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与出生率影响研究

2020-04-07 03:50张东涛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出生率拐点房价

【摘要】本文运用2004-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从全国来看,出生率不仅与房价存在U型关系与经济增长亦存在U型关系,不同的是经济增长的拐点要提前于房价的拐点,政策建议上,建议合理调控房价,生育政策的目标应建立在减少家庭生育成本的基础上。

【关键词】房价出生率U型曲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平均生育意愿低于2个,反映出较低的生育水平已成为我国目前的人口“新常态”[1]。经济的增长在给人们带来收入提高的同时,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中国成为一个有着高生活成本、高生育成本、高养育成本的“三高”国家[2]。究其原因,出生率下降是否与当下高企的房价有关呢?

一、模型设定

本文被解释变量为出生率,核心解释变量为房价,考虑到受孕行为与实际生育行为之间的间隔,解释变量除教育和老年抚养比之外均之后一期。参照任慧玲,刘社建[3]对生育政策演变的总结设置不同生育政策的虚拟变量。同时,参考蔡玲[4]的研究将2004年后确定为房价高涨期,选取2004-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如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同时添加房价的平方项来检验是否存在U型关系:

其中,下标i表示不同的省市地区,t表示时间,lnbirit表示i省第t年出生率水平的对数值,lnhpit表示i省第t年平均房价的对数值,lnhp2it表示第i省第t年平均房价对数值的平方项,X表示控制变量的集合,μi表示不随时间變化的个体固定效应,λt是随时间变化的时间固定效应,β1和β2是本文主要关注的影响系数。

二、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EPS数据库,不包含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其中gdp、人均gdp均通过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化处理,平均商品房销售价格和平均商品房住宅销售价格均通过相应省份地区的cpi指数进行平减化处理。为了缓解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对结果的影响,数据采用自然对数的形式。

三、基准回归

首先,在不考虑生育政策的前提下采用逐步回归,如表1所示。从mod_1-mod_2可以看出出生率与房价的二次项系数显著为正,传统研究认为随着房价的上涨会显著抑制出生率,但本文结果表明房价一次项系数为负,二次项系数为正,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即,出生率与房价呈现出U型关系,在房价较低时随着房价的上涨出生率会下降,而当房价超过一定点后,随着房价的上涨,出生率反而会上升。这是本文研究结果与传统研究的区别所在;同时,本文还发现在出生率与房价成U型关系的同时,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随着gdp的增长出生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同的地方是经济增长的拐点要提前于房价的拐点。这也是本文结果有趣的地方,只有将房价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解释房价与出生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还显示,滞后一期城市化率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随着上一期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当期人口出生率也随之升高;当期教育水平的系数也显著为正,表明当期政府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有利于提高本年度出生率水平;滞后一期养老保险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随着养老保险支出的增加,人出生率反而出现了下滑,可能的原因是养老保险使得人们的生活成本得以下降,间接使得收入提高,从而发生了质量-数量之间的替代作用;滞后一期的储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随着储蓄水平的上升,会抵消人们对未来生育孩子需要承担更多成本的负向效用,进而使得出生率升高;抚养比结果显示,上一期老年抚养比和当期少年儿童抚养比对出生率的作用均为正向,但前者的系数要小于后者,可能的原因是生育往往是一个大家庭的重要决策之一,在青年一代生育时在代价之间存在着财富的转移,从而降低了其生育所面临的预算约束提高了生育率。

四、结论

本文利用全国2004-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房价与出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从全国来看,房价与出生率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且与经济增长之间亦存在着显著的U型关系,不同的地方是经济增长的U型拐点要提前于房价的U型拐点,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解释为什么后期随着房价的提升出生率反而会上升的奇异现象。政策建议上,建议合理调控房价,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生育政策的目标应建立在减少家庭生育成本的基础上考量。

【参考文献】

[1]贾志科,罗志华.我国生育意愿研究述评与展望(1982—2016年)[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43(01):152-160.

[2]吴帆.欧洲家庭政策与生育率变化——兼论中国低生育率陷阱的风险[J].社会学研究, 2016,31(01):49-72.

[3]任慧玲,刘社建.生育政策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分析——基于扩展AIDS模型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19(05):73-83.

[4]蔡玲.“成本”视角下购房对家户生育行为的影响研究[J].南方人口, 2018,33(03):25-42.

作者简介:张东涛(1992-),男,汉族,山西临汾人,经济学硕士,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产业分析。

猜你喜欢
出生率拐点房价
No.5 2020年出生率创新低
两大手段!深圳土地“扩权”定了,房价还会再涨?
秦国的“拐点”
新拐点,新机遇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恢复高考:时代的拐点
《廉洁拐点》
去库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降房价
2016房价“涨”声响起
考虑钉螺密度依赖出生率的血吸虫病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