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金融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2020-04-07 03:50李琪龙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

【摘 要】 目前我国经济从快速发展转向为高质量发展,发展效率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金融发展在这次经济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利用数据包络软件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将金融作为全社会生产中的一种投入要素,以285各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研究金融危机后对于提升全社会生产效率中的作用。研究发现2008-2017年我国考虑金融要素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增长2.7%;东部、中部、西部城市考虑金融要素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增长效率依次下降;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

【关键词】 金融投入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DEA-Malmquist

一、引言

近十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双重影响下,中国想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就必须形成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保增长促稳定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而金融业、房地产业却依然持续快速增长,金融与国民经济非均衡发展的问题日渐凸显,多数学者对于我国金融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率提出了质疑。

因此,金融发展的效率问题值得深究。然而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狭窄的区域范围,本文以全国285个地级市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扩大了研究的范围,从效率角度研究金融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数据选取与处理

研究的变量均由《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数据经处理得到。由于模型涉及到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每个年份的地区生产总值存在价格变化和通货膨胀,所以产出变量选为各地区实际GDP,该变量是利用2008年的各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格)与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计算得到(即以2008年不变价格衡量);由于私营与个体从业人员缺失较严重,故劳动力要素投入选用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数;金融要素投入使用各地区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余额,当研究金融机构资产总额或者金融业增加值也可以被考虑作为投入要素的代理变量,但由于金融业增加值数据难以获取,因此,本研究仅使用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余额作为金融要素投入的代理变量指标。资本要素投入使用物质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经计算后得到。

三、实证分析

本研究将金融资源作为社会生产的一种投入要素,与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并列,三种投入要素作为社会生产的必要投入要素,考察其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利用多投入与单产出无量纲的评价方法,直观分析2008年-2017年全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经济运行的效率问题。

利用Deap2.1软件测算了2008年-2017年东、中、西部地区地级市及以上城市考虑金融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并计算出各地区效率指标所有年份的平均增长率。

2008-2017年我国考虑金融要素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增长2.7%,将其进行分解可知,技术进步指数平均增长2.2%,技术效率平均增长0.5%,技术效率增长较少见表(3.1);东部、中部、西部城市考虑金融要素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增长效率依次下降,东部城市平均效率增长1.7%,中部城市平均效率增长0.4%。西部城市平均增长率下降0.3%(见表3.3)。

四、结论

①2008-2017年我国考虑金融投入的产出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上升2.7%,从效率指数的分解结果来看,技术效率增长较少是由于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而技术进步指数历年几乎为正,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后,尽管宏观金融环境十分恶劣,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逐渐复苏,慢慢步入正轨,从而使得近几年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出现下降。

②2008-2017年间,东部、中部、西部城市考虑金融要素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平均增长效率依次下降,东部城市平均效率增長1.7%,中部城市平均效率增长0.4%。西部城市平均增长率下降0.3%,导致西部城市平均增长率为负的原因是由于较低的技术进步率,对于金融资源的运用效率和规模效率反而较高,可以看出西部城市金融资源存在投入过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健,卫平. 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08):47-64.

[2] 陈启斐,吴建军.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一项来自中国省级数据的研究[J].经济评论,2013,[7].

作者简介:李琪龙,男,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及管理。

猜你喜欢
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
政府干预、金融集聚与地区技术进步
未来教室的构建及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