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理想国》之教育思想及其道德内核

2020-04-07 03:53何予辰
新一代 2020年8期
关键词:理想国道德教育教育

何予辰

摘 要:柏拉图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而《理想国》既是一部哲学名著,也是一部社会思想方面的经典。在其中,柏拉图除了阐述他主要的哲学思想外,还探讨了城邦公民教育的制度、方式等社会思想范畴内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思想中丰富的道德内核,试图走近柏拉图与《理想国》,探寻其教育思想真谛,并对其道德教育的基础、中心思想、目标等进行浅析。

关键词:理想国;教育;道德教育

一、柏拉图《理想国》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教育思想的突出特点。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越早越好,为此,他特别强调以做游戏、听故事、音乐熏陶等为形式、以培养儿童正直、善良、正义等道德品质为宗旨的和谐教育,认识到游戏在儿童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注意到故事、儿歌的教育影响,提出要慎重选择故事,让儿童听最优美高尚的故事,要严格审查创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那些描写虚幻、妒忌、说谎等有害的故事一律删去,而那些描述智慧、勇敢、友善的故事,则应让母亲和保姆们讲给孩子们听,以此陶冶心灵,把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儿童心底,使之受益终身。

(二)注重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注重教育在人的全面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是《理想国》的另一重要教育思想。柏拉图十分重视音乐教育,在他看来,音乐可以陶冶心灵。同时他还十分注重体育锻炼,从童年起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以至一生,并强调要尽可能将音乐和体育配合起来,使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张弛得宜,配合得当,达到和谐。而且柏拉图十分看重美德的培养,认为一个人需具有节制、勇敢、大度、高尚、正义等美德。同时柏拉图提出必须重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辩证法的学习,尤其是辩证法,在柏拉图看来,辩证法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只有懂得辩证法,才能弄清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事物的本质。

(三)重视教育与政治的联系

柏拉图十分重视教育与政治的联系。通观《理想国》全篇,柏拉图要求国家严格控制教育,把教育看作是建立理想社会秩序的工具,主张教育内容必须适应奴隶制需要,其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护卫者。因此,柏拉图认为必须寻找坚持原则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护卫者,从其幼年时起,就在劳筋骨、苦心志、见贤思齐等方面考察,“从童年、青年以致成年经过考验无懈可击后,将这种人定为国家的统治者和护卫者”。并主张对儿童进行善的教育,只把那些正义、勇敢、节制等知识教给他们,以利于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二、《理想国》道德教育的内核

《理想国》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谈及其道德教育的内核,包含其道德教育的基础、中心、目标及重点,柏拉图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公民智慧、勇敢、节制、正义的德行,使社会各阶层的公民都能够遵守道德规范,从而使整个国家达到一个和谐、至善、正义的状态。

(一)道德教育的基础

柏拉图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心性三分说”的基础上的。他认为心性分为三层,下层是铜(欲望),中层是银(意性),上层是金(理性)。在欲望上就是进行各种欲求,在意性上就出现各种意志行为,而在理性上就是推理行动。这三个部分同时存在于人的灵魂中,无法将其分割或排除。最理想的协调方式必然是理性的部分支配非理性的部分,故理性应驾驭意性及欲望的部分。同时,这三种心性都有着各自的目标,欲求应该以节制为其德,意志则以勇敢之德为目标,推理则以智慧为宗旨。三者各自发挥其所应发挥的功能,但在价值层次上,三者有高下之分。可以看出,柏拉图正是以“心性三分说”为基础,提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

(二)道德教育的中心

柏拉图道德教育的中心思想集中体现在至善观中。在他看来,教育所要实现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在孩子们身上培养音乐的机敏与身体的灵巧;不是通过神话以及诗歌中的神与英雄作为榜样,以提高青年人的热情和精神;也不是通过神话以及诗歌中反映的人类生活来培养政治的和实践的智慧。柏拉图根据其哲学的基本理念,主张要培养善的理念,认为它是构成现实道德善的根源。那么,什么是善的理念?在柏拉图看来“这个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

(三)道德教育的目标

柏拉图道德教育的目标表现在个人层次、社会层次、最高层次三个方面。在个人层次上,它以塑造人的理想品性为主要目标。柏拉图将人分为三种,统治者、护卫者、第三等级(生产者)。统治者是品格完美、爱好追求真理的人,他的天性是最接近于至善境界的,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完美德行的统治者(哲学王)。在社会层次上,以塑造和谐正义的社会为主。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期望建立一个各依其性、各司其职、各安其份,符合社会和谐秩序,正义的社会城邦。而最高层次的目标是到达至善的境界,柏拉图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止于至善,也就是去恶扬善,道德教育根据本性与要素来施教,与至善的理念相结合,唤回灵魂的德行,以达到去恶扬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刘真真:《理想国》中的公民教育思想及启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于宁:柏拉图与《理想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猜你喜欢
理想国道德教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题解教育『三问』
大理:梦游理想国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直销理想国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理想国——马来西亚的车与“道”
道德理想国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