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农民收入调查,助力精准脱贫

2020-04-07 03:50王安明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农民

王安明

【摘要】从1992年工作至今,一直在镇安县统计局下属地方社会经济调查队工作。2010年开始,一直从事农村居民收支调查工作。特别是2015年我县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对农村居民收支调查及核算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此文把搞好农村居民收支调查特别是收入状况和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民收入调查精准脱贫

前言

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来说,对农民经济的收入调查,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第一步。数据信息准确才能精确分析当前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做好经济发展基础,满足农民自身需求,才能科学规划脱贫攻坚的经济措施与手段,利用有限资源得到最大的经济回报,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1.目前农民收入调查结果

1.1收入增加速度缩减。我国经济发展初期,农民收入调查就是各个地区经济规划的基础工作,并有相应的统计局和经济调查队,确保农民经济收入调查的全民性和准确性,但随着经济调查开始至今,调查结果中显示农民收入增加速度逐渐缩减,甚至部分出现保持不变的情况,一则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农业生产力,但是时间长久设施老化,没有足够的经济投资投入,农业生产力便再次下降;另一则是部分农民满足当前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没有提升农业技术或者创新农业产品,逐渐同农业产业经济市场的需求标准和发展方向相偏离,进而被经济市场所淘汰。

1.2收入来源过于单一。农村环境资源差,实际上能够利用的资源更是有限,多数农民的经济来源是种植产业和畜牧产业,且农民自身缺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实际种植和畜牧过程中,一直采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获取方式,在这种传统思想模式下,农民经济收入过于单一,又同外界信息交流更加减少,农民自身素质提升受到局限,相应的种植技术和畜牧技术也被局限在传统模式和经验中,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种植产品和畜牧产品被严重损害,甚至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直接造成农民全部损失,阻断唯一的经济收入来源。

例如,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其的劳务收入,也就是说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所说的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指劳务收入,但是存在劳务工种少,就业渠道低的现象,因此工资性收入的数额还存在普遍偏少的状态。

1.3农民收入水平不一。农民收入水平不一是部分地区农村经济中最为常见的问题,这是因为在进行整体农民经济收入调查总结时,是将所有农民经济收入纳入总和的,进而造成表面上农民平均经济收入较好,相应的经济资助力量便会下降,然而实际偏僻农村地区,经济收入较差的农民,本就因缺少经济资助,“被迫”坚守着传统种植模式,造成农业产业模式固定化,产品种类单一化,且劳动力逐渐老龄化和向外流动的情况下,产业产品在产量、质量上一直无法提升,后期经济力量无法供应上。

比如,我县在在种植业方面仍旧采用传统的种植模式,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农民缺乏创新意识导致的,为有效摆脱这一现状,还应从创新经营模式开始。此外,对于增值性产业的延伸发展也缺乏关注意识,这些都是阻碍我县农民发展的关键因素。

2.提升农民收入,精准脱贫的策略

2.1强化政府主导,做好经济基础。各个地区政府部门作为推进经济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的主要动力,同样也是保障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保障和维护力量,故,政府部门要强化自身经济主导能力与经济市场管理能力,除了定期进行详细农民收入调查以外,还要及时根据收入调查展现的经济状况,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制度的落实,加大偏远地区农业发展的资金、人力和设备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农业发展后期力量需求做好坚实基础,提供更加优质发展环境。

2.2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和技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此时农民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便会直接影响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和环境资源消耗情况,则经济收入调查存在便很重要,政府部门和调查人员不仅需要做好基础调查工作,还需要根据不同农民经济来源对于环境资源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强化对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产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农民过分采集资源的思想,并同时为农民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定期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学习,让农民可以开拓自身眼界,接受和操作更多的农业设备,实现农业自动化、科学化管理发展,既能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维护自然环境稳定生长,有效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实现。

2.3优化农业产业,拓展新产业模式。想要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消除农民经济收入不一的问题,就先要做好经济情况调查,政府相关收入调查团队应该改变传统的调查和总结方式,分区的独立调查方式,不局限于表面农民经济收入稳定,而是应当以每一户农民为独立经济计算单位,深入到实际基础农民生活中,了解每一位、每一户农民在经济支持上的需求,同龙头企业和专业团队进行合作,不仅为农民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持,还为其提供专业技能和设备支持,积极推动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农业产品质量水平,并紧紧跟随农业市场变化和需求,不断对于自身农产品进行种类创新,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偏远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保证每一位农业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

3.总结

农民经济收入是“三農”问题的核心,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展现,因此,各个地区政府相关部门要明确农民经济收入调查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深入到基层生活中同农民面对面进行情况查询,了解影响不同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根本因素,积极推进各种惠民政策的落实,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平台和技术支持,做好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提升农民经济收入水平,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高越,侯在坤.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06):733-741.

[2]李训,翟浩淼.互联网嵌入对创业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CFPS2016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9(09):9-17+26.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农民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