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分析的福建技术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2020-04-07 03:50陈慧娟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优势产业专利申请福建

【摘要】专利作为技术的承载载体,其蕴含着技术创新的价值,对专利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快速地了解地区技术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本文通过对福建地区近10年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发现福建技术创新存在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升级难度较大、创新主体之间没有建立多元化的密切的协同关系。提出施行扶持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支持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建立更为完善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信息互通的技术研发平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福建专利数据分析技术创新现状与趋势

对策

当前知识产权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其被认为是企业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专利作为技术的承载载体,本身包含着技术创新的最新的价值[1]。对专利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了解产业内技术创新态势,反映技术创新能力[2]。此外,专利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确定竞争对手的相对的技术性竞争优劣势,从而更好地制定战略决策[3]。综上可知,专利分析是评价一个地区技术创新情况和趋势的有力工具,对现有专利数据进行深层剖析将有利于区域内针对性的创新驱动政策的制定。

一、研究方法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福建省2008年至2017年近10年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将其拆分为前五年及近五年两个时间段,进一步对技术创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为了更加清晰明了的了解到福建各技术领域的发展情况,依据国际专利分类法(IPC分类号),选取了能够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部门和战略性的新兴产业22个技术领域(见表1),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了专利数据的检索和分析。本文所检索的对象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时间选取为2008年1月1日年至2017年12月31日。

二、福建技术创新总体发展现状

通过对2008到2017年的专利申请量进行检索,福建专利申请量由2008年的5332件增加至2017年的53222件,技术创新能力在十年间增长迅猛。位列前五的技术领域分别为轻工纺织,机械工程,测量、测试设备,农、林、牧、渔,半导体、电子元件,并且前五名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所有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的比重为40.64%。进一步分析技术结构的变化。2008年至2012年,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五的依次为机械工程,轻工纺织,半导体、电子元件,测量、测试设备,通信设备,2013年至2017年,排名次序则变化为农、林、牧、渔,测量、测试设备,轻工纺织,机械工程,半导体、电子元件。由此可得,近十年来,福建农业得到大力发展,技术创新不断得到研发与更新换代,在技术的加持下,逐步實现现代化。

三、福建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主体分析

(一)福建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分析

1.各技术领域增长类型分类方法

为了更进一步对不同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趋势进行评价,利用2013年至2017年的专利申请总量及专利申请量相对增长率,对专利申请量的存量和增量进行分析。首先,分别测算出22个技术领域近五年来的专利申请量以及相对增长率,并得出专利申请量与相对增长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103和1.83,为了方便区分,分别取值为8000和1.80。申请量小于等于8000且增长率大于1.80的领域归为低总量—高增长类型,即新兴—成长型;申请量大于8000且增长率大于1.80的领域归为高总量—高增长类型,即主导—成长型;申请量大于8000并且增长率小于等于1.80的领域归为高总量—低增长类型,即主导—成熟型;申请量小于等于8000且增长率小于等于1.80的领域归为低总量—低增长类型,即萌芽型或衰退型。

2.各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分析

如图1所示,新能源,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一般车辆及其零部件,其他交通运输工具,造纸和印刷,冶金和金属材料6个技术领域为新兴—成长型;农、林、牧、渔,建筑建材,测量和测试设备,医疗器械及用品,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半导体、电子元件6个技术领域为主导—成长型;食品和材料,家具和相关产品,轻工纺织,机械工程,通信设备5个技术领域为主导—成熟型;有基础化学,橡胶染料和涂料,制药和药品,电气设备和组件,非金属矿物制品5个技术领域为萌芽型或衰退型。

(二)福建技术创新主体分析

从专利申请最主要的三个主体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来看,福建技术创新主体以企业为主导。如图2所示,企业为福建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主体,是福建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然而创新主体不够多元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较小。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平均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3%,福建R&D经费投入强度为1.69%,低于全国平均R&D经费投入强度。从各主体的经费投入来看,2017年,各类工业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R&D经费投入占总经费投入的比重分别为88.23%、7.21%、4.56%,可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依旧较大,然而企业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可见企业在技术创新的研发上有阻碍。

四、福建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福建技术创新发展存在的挑战

1.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升级难度较大。纺织服装、鞋业、轻工、机电、建材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福建的优势产业,其近五年来的专利增长率都较低,其中,纺织服装业作为福建省最有潜力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其专利增长率较低。其原因一方面包括纺织业在内的这些传统产业呈现明显的非低碳性特征[4],在低碳经济的驱使下,增加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和费用投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在创新创造上投入不足,2017年福建各类企业R&D经费投入量增加,但与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相比,投入仍不足,并且专利产出效率较低。

2.创新主体之间尚未建立多元化的密切的协同关系。通过上述创新主体分析,当前福建专利申请的主体主要为企业作为主导,2017年福建高校专利运营热点主要集中于生物化学领域,与福建地区主要产业关联度较低,专利的转化受阻。可见,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尚未形成具有较为密切的协同关系。

(二)福建技术创新发展对策思考

1.施行扶持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政策,激发技术创新活力。对传统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资金和融资渠道支持,大力发展基础性研究。其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技术扩散带动作用,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规模企业技术升级,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激发福建传统优势企业的发展后劲。

2.支持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福建近年来专利申请量增速较快的一些新兴技术领域,如:新能源、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交通运输设备等,应出台有力的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创新主体加入这些领域,推进集群式发展,进而加快福建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3.完善产学研技术研发平台。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与科技服务向企业开放,鼓励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专利联盟和交叉许可等多种方式,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发现自身的技术需求并反馈给高校和科研机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根据企业的需求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活动。通过这种供需的无缝对接,使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能够快速应用到企业的实践中,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铁军.专利分析实务手册[M]. 北京 :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3.

[2]江屏,王川,孙建广,檀润华.IPC聚类分析与TRIZ相结合的专利群规避设计方法与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15,51(07):144-154.

[3]宁静.基于专利分析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挖掘研究[D].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7.

[4]胡秀珠.低碳经济背景下福建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探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05):126-129.

作者简介:陈慧娟(1996-),女,汉族,福建三明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优势产业专利申请福建
甘肃金塔县特色优势产业树品牌
那个梦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推进与优势产业配套的专用装备制造业
福建医改新在哪?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三步曲
来吧,福建求贤若渴
借力“一带一路”战略 推动河北优势产业和过剩产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