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研究

2020-04-07 03:50刘春艳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东欧一带一带一路

刘春艳

【摘要】2019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要本着“开放”、“绿色”和“廉洁”的理念建设“一带一路”。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和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对“一带一路”国家低碳发展提出进一步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合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构建低碳型金融发展路径三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低碳发展对策建议

一、“一带一路”国家低碳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碳排放等环境污染物减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低碳绿色发展已深入人心。新时代,作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的重要路径,“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合作不断深化。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发行人和投资者的社会责任价值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金融体系绿色化发展给“一带一路”建设中资金融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全球跨度最大的经济走廊参与国,“一带一路”实现绿色发展,不仅有助于其自身发展,更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二、“一带一路”国家碳排放现状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数据库中1996-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43国人均碳排放数据,从区域分组的角度对沿线国家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刻画,如图1所示。首先,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将沿线国家划分为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进行对比分析,明显地,高收入国家的人均碳排放要高于中低收入国家的碳排放,1996年高收入国家的人均碳排放为10.75吨,是中低收入国家的4.8倍;到2017年增长到11.61吨,是中低收入国家的2.58倍。其次,按照地理位置分组对比,将沿线国家分为东亚和南亚、中西亚和北非以及中东欧三个区域进行分析,发现2008年以前,中东欧国家人均碳排放最高,其次是中西亚及北非国家,2008年以后,中西亚及北非人均碳排放最高,中东欧国家其次,而东亚及南亚地区人均碳排放一直最低,原因可能是更好的人口数量减低了人均碳排放。

三、“一带一路”国家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存在的一些多边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SCO)、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中国-东盟“10+1”等,主要涵盖战略安全、区域经济等领域,受限于整個区域相对薄弱的绿色发展理念,“一带一路”的绿色发展合作还有待提升。目前,绿色金融的合作已具备基础,中国与G20其他国家不断加强绿色金融相关合作研究。我国和英国共同担任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主席,与欧投行连续两年发布《探寻绿色金融的共同语言》,在绿色债券标准统一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能源富集,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丰富,土地辽阔,但人口稀少,具有发展绿色产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为了促进“一带一路”的绿色产业发展,需要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和动员更多的资金投入。投资于节能技术、治理污染技术等高科技领域,能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低碳型金融发展路径

绿色技术创新有助于降低伴随社会进步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科学技术创新的研发费用会制约企业绿色生产模式创新发展的步伐,高额的融资成本会影响企业绿色发展意愿。发展绿色金融可以很好的支持企业绿色技术进步,将环境的外部性内部化,金融资源应重点支持沿线的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绿色项目,将社会资本引导到绿色产业之中。

【参考文献】

[1]关成华,刘华辰.关于完善“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机制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8(02).

[2]王遥,范高雁,夏晗玮.绿色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的路径研究[J].环境保护,2017(12).

[3]张建平,张燕生,陈浩.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愿景和行动方案研究框架[J].行政管理改革,2017(09).

[4]辜胜阻,韩龙艳,郑超,李睿.绿色发展视角下的绿色金融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6(05).

[5]王文,曹明弟.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J].中国金融,2016(16).

猜你喜欢
中东欧一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动向
中东欧政治体制转轨20年的得与失
2010年中东欧国家选举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