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2020-04-07 03:50高晓倩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江县经营权农村土地

高晓倩

【摘要】根据元江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阐述了土地流转的特点、成效,提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特点成效元江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特点

2019年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面积48.17万亩,承包土地经营农户3.97万户。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7.30万亩,其中: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4.79万亩,占总承包面积10%,非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51万亩。土地流转涉及农户1.22万户,占土地承包经营农户总数的31%。土地流转呈现如下特点:

(一)流转速度加快。2019年末,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7.30万亩,比上年增加0.3万亩,增4.3%。近5年来,土地流转平均每年以0.3万多亩的速度递增。参与土地流转的承包户不断增多,2019年末达1.2万户。

(二)流转主体多元化。以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在农户间进行,流转双方主要是农户。近年来,随着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不断发育和发展,经营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成了农村土地经营权加速流转的助推器。在流转的7.30万亩中,流入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有4.64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4%;流入企业有2.34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2%。流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有0.32万亩,占流转面积的4%。

二、土地流转的主要成效

(一)有效地推动了规模经营,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向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庄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集中,逐步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推动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农业示范园区、种植基地、养殖小区、涉农庄园不断增多,特色产业、一村一品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增收。土地流转使农民领取了“双工资”,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获得了土地租金收入。东峨镇曼莱村委会通达村民小组土地流转置换出剩余劳动力90多人,承租方为该小组解决了60个劳动力就业,每人1年在公司打工10个月,年收入达1万多元,有30人可长年外出打工,收入比流转前大幅增加。

(三) 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元江县光伏农业产业创业园是华盛绿能农业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通过元江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入住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因远镇北泽村会北泽坝区。为切实保护公司和群众的双方利益,北泽村委会涉及流转户的农户授权给因远镇人民政府本着农民自愿、政府为民服务和保护农户权益的原则与公司进行协商,经双方就土地出租事宜协商一致后签订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根据合同内容土地出租期限为30年,地租价格前三年每亩1600元,之后每3年按10%递增,付款方式为一年一付,具体在每年租期满前15个工作日内兑付完成。做到双方责任、义务明确,有利地推动了农村产业化经营的步伐。

三、主要经验

(一)建立机制,构建平台。一是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经县人事部门批准,以县、乡镇农经部门为依托,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即流转交易平台),指导农民群众规范有序地开展土地流转。目前,县、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二是探索创办农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元江县青龙厂镇青龙厂村委会探索创办了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土地流转。

(二)坚持原则,有序流转。一是坚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原则。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最基本的保障,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实现农村土地依法流转的基本前提。我县已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39386本,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为土地流转打下了良好基础。二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始终以《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央、省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规范流转行为,严禁通过“以租代征”等方式提供建设用地。每宗土地流转以农户自愿为前提,以双方协商为基础,确保不因土地流转形成新的社会问题。三是坚持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不改变农业用途,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确保现有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

四、主要问题

元江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看,还存在着发展不够快,效果不够明显,流转不够规范,流转机制不健全,重视程度有待加强等问题,主要是:

(一)机制不够健全。一是政策研究、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大部份县区还没有出台土地流转意见,流转缺乏地方政策支撑,导致工作力度不够。二是缺乏组织领导。近年来各级政府虽把土地流转列为一项重要工作,但工作措施不多。如土地流转的领导机构市和大部份县区没有成立,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管理、服务。三是缺乏激励机制。土地流转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受让双方的切身利益,借鉴省内外成功经验,政府大都建立了激励补偿机制,为推动土地流转给力,尚未建立激励补偿机制,一定程度影响了流转。四是工作条件差。土地流转工作主要是农业部门的各级农经站承担,因土地流转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大部份县乡没有安排工作经费,开展工作难度大。

(二)认识有待提高。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宣传不是十分到位,农村干群对新时期土地流转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深,影响了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总结

建立适应现阶段土地经营的流转机制,研究制订土地流转的原则、方式、程序,流转合同签订等,统一制订印发签订正规的流转合同,认真组织实施,有效地解决政策不明、流转无序的问题。在政策法规范围内,主要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四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发展适度規模经营,支持土地流转发展起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产业。

猜你喜欢
江县经营权农村土地
元江县芒果生产变化的原因分析与建议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元江县推动健身设施进社区进乡村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元江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研究①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元江县 2013年居民死因及减寿情况分析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