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治疗毒品戒断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毒品渴求度的影响*

2020-04-08 00:51童丽灵
陕西中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戒毒总分毒品

童丽灵,莫 娜,钟 山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口570208)

戒毒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长期吸食毒品可导致患者呼吸系统等多系统功能障碍,使患者逐步丧失社会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就目前来看,部分患者经戒毒治疗后仍具有较高的复吸率,其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戒毒治疗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均会出现焦虑、失眠等戒断症状,使得患者对毒品的渴求度再次提升,从而出现复吸的情况[2-3]。因此,如何有效减轻患者的戒断症状,降低患者的毒品渴求度,是提升戒毒效果的关键。为了解毒品戒断综合征患者采用归脾汤治疗的效果,笔者选取了50例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毒品戒断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且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毒品戒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病例诊断标准[4-5]:参考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制定的《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①患者具有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史;②患者在停止用药或减少药量后出现至少三种下列不良精神症状,包括情绪改变、注意力不集中、幻觉或错觉、意识障碍、运动性兴奋或抑制、失眠、疲乏、记忆力减退、妄想;③伴有至少两项下列躯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流鼻涕或眼泪或打哈欠、瞳孔改变、浑身痛、抽搐以及严重不适等,同时满足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戒断综合征。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毒品戒断综合征诊断标准;②均有戒毒意愿;③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②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③既往严重精神疾病史;④妊娠哺乳期患者;⑤不配合的患者。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29~54岁,平均(39.6±4.8)岁,吸毒史平均(2.9±0.7)年,每日吸毒量(0.42±0.16)g,吸毒方式为烫吸16例,静脉注射19例,肌注5例,混用10例。对照组男性40例,女10例,年龄28~56岁,平均(40.1±4.6)岁,吸毒史平均(2.8±0.9)年,每日吸毒量平均(0.41±0.18)g,患者采用的吸毒方式为静脉注射17例,烫吸15例,混用14例,肌注4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吸毒史及吸毒方式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戒毒康复治疗,每日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辅助教育和康复劳动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归脾汤治疗,具体方药组成为:白术9 g,黄芪、党参各12 g,当归、远志、茯苓、酸枣仁、龙眼肉各10 g,木香、甘草各5 g、大枣3枚,伴有气虚者加黄芪、太子参各9 g,血瘀者加川芎6 g,赤芍9 g,脾胃纳差者可加焦山楂6 g、焦麦芽9 g。用水煎服,每天1剂,于早晚分两次服用,连续治疗30 d为1个疗程。

3 观察指标[6-7]①戒断症状积分评定:参考《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戒断症状进行评分,共10个项目,根据各症状严重程度计分为0~3分,0分表示无症状,轻度症状计1分,中度症状计2分、重度症状计3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症状越严重。②焦虑情绪评定: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主要分为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两个方面,所有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得分范围为0~4分,总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症状越严重,其中以得分低于7分为无焦虑,得分在29分及以上为严重焦虑。③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主要包括焦虑、躯体化、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因子共9个,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④毒品渴求度评定:采用毒品渴求自评量表进行评定,患者几乎不想得到毒品为0分;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想得到毒品评定为1分;患者在较大程度上想获得毒品,但是能够控制自己为2分;患者非常想要获得毒品,且无法控制自己为3分;患者不顾一切想要得到毒品,无法控制自己为4分。

4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患者治疗后烦躁不安、全身难受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戒断症状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95%及以上可判断为治愈;烦躁不安等症状均显著改善,戒断症状积分减少70%~90%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戒断症状积分减少30%~70%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戒断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判断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结 果

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毒品戒断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0%,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 两组治疗后戒断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戒断症状总分及各症状积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戒断症状总分、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戒断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及精神性焦虑评分较为接近,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HAMA总分、躯体性与精神性焦虑因子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3。

4 两组治疗后SCL-90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CL-90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因子评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情绪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两组治疗后SCL-90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5 毒品渴求度 观察组治疗前毒品渴求度评分(3.1±0.5)分,对照组(3.0±0.7)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毒品渴求度评分为(1.9±0.6)分和(2.5±0.8)分,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中医将戒断综合征归属于“脱瘾”、“脱烟”、“瘾发”和“阿片烟瘾”等范畴,毒品成瘾的主要病机为烟毒内蕴,使得气血津液受损,患者气滞血瘀,阴阳失调,进而诸病丛生[8]。传统中医文献通常将毒品戒断分为急性和慢性阶段,急性阶段也就是脱毒阶段,而慢性阶段即康复阶段,具有较长病程,且在疾病不同阶段及治疗侧重点均不同。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了戒断症状的存在,如多梦烦躁、胸闷纳差、腹痛、倦怠乏力、并将其概括为“断瘾后诸症”,这些症状在断瘾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均会存在。由于戒断综合征患者大多气阴两虚,心神失养,所以对其治疗应以益气、滋阴、安神为主[9-10]。

归脾汤从《济生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补脾养心的代表方,该方药中最初并没有远志和当归,是明代薛己加入了这两味药物,以增强本方的养心安神功效,并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证治汇补》中有记载,本方可用于喜恐惊劳,房劳后着气、厥逆不省而脉虚细者治疗。《正体类要》记载该方可用于思虑伤脾、心脾作痛、血上下妄行、怔忡惊悸等治疗,随着历代医家对归脾汤的不断补充,使得该方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有研究报道[11],将归脾汤应用于戒毒后期症状患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戒断症状,降低其复吸率,且中药治疗不会出现撤药困难的情况,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归脾汤主要由白术、龙眼肉、当归、酸枣仁、黄芪、远志等药物组成,方中黄芪具有补脾益气的功效,党参与白术可健脾益气,当归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龙眼肉与茯神能够养心安神,改善睡眠质量。木香可理气醒脾,酸枣仁和远志可养心安神,甘草可调和诸药,达到收敛心神、缓解戒断症状的目的。研究报道[12-13],当归可改善血环境,起到调节机体免疫、镇痛等多种作用;黄芪中的黄芪多糖等活性成分,可调节免疫功能,起到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白术可调节胃肠运动,远志可抗抑郁,木香可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起到镇痛、抗炎和健脾等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戒断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说明归脾汤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毒品戒断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渴求感是吸毒成瘾后的必然表现,成瘾者在某些特定下会对毒品表现出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通过应用毒品渴求度自评量表能够较好地评定患者对毒品的渴求程度[14]。吸毒会让患者产生愉快满足感,毒瘾说到底既是生理成瘾,同时也是心理成瘾,所以同时也应注重对毒品戒断综合征患者的心理评估。HAMA量表可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SCL-90量表作为著名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定量表,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综合应用这些量表,有助于综合评定戒断综合征患者疗效[15]。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毒品渴求度评分、HAMA与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归脾汤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对毒品的渴求度,促进患者康复。

总之,毒品戒断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归脾汤,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戒断症状,促进患者心理状况改善,减轻患者对毒品的渴求度,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戒毒总分毒品
销毁毒品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火烧毒品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不抛弃,不放弃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