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历史经验总结

2020-04-07 03:50宁娟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础,是团结广大群众前进的核心和战斗堡垒。总结强化政治功能的经验,可以从改革开放开始,分为四个历史阶段进行回顾和总结。党中央始终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定位和政治职责,针对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处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方式强化其政治功能。从初步认识探索,到以村党支部的建设为核心,开展先进性建设,最后将强化政治功能上升为首位。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即把握其政治定位的准确性,坚持加强党内生活的建设,推进人才队伍的创新性,归根于人民主体性。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经验总结

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初步认识(1979-1989)

改革开放之初,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了一个“无所不包”的行政组织,承担村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其政治功能还没有被还原出来。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干部思维方式还比较落后,思想观念未能充分解放,使得村级党组织在意识形态的引领上面临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直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改变,农村基层党组织从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的设置中分离出来。但这时候它对自身定位还不够明确,还不适应新的生产和分配方式,对职责认识还相对较模糊,对解决村里各项工作“无从下手”。1982年村民自治权被提出来之后,村民委员会逐步建立,并管理村里的各项事务。这使得群众更加依赖村民委员会,当地村党组织就容易被边缘化。因此,在这个时候要强化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建设,初步探索并提升其政治功能。

首先就要主要明确农村基层党组政治职责,强化其政治方向的引领开始,从而“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1]。这一定位,要求其始终在把准政治方向前提下,深入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不断的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从而赢得民心。 其次,为了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覆盖率,还提出了关于调整组织设置的相关建议,对“要求在乡镇、村党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中有 3人以上的党员都要建立党支部,50人以上的建立党总支。”[2]从这个时候开始,村级党组织的组织设置逐渐开展起来,各个地区逐渐设立和完善党支部,为发挥政治功能打造了载体,以及为发展和培养党员,建设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指明了方向。最后,在强化责任,精准定位,扩大组织设置的基础上,强调抓好干部教育,要求其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以增强自身的总和素养,从而提高教育群众的能力。”[3]

因此,在这个历史阶段,我们党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的整顿,提高党员素质”[4]。通过抓好政治理論的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基本冲破了旧有的观念的束缚,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禁,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逐渐扩大了党组织设置的覆盖面,职责更加明确,与群众联系更加紧密了。同时,也将农村基层党组织从原来“无所不览”的行政组织中还原出来,其政治功能也明显表现出来。

二、以村党支部为基点,自上而下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1990-200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级党组织面临新环境,肩负新的历史任务。但是,村级组织建设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与新形势脱节,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的党组织设置刚刚起步,相应的制度和秩序还不够完备,带头引领还不够突出,处理更项事物的方式还相对模糊。此外,有些农村地区思想政治工作个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薄弱,村民仍没有摆脱小农意识,大局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要解决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一支村党支部为核心的领导队伍,在治理农村社会中着力突出政治功能,始终把好党在农村的政治方向,肃清残留在农村的落后思想。那么,1990年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里程碑,提出当前农村工作最重要紧急的任务是加强村级组织的党支部建设,把村党支部进一步打造成为带领农村发展的领导核心。由此,可以从汲取强化政治功能的经验。

首先是要以“村党支部是村级组织建设的重点,以整顿领导班子为重要抓手,要将其打造成为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富有战斗力的坚强战斗堡垒。”[5]从领导班子的选拔,培养入手,同严明组织纪律有效结合,真正把村党支部锤炼成稳固农村政治方向的定心丸。其次,还强调干部队伍结构的优化,提出“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和培训,改进思想和工作作风”[6],这也是当时强化政治功能的重要内容。最后,为了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还要扩大培养选拔干部的渠道,“从农村的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和外出务工经商回乡等优秀党员中选拔村支部书记。”[7]由此可见,在这个时间段,强化政治功能更多地是从实践的层面上进行,着重从支部的带头人进行建设,以优化干部队伍作为载体。

在开展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逐步调整了一些的村级组织,培养了得力的领导班子。1994到2000年,全国各地分批选派了300多万名机关干部进驻乡、村,帮助开展指导建设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干部队伍的配备更加科学合理。使其政治功能逐渐得到充分发挥,思想引领更强,对于党的路线和决策部署的执行能力得到提高,更加脚踏实地,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三、在先进性建设中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2002-20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市场主体多样化,利益多元化。乡村社会由封闭状态逐渐走向开放,农村基层群众的价值观受到外界的冲击,容易在思想行为上出现偏差。此时,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部分党支部建设发展还需要不断地调整,改善。因此,要解决这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必须切实增强其先进性,凝聚力和创造力,着力突出政治功能。

首先,先进性建设是农村基层党建的生命线,是其永葆纯洁性和战斗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径。提出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活动,要求“持续开展农村党的建设创先争优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8] 其次,在选人用人过程中,提出要着重突出政治标准,把好思想素质的关头。最后,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上,强调并实施了“党组织应当正确履行职责和自觉接受监督,要坚持清正廉洁、公道正派”[9]的相关举措。

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是具体地体现在各项工作和组织活动之中的。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首先在思想理论建设效果明显,党员干部的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党性修养更高,引领、和宣传群众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此外,“党内更加民主,干部队伍建设更创新,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10]通过开展这一系的活动建设,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战斗力更加旗帜鲜明,政治功能更加突出。

四、强化政治功能上升到农村基层党建的首位(2012-)

当前我社会经济在迅猛发展,在全球化大思潮下,农村基层党建仍是我国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不动地发挥政治功能。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村党支部所面临和处理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因为有些地区经济、文化等发展相对落后,当地的村党支部建设还需继续加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要继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发展党员的党员干部的管理工作,继续加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顺应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盼。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下,首先强化书记的政治责任,切实发挥带头示范作用,重点强化书记队伍建设。此外,还要继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方面的制度,以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使党内政治生活真正发挥砥砺党员品格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求党员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与群众打成一片,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核心,以了解群众、学习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为主要任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这个阶段,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突出政治功能为着力点,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进行整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响应热烈,“先后整顿3万个贫困村党组织,调整5000个贫困村党组织书记,选派18.8万名村党组织第一书记、12.8万个驻村工作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得到很大提升[11]”。深化了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掌握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回顾以上四个阶段,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取得了显著成效,要把政治功能是贯穿于农村基层党建的全过程。在不同的时期采取的措施,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经验启示。

五、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经验总结

首先,把握其政治定位的准确性。政治定位决定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拥有政治担当,履行好政治责任,突出政治功能。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政治方向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突出政治功能的第一要义,而明确政治定位是其发挥政治功能,坚持把准党在农村政治方向的首要原则,是坚定政治立场的前提基础。因此,要把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定位,将其贯穿于突出政治功能的全过程。

其次,坚持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与突出政治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严肃政治生活是突出政治功能的源和本,突出政治功能又反作用于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因此,要抓严抓实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对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的学习,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下大力解决问题,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党内政治生活中是以突出政治功能为导向的,其组织设置和活动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既要总结经验,学习先进事迹,也要处理好当前问题,努力打造一个优秀、创新的平台。

再次,推进组织设置与活动方式的创新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发挥,需要有完备的组织配置,全面的人才队伍。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和生活都在一线,最了解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推动农村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顶梁柱。因此,要扩大农村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大培养青年党员力度,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发展党员,为基层党组织设置提供党员人数,做到党员的发展与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齐头并进。要根据的社会结构,经济形态,生产方式以及生活需求结构,适时调整组织设置。在扩大党组织覆盖率的同时,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将前沿理论引入组织活动中,真正注入党员干部的头脑中,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开展活动时,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疗,以解决问题为重点。将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同开展组织活动有效结合,双管齐下,深入群众生活,从而切实强化农村基層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最后,坚决归根于人民主体性。“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治功能,其根本要求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直接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和管理群众的任务,要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其想问题,做决策和办事情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党在农村的政治路线是人民的幸福线,基层党组织必须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必须坚决捍卫,坚决执行。集中精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将人民立场贯穿于基层工作的全过程。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村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1979-09-28.

[2]杨红群,改革开放30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州学刊,2008-9,第5期.

[3]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Z],文字件号:中发[1983]2号,1983-01-20.

[4]江泽民强调抓好党的建设[N].人民日报,1989-07-2(1).

[5]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Z].文字件号:中发[1991]21号,1991-11-29.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Z] .文字件号:中发[2001]2号,2001-01-11.

[7]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Z].文字件号:中发[1999]11号,1999-3-20.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09-24(5).

[9]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N].人民日报,2011-07-14(1).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2-26(7).

[11]盛若蔚,赵兵.以担当诠释忠诚 以作为彰显价值——2016年组织工作综述[N].人民日报,2017-01-1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4]任仲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年.

[5]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N].人民日报,2012-02-8.

作者简介:宁娟(1993—),女,壮族,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
清华党组织公开
多让群众咧嘴笑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参与式治理与农村基层民主创新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