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2020-04-07 03:50康延芳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管理会计

康延芳

【摘 要】 管理会计属于企业中管层人员日常决策信息组成结构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单位,其不仅在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管理方面可以发挥核算监督作用,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实施内部的绩效管理,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而发挥财务辅助职能。本文以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管理方面的应用为切入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就其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意义实施了分析,并就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作用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解析。

【关键词】 管理会计 绩效管理 组织绩效评价

1.绩效管理及管理会计概述

绩效管理是以单位生产活动的投入产出为管理目标实施的管理工作,其依据对象主体的差异分为组织绩效、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三个方面。企业的绩效管理主要就企业生产任务与战略计划进行分解,并按照企业中特定单位的运营活动实施其业绩完成与价值创造情况的考核分析,从而改进对象业绩水平,提高投入产出比为目标的管理工作。[1]组织绩效评价主要以企业中的特定生产组织为单位,就其整体运营情况与业绩实现水平实施分析和评估,从而就其绩效给予科学管理的企业活动,通过实施组织绩效评价,能够为企业更好的改进组织生产经营能力,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与依据。[2]管理会计属于企业会计系统的重要职能,跟传统意义上的记账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更多侧重与通过对企业管理问题实施分析与财务信息辅助,从而为企业管理活动出谋划策,帮助企业通过内部会计工作实现管理问题的决策和处理。其是企业会计活动与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充分发挥会计机构在管理工作中信息核算和辅助职能的会计活动[3]。

2.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其在管理活动实施的很多环节都涉及到财务信息的统计和调用,因而其跟企业的会计工作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企业的会计部门仅仅发挥记账职能而不就企业组织绩效相关的财务信息进行主动的汇总核算和分析,会使得企业的管理工作失去大量通过财务信息发现绩效管理问题的机会,也就难以使得企业的绩效管理达到较高的质量和管理严密度。而如果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绩效管理上的财务信息收集整理、核算分析和决策辅助作用,则能够使得企业的绩效管理获得财务系统强有力的支持,让企业通过财务信息有效发现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对策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质量和效率,使企业的绩效管理达到较高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所以,对现代企业而言,能否发挥绩效管理中管理会计职能的有效性,是保障绩效管理质量的关键。

3.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理论基础薄弱,认识不足。通过对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分析,笔者发现,很多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绩效管理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对绩效管理的科学理论认识不足,管理工作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企业要做好内部组织绩效的科学管理,仅仅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热情是不够的,如果管理人员不了解和掌握现代科学的管理办法,对绩效管理的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就难以达到较高的绩效管理水平。而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中,管理层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思想保守陈旧,死抱着以往传统的管理思想而不进行更新,不了解现代新兴的科学管理理论,因而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缺乏对管理会计职能的充分利用,因而导致在绩效管理活动中过度主观化,管理方式粗放,没有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财务核算和辅助决策职能,从而导致企业的绩效管理缺乏科学化水平,绩效管理停留在较低的质量层面上,无法为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推动。

3.2管理团队建设不完善,未形成科学的绩效管理组织构架。企业的绩效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因而要做好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仅仅依靠一个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企业只有通过合理配置各个内部组织机构之间的工作关系,形成绩效管理方面科学的组织构架,让内部围绕绩效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团队,才能充分保障企业绩效管理的质量。而目前我国的一些企业不重视绩效管理方面的团队建设,企业缺乏成立专业组织围绕绩效问题实施考核与管理,在绩效管理上部门责权分配不合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从而在开展绩效管理时,导致各个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合力,相互掣肘的现象经常出现,极大降低了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有效性。

3.3管理体系存在疏漏和不足。一些企业在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上缺乏系统化的管理体系,绩效管理工作分散在多个不同的部门中,没有围绕整体的绩效管理工作而形成有效的管理系统,因而造成企业在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上存在责任和权力分配问题,经常出现矛盾冲突,无法保障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管理工作缺乏客观性,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观因素对绩效考评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制约了企业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3.4绩效考评规则设计不合理。企业在绩效管理上缺乏科学管理思想,并未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辅助监督职能,因而在绩效考评上过度依赖于管理人员的主观考评,导致绩效的考评信息缺乏准确性和系统性,在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上受主观因素影响过大,而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一些企业在绩效考评规则的设计上没有把绩效的考核建立在对企业组织业绩的信息采集与分析上,而采用较为粗放的手段,即以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评估绩效,这就导致企业在绩效管理上经常出现误判和不准确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企业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和处理,极大影响了企业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有效性。

4.改进企业绩效水平的建设性意见

4.1强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要做好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僅仅依靠企业管理人员的经验是不够的,企业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思想,以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措施指导绩效管理活动,才能保障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这要求企业一方面要进行科学管理理论的引入和应用,同时也要充分重视管理会计在绩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企业只有充分发挥出管理会计在绩效管理工作中的财务信息核算、监督、辅助与管理职能,才能使得企业的绩效管理真正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摆脱以往粗放陈旧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绩效管理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

4.2完善业绩考核体系。为更好的提高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改进企业在绩效管理效率,完善管理机制,企业应构建专门负责绩效考核的机构小组,组建专业化团队,全权负责企业绩效管理的各项管理工作。绩效管理小组应具备对企业各个部门的协调管理能力,并拥有专业的,掌握绩效管理理论的管理人员,在管理小组中,应具备一定比例的管理会计人员,专业负责财务方面的信息统计与核算监督工作,企业以绩效考核小组为核心构建系统化的绩效考核组织构架,才能使得企业在绩效管理上具有较高的系统化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质量和效率。

4.3实施奖惩分配机制。要让企业的绩效考核真正起到改进企业管理质量,提高企业运营水平的作用,就要將绩效管理所需要采集到的各项信息跟组织与个人的收入挂钩,企业应构建与绩效考核相关的奖惩措施,奖优罚劣,对绩效表现突出的组织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绩效表现不理想的组织或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这样通过构建配套的奖惩措施,才能让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起到促进企业运营管理效率,提高企业业绩实现能力的积极作用。

4.4实行加权平均考评原则。企业的绩效管理要保障充分的科学性、有效性,就应当在考核指标上进行合理化设计,企业应引入加权平均考评原则,通过对采集到的绩效信息实施加权平均,去除绩效信息在采集统计方面的人为因素与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的绩效考评信息中客观的要素被提取出来,从而使企业的绩效考评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企业通过财务信息汇总与分析,可以发现企业中组织和个体的真实业绩水平,这样才能为企业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提供准确依据。这就要求企业应实行加权平均考评机制的建设,综合考评部门或个人的系统化业绩资料。通过有效的加权平均处理,使得采集到的资料信息更加具有真实的绩效反映能力,才能够充分保障企业在绩效管理上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效率[4]。

5.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把管理会计引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会计辅助职能,是现代企业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因而企业要做好绩效管理,应及时更新思想,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进行管理会计系统的改造和利用,充分发挥出管理会计在绩效管理工作中的职能,才能从内部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水平,为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有益推动。

【参考文献】

[1] 张咏梅.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考核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师,2019(02):92-94.

[2] 陈华永.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纳税,2018(36):91-94.

[3] 鲍海建.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3):181-182.

[4] 谢菲思.管理会计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2):158-159.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管理会计
我国知识资本会计研究述评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