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赋能 让教育出彩

2020-04-07 17:45张彤
江苏教育 2020年4期

【摘要】教育是成长,教师的成长除了常规的培训更需要赋能。一个有能量的教师将是学校发展的粘合剂,也是课程发展的助燃器。好教师成就好学校,好学校赋能好教师。

【关键词】教师赋能;文化课程;团队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10-0012-02

【作者簡介】张彤,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江苏苏州,215153)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大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三八红旗手”。

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苏科外)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办学历程尚不足4年,但在伦华教育团队近20年的国际教育积淀基础上,它承载着政府、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高期许、高要求,有着相对一般新校而言更高的办学起点和目标。

目前苏科外拥有的教师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尽管他们学历高、专业好,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有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劲与活力,但面对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依旧需要更多时间与经验的积累。如何让好教师快速成长,如何形成好教师团队?苏科外一直在实践和摸索。

美国斯坦利·麦克李斯特尔在他的《赋能》一书中提到“应对不确定的关键就是赋能。我们所处的环境会出现太多的可能性,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事前规划,于是我们必须习惯赋能”。对于学校来说,“赋能”就是给予教师自由发展的空间,给予教师自发实践的平台,给予教师自主成长的可能。

一、为教师赋能,让一个人带动一个学科、一个学部,形成一种文化

在苏科外有这样一位语文教师,她热爱阅读,也将阅读的习惯带给了自己的学生,因此,她所带的班级每年都是市或区的“书香班级”。我们给她赋能,给予她更大的平台,让她带动起整个小学的亲子阅读。在她的带动下,小学实验部成立了小萤火虫亲子阅读俱乐部。一年多来,一、二年级已经有150多位故事爸爸、故事妈妈进入校园,开展了200多次亲子共读活动,多元有趣的绘本、快乐愉悦的形式,极大地提升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效率。

如果我们能结合教师的兴趣与特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自觉成为学校文化的参与者和传播者,与学校文化和特色有机融合,那这样的好教师就能成就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

二、为教师赋能,让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所学校,建构一个课程

苏科外有这样一位生物老师,不仅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初中生物)一等奖,而且通过各类学习与培训,发展成为专业的心理教师与生涯规划师。学校结合全校的课程顶层设计,将“慧启幸福”课程交由她全面主持,赋予她架构课程、丰富内容、外联内培等多种权力。在她的主导下,学校5个学部陆续成立了家长工作坊,并开展了各类心理与生涯讲座。工作坊对外与30多个单位进行了合作共建,拓宽了各学段学生对于生涯与职业的理解。她以其专业能力与素养,团结一群对心理教育、生涯规划、家校合作有兴趣的教师以及校外专家共同完善了学校“慧启幸福课程”的建设,将父母理解、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各项工作进行梳理、整合,打造成苏科外课程图谱中独具特色的一个版块。

我们发现,每位教师都有其独有的专业特长与能力。在苏科外,我们始终围绕学校顶层设计,致力激发教师的专业能力,为好教师提供宽广的平台,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空间,让每个人都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与实践者,从而成就一所学校的课程生态圈。

为教师赋能,让一群人在差异中寻求融合,在碰撞中追求创新。

在苏科外,还有这样一个团队,有22位成员,平均年龄28岁,融合了10个学科,跨越了8个年级,他们负责实施全校STEAM课程,两年来开设了30余个跨学科课题。通过团队的努力,这支年轻的队伍将STEAM、创客、编程、人工智能等各类科技教育内容重新整理打造,内化成内容易学、思维可见、同伴互促、终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学校也收获了中国STEA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种子学校、苏州STEAM教育领航学校等近10个科技创新类荣誉称号。

三、为教师赋能,建立学习型组织,智慧引领,让努力更有方向

在苏科外,我们更为教师搭建智慧高效的研训平台:2019年初,苏科外建立博慧书苑,以独立开发的App为主要载体,以更为灵活的机制为学校教师提供涉及教育教学、基础常规、科研能力、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企业文化、个人规划、管理能力共8大培训板块。2019年9月26日,伦华教育成立博慧教育研究院,通过专家的智慧引领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深入实践,建立适切、前瞻、开放的研究系统,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前瞻性引领。

每个教师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修炼迭代的过程,苏科外努力打造智慧的学习型组织,重塑教师的教育观念与综合素养,让他们释放更多的潜力,加强心智土壤的构造,让教师进入身心协同成长模式。

学校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创意的所在,人的成长最需要的是信任,你赋予他多大的空间和舞台,他终将还给你多大的惊喜!好的学校应该给教师以方向与鼓舞,提升内涵,让教师成为学校特色与文化的深化者;给教师以目标与助力,优化进取,让教师成为学校课程与资源的开拓者;给教师以指导与培养,教学相长,让教师成为学校品牌与质量的塑造者;给教师以舞台与空间,释放潜力,让教师成为学校创新与活力的实践者。只要为每一位教师赋能,这所学校就将成为拥有好教师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