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比较视野下世袭萨满的创设

2020-04-07 03:50张赛珍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世袭萨满教萨满

【摘要】无论是琉球王国时期创设的闻得大君还是在清朝时期的宫廷司祝,作为王权共同体中的世袭萨满,其权威都在以王权为中心的共同体中为最高权力者所利用,但是因为本身宗教信仰的区域性和王权集团的差异性,共同体中世袭萨满的创设并不是一概而论的,其异同也反映了萨满教信仰的历史适应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世袭萨满宫廷司祝闻得大君中日比较

萨满教是中国北方和日本原始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形态,在中日两国历史上都有深刻的宗教影响。其中萨满是萨满教形成的关键因素,在宗教职能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以所在集团为划分依据萨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体中的萨满,另一类是民间萨满,共同体中的萨满是世袭产生,民间萨满是因病入巫。普遍认为世袭型萨满主要分布于东北亚通古斯等地区,以部落共同体为划分单位的萨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世袭产生。根据萨满类型的定义可以说所谓世袭萨满,应当具备两个条件:1.共同体中萨满职位的设立2以一定的关系为纽带来继承。日本民俗学家佐野贤治提出了日本本土没有世袭型。关于日本的世袭型萨满最早出现在柳田国男的《巫女考》中,是以血脉关系为依托继承巫女职位来辅助家族男性的巫女形象。相对于日本本土而言,现在的冲绳县在琉球王国时期设立了位于最高神位的闻得大君一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王室女性来继任职位。中国方面在清朝时期设立了由宗族女性任职、名为司祝的宫廷萨满,并且对宫廷萨满的祭祀职能进行了明确规定。无论是琉球王国时期创设的闻得大君还是清朝时期的宫廷司祝,这两者都是王权共同体下创设的世袭萨满,其权威都在王权共同体中为最高权力者所利用,但是共同体中的世袭萨满形象并不是一概而论的。中日比较视野下王权共同体中出现的世袭萨满这一共性背景为着眼点,王权共同体中中日世袭萨满的政教二元这一创设前提具有共性与差异。

满族萨满信仰中的祖灵信仰、女神信仰和天灵信仰是清朝宫廷司祝创设的重要宗教前提。人是有灵魂的,而且灵魂不灭[1]。祖霊信仰就是基于这一萨满教灵魂观的基本认知而存在的。祖灵信仰或者可以说是祖先崇拜,其实就是认为已经去世的祖先会对活着的后代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信仰。祖灵大致上包括拥有直系血脉的祖先灵和氏族中的英雄灵这两类。所谓英雄灵就是在宗族中具有卓越才能、智慧和本领,成就大事的人。对于清朝王室来说,理所当然爱新觉罗姓氏这一父系集团的祖先灵即为英雄灵。大清入关建国之后,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就是基于祖灵信仰产生的重要崇拜对象。满族的祖先灵最初也是女性,这也是女神信仰的重要体现。满族神话中的「阿不卡恩都里」天神最初名为「阿不卡赫赫」,其中赫赫在满语中就是女性的意思。女神信仰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氏族共同体中的宗教职能者即萨满通常都是由女性担任。拥有和神灵直接交流的能力的女性通过附灵和脱魂的手段达到治病、占卜及预言等目的。天灵信仰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萨满教作为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对自然怀有好奇与敬畏。尤其是天灵作为自然界最至高无上的存在,在萨满教信仰中被认为是支配宇宙万物的造物主。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祭天的记载。清朝时期祭天的旧俗也被保留了下来。一方面清朝皇帝自称天子,通过祭天仪式来深化爱新觉罗王室王权神授的正统性,另一方面满族人相信去世的祖先会成为天上的神灵,因此祭天也有祭祖的意味,从而可以祈愿得到天灵、祖先灵双重的加护庇佑。祭天、祭祖的信仰需要是宫廷司祝设立的重要宗教支柱,而女神信仰是对世袭萨满由女性来担任的支撑要素。除此之外,高宗乾隆帝时期下令编撰宫廷萨满祭神祭天的有关礼仪的专门书籍,至此司祝祭祀的相关内容开始规范化和标准化。此外对担任司祝一职女性的身份地位也进行了说明,以前内廷主位及王等福晋皆有为司祝者,今大内祭祀仍拣择觉罗大臣官员之命妇为司祝以承祭事[2]。即为司祝是以皇室宗族的血脉关系为依托选择宗族中身份地位高的女性进行萨满职位的世袭。

琉球神道是以冲绳本岛为中心自然产生的萨满教信仰。被认为是琉球王国国教宗教的琉球神道,其中的姐妹神信仰和御岳信仰是影响闻得大君创设的重要宗教前提,姐妹神信仰更是闻得大君创设的宗教基础。所谓姐妹神信仰,就是指认为家族中的女性能够作为现人神而存在,拥有守护兄弟灵力的信仰。姐妹神就是对守护家族兄弟的姐妹进行神格化的称呼。闻得大君创设于琉球王国尚真王时期,其地位仅此于国王,职位皆由王室贵族女性担任。以姐妹神信仰为背景,初代闻得大君就是由尚真王同母胞妹月清任职。另一方面御岳信仰对闻得大君举行祭祀礼仪的场所有着重要影响。所谓御是美称,岳是指高山。御岳在冲绳地区指圣地,原是部落举行祭祀、神女祈愿的场所。而且御岳信仰是还和祖灵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琉球由来记》记载,琉球是祖神天海喜世所创造,在这片他所祝福的大地上开辟了琉球七御岳。这些御岳在琉球神话中是神灵到访人间时居住的场所,被琉球民众认定为圣地。在琉球建国后,以御岳信仰为背景闻得大君通过在御岳举行的就任仪式和神灵交流通婚,从而达到获得神灵的灵力成为真正的神女,守护国主和国民的目的。宗教信仰的创设前提外,初代闻得大君的产生也和尚真王时期祭政一致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王国琉球统一前各城共同体在姐妹神信仰下都有辅助城主的祝女,这些祝女作为共同体中的宗教信仰的领袖,引领并指示人民的宗教生活。因此琉球王国建国后,尚真王设立位于最高女神位的闻得大君管辖并统率各地祝女以实现统一各地宗教行为的目的。

中日世袭萨满的创设都有政教二元的前提。同样是萨满教信仰的宗教基础,但是因为其区域性的特征,满族萨满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祖灵信仰和天灵信仰对萨满祭祀对象的规定方面,以及女神信仰对女性担任司祝的规定方面。这一点和琉球王国时期萨满教信仰中的姐妹神信仰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承认女性在宗教信仰中沟通神灵的作用,并任命女性在宗教活动中担任重要的祭祀职能。但是其特有的御岳信仰决定了祭祀场所的差异性。闻得大君的就任式等在最重要的御岳举行,而宫廷司祝举行祭祀仪式的的场所主要是在内城门外建立的堂子和坤宁宫中建立的堂子中举行。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差异之处。首先是任期的区别。闻得大君是终身神职,之前就提到闻得大君的就任仪式即为何神灵的成婚仪式,以此才能获得神力加持。因此前两代的闻得大君甚至被要求必须是处子且不能拥有配偶。但是清朝的宮廷萨满的任期长短并不明确,对是否婚配不作要求,而且多是由宗族贵妇担任。其次,祭祀内容的区别。处理祈求五谷丰登之外,闻得大君被认为是航海的守护神,因此在祭祀中也要为国民的海上安全祈愿。但是这种航海祈愿在司祝举行的祭祀中并不存在。其原因和中日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大清在入关后定都北京,有赖于宽阔的平原地形和温和的自然气候有适于农业耕种的自然环境。因此春秋节祭以祈丰收是司祝祭祀的重要一项。琉球王国是由冲绳本岛及散落于广阔海域中的大大小小160多个岛屿组成,自古以来就盛行渔业。地理位置决定了生产方式的不同,也使得司祝和闻得大君祭祀目的有明显的的差异。

萨满信仰在母系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是信奉万物有灵自发形成的的原始宗教形态。但是在社会推进过程中,萨满信仰为王权共同体所利用,无论是清朝时期规范化制度化的宫廷司祝还是位于祝女最高位的闻得大君,其出现都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具有明显的阶级色彩。这种从自发宗教到人为宗教的转变可以说是萨满信仰历史适应性的最大体现。但是与此同时,共同体中的萨满由世袭产生,在辅助王权的过程中原有神灵沟通的要素因为具有不稳定性而被逐渐舍弃,主要呈现司祭职能,本身的宗教特性也受到限制,这也可以说是其本身的历史局限性。

【注释】

[1]色音.东北亚的萨满教:韩中日俄蒙萨满教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99)

[2]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上喻[M].沈阳:辽沈书社,1985上喻:天子の命令。ここで乾隆帝の詔を指す。

【参考文献】

[1]宮城栄昌.沖縄のノロの研究.[M].東京:吉川弘文館,1979

[2]宮田登·福田アジオ.日本民俗概論[M].東京:吉川弘文館,1983

[3]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M].上海:三联書店,1989

作者介绍:张赛珍(1996—),女,河南商丘人,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世袭萨满教萨满
《巴林王公世袭》中记载的固伦淑慧公主四子质疑
萨满教研究概述
浅析萨满艺术的传递
萨满图腾艺术性服装创作灵感研究
清宫信仰与盛京宫殿
满族剪纸中所蕴含的萨满文化
打破美欧金融“世袭”,需更多人才
萨满教研究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