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洛阳牡丹瓷的诞生和发展

2020-04-07 03:50王歌谣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洛阳牡丹

【摘要】近几年来,洛阳本地诞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品----洛阳牡丹瓷。虽然只有几年的发展时间,但是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制造工艺和形态。以洛阳牡丹为原料,以陶瓷技术为载体。它生动地再现了牡丹的色彩、形态、魅力和独特的道德品质。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鉴赏收藏价值,为洛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名片。

【关键词】 牡丹瓷发展现世意义

一、洛阳牡丹瓷设计要素

近几年来,洛阳本地诞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品----洛阳牡丹瓷。虽然只有几年的发展时间,但是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制造工艺和形态。以洛阳牡丹为原料,以陶瓷技术为载体。它生动地再现了牡丹的色彩、形态、魅力和独特的道德品质。它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鉴赏收藏价值,为洛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名片。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牡丹本身的设计元素。艺术作品的设计元素分为外在形式、色彩、材料和内在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艺术作品的终极要求,美的本质一般可以通过外在形式,色彩和材料的合理组合,组合和平衡来表达。因此,这里的主要解释是牡丹瓷的外部颜色、形状和材料元素。

1、洛阳牡丹瓷的形态

洛阳牡丹瓷陈设容器通常色彩鲜艳或以各种方式的牡丹盛开而成,并与少量的枝叶、牡丹枝和叶、花卉等相搭配,可附在花盘、花瓶、花篮、如意、瓦楞管等吉祥摆设上。

此外,牡丹种类繁多,可分为莲花、菊花、绣球花等花型。但是,每一种花型都含有多种花型,如单花型的“黄花头”和“溅墨紫”。“凤丹”、“盘采果”、“菊花”云“、”洛阳红“、”钻石花小翠“、荷花”红云飞片“、”喜欢何琏“、”朱砂屏障“、绣球型”红龙变色“、“银粉金鳞”、“胜丹炉”、“玫瑰型紫色板”、“露珠粉”、“大棕紫色”等。由于其设计材料多样,因此,开发了牡丹花工艺品装饰和吊坠作品,令人眼花缭乱。你可以从市场上看出来,洛阳牡丹瓷工艺品的装饰和吊坠造型是逼真、具体、有机的自然形态,其艺术表现动机是活跃的,因此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作品的多姿多彩的生命力和鲜活的表现力。

2、洛阳牡丹瓷的色彩

众所周知洛阳牡丹的颜色丰富多彩,多以八大色著称,比如“夜光白”、“蓝田玉”、“火炼金丹”、“种生黑”、“首案红”、“豆绿”、“赵粉”和“姚黄”。 除此之外,还有《二乔》、《魅力三变》等,同样的颜色,不同的色调。结合现代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开发出许多以前没有的颜色。用绚丽多彩的花朵来形容牡丹并不过分。

此外,牡丹花挂件的颜色和主要形式来源于牡丹的自然形态和颜色,这也决定了牡丹瓷工艺品的色彩。

3、洛阳牡丹瓷的材质

为了能够以图形方式显示牡丹富丽端庄、优雅和美丽,洛阳牡丹瓷的创始人李学武先生使用中国西部地区的丰富各种矿物高岭土生产材料,借鉴唐代白瓷配方比例,融合景德镇陶瓷、德化陶瓷艺术精华,经过料浆搅拌-过滤泥状-成型-空气-饼干烧成-上光-釉烧成多道工序等生产过程,创造出了洛阳独有的牡丹瓷。它积累了数千年的火和窑瓷。高温烧制的牡丹瓷像玉一样白,薄如肥,薄如纸,听起来像岩石。作为洛阳牡丹文化的载体,它凝聚了创作者的情感,展现了洛阳土壤的芬芳。表达造物主的艺术形象。由于每块牡丹瓷都是手工挤压的,烧制过程中温度和气氛不确定,牡丹瓷的形状和釉面在烧成后会发生变化。因此,每件牡丹瓷器作品都充满了造物主的心灵和感情。

此外,为了方便家居收藏,洛阳牡丹瓷工艺品充分考虑了其在原料选择和工艺生产中的耐磨性,耐冲击性,耐水性和抗氧化性;无腐蚀性,无辐射和环保的安全性;稳定而不变形。

二、洛阳牡丹瓷的制作工艺

1、生产工具:刀、钢凿、钢材专业、竹片、照片、牡丹叶、模具等。

2、釉泥、瓷胚的混合:根据牡丹瓷原料配方、瓷土和釉泥配制,用工作面机和手充分揉搓粘土,根据经验严格控制瓷土的柔韧性。;用钢轨条机将瓷泥轨制成不同宽度和宽度的瓷泥条,然后用钢轨条将其揉成不同宽度的瓷泥条。根据需要手工制作精细的粘土线,并将瓷质粘土线表面刻有图案。

3、编织托盘和烹饪(以圆盘为例):用准备好的瓷土线,根据纹样将托盘放入圆盘模中,根据需要从内到外编织三到四层。织造的过程应该是平滑的,均匀的,匹配的很好,从大多数细节到小细节。托盘成型后,在窑中加热7小时。

4、牡丹枝条的制作:牡丹枝条的制作顺序为:牡丹枝-牡丹叶-牡丹花雄蕊-牡丹花瓣。按此顺序进行边缘键合。牡丹瓷器作品通常由一到几朵大花、几朵小花或半花蕾组成。这一过程是牡丹瓷器生产的关键一步,完全依靠手工艺精湛、想象力丰富、艺术造诣深厚。它的叶子和襟翼都像书纸一样薄。叶子上的纹路可以巧妙地印上牡丹的真叶,花瓣上的纹路用薄的竹片和手掌划破。完成过程后,牡丹枝叶生机勃勃,栩栩如生。

5、上光和烧制:在完成和烘干整个瓷坯后,可以加入釉料。工艺要把握三个度,即色、明、光度。颜色应该是浅色和深色,刚好和自然。亮度要清晰,深度要深,光线要浅。亮度应该是黑暗和清晰的,就像阳光下反射的亮度一样,应该是新鲜和真实的。上光后,整个工作在窑内进行。烧制完成后,各部分紧密结合,形成工作。

6、色彩:根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色彩搭配。

7、高温烧制:将牡丹瓷坯上色后,可在窑内以1300-1400度的温度烧制而成。火的过程中,温度、加热速度、最高温度、恒温时间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这些因素受外界温度、湿度、产品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个过程需要更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控制。不然产品上市后,会出现一些缺陷产品,完美成品的概率非常低。

三、洛阳牡丹瓷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众所周知,洛阳牡丹瓷是洛阳牡丹文化元素与中国陶瓷艺术完美结合的自然结晶。这是一件新的艺术作品,尽管它只发展了几年。但它的艺术魅力卻深深影响着各行各业的人们。究其原因,是源远流长的牡丹文化对中原乃至中国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多彩的牡丹在博大精深的中国陶艺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示。它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消费需求。

1、洛阳牡丹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洛阳人享有牡丹悠久的历史,开始于唐代。牡丹花开的季节,被定为首都常的狂欢节。武则天醉酒诗的传说要牡丹花开。但其抗旨不遵,因此被贬东京洛阳,但是坚毅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开的肆意妄为,这更是扫了武则天的颜面,于是武后下令烧牡丹。经历了种种磨难,牡丹的枝干被烧干了,但到了第二年春天,牡丹更加盛开了。因此,牡丹被认为是勇敢无畏的象征。自宋朝以来,牡丹就一直被誉为“富贵花”,是高雅和奢华的象征。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理论》中写道: “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今天的洛阳人更爱牡丹,在人们的心目中,牡丹是美的体现,是纯洁和爱的象征。人们认为,牡丹雄伟、典雅、国家繁荣昌盛、家庭富饶、幸福吉祥。自1983年以来,洛阳举办了第30届牡丹花卉博览会,其成绩已经从洛阳牡丹花卉展到现在的中国牡丹文化节。洛阳牡丹文化为振兴中原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2、洛阳牡丹瓷将成为一张新的洛阳名片

在过去,传播洛阳文化的名片有四种。而洛阳牡丹瓷则是以博大精深的陶瓷为载体,来展示洛阳牡丹。它填补了洛阳牡丹文化与洛阳文化的鸿沟,成为洛阳另一张飘逸的名片。彻底改变了喜欢牡,但是受到季节的限制又不能每时每刻都能见到的遗憾,它给洛阳牡丹永生。它对洛阳文化的传播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关于牡丹瓷发展的几点思考

首先,牡丹瓷是一种能够将牡丹完美地表现在图像中的瓷器。它是指其他陶瓷的配方,吸收所有陶瓷的精华。事实上,它可以用来展示其他物种,如菊花、莲花、动物等等,它应该有自己的细腻和微妙。因此,我们应该从专业的角度来界定它的本质,以扩大它在陶瓷工业中的影响。

其次,盡管牡丹瓷器诞生短短几年,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一直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在洛阳移动名片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其真正的社会活力或发展前景也应得到高度重视。目前,洛阳本地乃至国外都有很多商店出售牡丹瓷工艺品,其价格差别很大,仔细观察其质量也有很大差异。地方政府应及早进行监管,以免匆忙繁荣。只有杜绝假冒伪劣、滥用职权、阻止缺陷产品上市,只有牡丹瓷健康成长,才能走向全国和世界。

最后,牡丹瓷工艺品在造型元素设计中的自然表现形式,建议设计师在设计未来时,通过合理的手法,逐渐融入抽象元素,丰富和拓展牡丹瓷工艺的想象空间和拓展牡丹瓷工艺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孙晶.陶艺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张翼飞.洛阳牡丹瓷的魅力.

[3]李学武.从白瓷的发展谈牡丹瓷艺术.

[4]中国彩瓷.上海古籍出版社.

[5]李楠. 从创新角度浅析工艺美术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以洛阳牡丹瓷为例.

作者简介:王歌谣 女 汉族 河南省上蔡县  湖南女子学院

猜你喜欢
洛阳牡丹
文艺洛阳
洛阳正大剧院
“三不够”牡丹节
洛阳战“疫” 人大在行动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牡丹归来曲
牡丹的整形修剪
低调盛开的“牡丹”
“牡丹”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