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返贫原因研究

2020-04-07 03:50陈艳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户动态

陈艳

【摘要】以南疆四地州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返贫原因,发现贫困户自主发展能力低、扶贫产业脆弱、脱贫返贫人口动态识别难度大是返贫发生的主要原因。应提升贫困户劳动力素质与脱贫意识,加大扶持产业发展的力度,做好返贫预警工作。

【关键词】深度贫困地区返贫

一、引言

截至2018年底,新疆累计实现58.87万户,231.47万贫困人口脱贫,2131个贫困村退出,13个贫困县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9.4%下降至6.51%。在精准脱贫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返贫现象也如影随形。返贫会使得脱贫效率降低,严重阻碍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南疆四地州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在即将取得脱贫攻坚伟大胜利,实现全面小康的關键时期,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阻断返贫现象的发生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

目前对返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返贫诱因。冉洋[1]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区返贫现状与原因,认为返贫原因是多元化的。刘玲琪[2]分析了陕西省返贫人口的特征及返贫原因,认为返贫的最主要根源是人口增长快、素质低等。何华征等[3]划分了五种返贫模式,并根据各种模式分析其发生原因及阻断机制。本文以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连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梳理该地区返贫原因,并为阻断返贫提出相关建议。

三、返贫原因分析

(一)贫困户自主脱贫质量低

一是观念落后,脱贫动力不足。部分贫困户对需要较强主动性的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满意程度明显低于医疗、社保扶贫,反映出贫困户主动脱贫的意愿不够强烈,而对政府帮扶则存有较强的依赖。更有甚者过于依赖政府与扶贫干部的帮助。

二是思想保守,脱贫能力受限。一方面,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贫困户对外出务工存在顾虑。既担心外出后家人不能得到妥善照顾,又难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模式。另一方面,部分家长思想保守,仍持“读书无用”的态度,阻碍子女接受教育,受教育年限短和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不足,使得部分年轻人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缺乏,难以实现稳定的、可持续高质量脱贫。

(二)扶贫产业脆弱,脱贫成果不可持续

产业规划不合理,配套建设滞后。脱贫产业缺乏顶层设计,脱贫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部分贫困农村地区随着丰产期的到来,因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储存、运输、加工等问题突出,严重地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产业发展缺乏动力。由于贫困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能够广泛带动就业和增收的产业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生产过程中又缺少具备现代产业工人素质的劳动力,使得部分产业既缺乏发展动力又没有发展能力,仅靠政府扶持才得以存活。

(三)脱贫对象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困难

在“精准脱贫”过程中,存在建档立卡分类不精细,贫困人口统计工作进度较迟缓等问题,降低了对贫困人口识别的精准度。同时,由于贫困人口存在脱贫、返贫的动态变动,其统计工作量大且繁杂,没有较为系统的动态管理体系,不能对返贫人口进行有效的监测与预警。

四、相关对策建议

(一)提升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激发脱贫动力与能力

“扶志”——提高脱贫主动性。一方面,要用好教育宣传手段,增加贫困群众受教育机会,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通过优惠政策宣讲,激发群众勤劳致富的信心。如在宣传教育中,除了“同步进小康、一个不能少”的帮扶性宣传标语外,更应该增加“依靠劳动脱贫”、“幸福靠奋斗”一类的励志宣传。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脱贫资金激励效应,不能让贫困户形成对脱贫资金的依赖,导致“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的现象。要动员“意见领袖”,在脱贫过程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引导贫困户树立正确的脱贫的理念。

“扶智”——增加可持续脱贫能力[4]。首先要紧跟市场需求,结合该地区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实用技能,如特色种植、养殖等技能,并培训和现代企业相对接的技能,如建筑、纺织、农产品深加工等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其次,从教育入手,不断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可以完全融入现代生活的文化。

(二)统筹脱贫规划,促进产业互动

一是要科学制定项目实施规划。要科学制定项目实施规划,集中财力物力才能做好脱贫攻坚。首先,提高脱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各部门脱贫项目要与相关的社会发展规划相对接,有步骤、有计划地把脱贫资金用在最需要、最迫切的地区。其次,加强对脱贫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建立相关监督体系,做到脱贫项目内容具体,责任分工明确,脱贫资金流向清晰。

二是推动大中小企业联合配套发展。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弱,带动就业和持续增收能力有限,带动产业发展效果微弱。因此,应推动大中小企业联合配套发展,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促进大企业对小企业进行整合,为小企业提供较好的产业依托,逐渐增加小企业竞争力[5]。

(三)加强脱贫、返贫人口动态管理

一要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类别细分,找准脱贫的难点、重点。二要增强档案意识,按照“六有”要求,将建档立卡工作档案作为重要历史性资料专档专存、专人专管,各级档案部门要跟进收集、妥善保管。三要强化动态跟踪,尤其是脱贫、返贫档案的动态管理及经验、原因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冉洋.贵州返贫状况、原因及抑制措施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1999(04).

[2]刘玲琪.陕西省返贫人口特征分析与对策思考[J].人口学刊,2003(04).

[3]何华征,盛德荣.论农村返贫模式及其阻断机制[J].现代经济探讨,2017(07).

[4]张庆红,夏咏.新疆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农户贫困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03).

[5]孙鲁云,谭斌.自我发展能力剥夺视角下贫困地区多维贫困的测度与分析——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32(02).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户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