监督职能愈显重要。本文将结合笔者在基层财政系统工作的实践经验,从审计的角度,就乡镇财政审计工作如何应对新形势,从而进一步发挥促进财税体制改革,服务乡镇党委政府宏观决策谈一些认识体会。

一、当前乡镇财政审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上不够完善。在财政资金分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体制改革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主要表现为:预算编制内容过粗,分配随意性大,预算编制范围不完整,上报上级财政部门的预算与本级人大报批的预算不一致,预算执行上存在,超预算安排支出,追加、调减支出随意性较大。对财政重点专项资金及重点项目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审计不到位,部门预算覆盖率低,编制不科学。财政转移支付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政府采购制度不完善。

(二)乡镇财政内控制度不力、财务规范有待完善。从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来看,正常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现金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小车管理制度、接待管理制度、出差管理制度、大额费用审批制度等,乡镇基本上都已建立,问题是有的乡镇只是把制度写在纸上、落实在口头上,形同虚设,执行不力、监督不严。一些乡镇管理制度松懈,权力缺乏制约,对法定代表人的财务审批权限约束不够,小车费、招待费等消费性支出无预算、无计划、无标准,支出越来越大,且手续有的不健全,难免存在漏洞,也容易导致腐败的产生。

(三)乡镇财政审计内容不全面、不完整。在审计工作中,审计部门存在重真实性、合法性审计,轻财政管理、财政内部控制审计,重经费领拨审计,轻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和绩效审计的问题。一些地方在对乡镇进行责任审计时,只审计他们机关的财务状况,对站所、村和社区的账目未全面审计和核查,从而造成经济责任认定范围不全,导致有些被审单位把工作侧重点放在保证机关运转和资产购置上,放松对下属单位的监管,甚至将经济责任向各站、所等转嫁,逃避责任追究。

(四)乡镇财政审计调查深度和广度不够。目前的财政审计基本上以财政和税务部门为主,只侧重于预算执行有关资金的账面审核,审计触觉难以全面延伸到资金使用的末端。受审计时间、人员等方面的限制,很少安排审计调查项目,即使进行部分审计调查,也仅限于与预算执行有关的资金使用情况的初步调查,而对专项资金的支出等方面审计调查深度不够、力度不够。

二、做好乡镇财政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财政审计在推动政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管理工作发挥重大作用。做好新形势下的乡镇财政审计工作,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审计工作实例中,往往都是从细枝末节的疏漏中发现线索,循迹追查、找出问题。严谨的细致需要强烈的责任,作为基层审计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始终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本着对党和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坚定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强化责任担当,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小问题绝不放过,依法审计、廉洁从审,同时要大胆工作,做到严谨细致、胆大心细、敢于负责。

要落实推进审计全覆盖。一是加强项目计划的管理。建立健全与全覆盖相适应的机制制度,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实施。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分类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频次,保证一定周期内实现全覆盖,在项目制定时,合理安排审计项目,要将财政预算执行和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跟踪审计相结合。二是创新审计方式,整合资源,提高全覆盖的能力和效果。通过采取1+N模式,采取审计专项调查、上下联动等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审计效能。三是在审计广度上下功夫,对部门和单位的独立核算的二级机构、协会、合作社、企业等要延伸审计。四是科技强审,促进审计全覆盖。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探索实时监控,实施联网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审计信息共享、共用。

(三)以发挥最佳效果为目的整合审计资源。一是注重将将乡镇财政审计与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制度相结合。把政府现金收入、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统一规划到审计监督之内,其中,公共财政预算资金、 归政府管理的财政资金、 上级拨款也要列入审计监督范围之内,还要提高完善乡镇政府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乡镇财务预算管理、 财政拨款、 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产权使用等方面的审计审查力度增加,审计审查力度要有高效性、针对性,对国有固定资产要进行保值管理,保护资产被破坏,确保国有资产不受到损失。二是在审计乡镇财务状况时要根据乡镇领导干部管理职责进行审计。制定新的立项时,要积极向县委组织部进行汇报,将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查与乡镇财务审查统一进行。审查审计不仅要对乡镇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常规检查,还要对全部乡镇领导干部任期内决策部署权、 资产管理权、 履行经济职权以及内部管理制和自身的清正廉洁执行情况进行审查审计,要根据乡镇财务的审计情况,制定出乡镇财务决预算审计于与乡镇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两个报告,分别执行提高效率。

(四)整合内部审计监管资源,创新监督检查机制。利用人大、政府审计、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成果,采取内外结合,左右联合、上下联动的方式开展审计监督检查,整合监督资源,建设包括财政内部审计监督自身力量,以及抽调相关科室业务骨干和乡镇财政内部审计监督联络员,聘用专业机构的会计人员和收益村民代表为补充的监督检查队伍,采取顺查、逆查、详查、抽查、调查、定量与定性检查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做到检查内容全方位、综合化。既有效解决检查力量的不足,提高监督检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又达到了交流工作经验,相互学习,阳光透明的效果。

作者简介:许有来,男,1966年02月21日出生,籍贯:安徽省合肥市。民族,汉,中共中央学校函授学院,本科,经济管理专业,现在职稱是财政经济专业,中级资格,研究方向:基层财政制度管理与建设。

猜你喜欢
乡镇财政管理制度审计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关于对我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陈集镇乡镇财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