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中后期灾害种类与补救措施

2020-04-08 01:23肖国胜张英超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补救措施棉花危害

肖国胜 张英超

摘要    棉花生育期较长,可能会受到各种灾害的影响,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本文对棉花中后期灾害种类进行阐述,并根据棉花的生育特性和温度、光照、水分等适存环境要求,提出针对性的补救措施,以期提高经济效益,助力农民增收。

关键词    棉花;连阴雨;雹灾;危害;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獻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4-004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棉花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棉织品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性,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棉花的生育期较长(春播或初夏播种至冬季严寒到来前收获),其间会遇到各种恶劣天气(高温干旱、连阴雨、暴风雨、冰雹、低温等)以及病虫危害和其他因素造成的危害。棉株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受病虫危害也很大。受灾后的棉花枝叶受损,蕾、铃大量脱落或腐烂,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尤其是棉花中后期,是形成棉花产量和决定棉花品质的主要时期,受灾后为保证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必须了解棉花的生育特性和对温度、光照、水分等适存环境要求,针对不同灾情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救,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1    连阴雨天气

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属于喜温好光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棉花生长中后期常遇连阴雨天气,持续4~5 d以上的连阴雨天气使光照时间变短,气温降低,严重影响到棉田小气候,不利于棉花蕾、铃的形成和发育,造成棉花落花、落蕾,最终导致棉花坐桃率低,使棉花伏桃、秋桃数量少、成熟差、脱落多,棉花的品质降低[1-2];持续的降雨天气还会使棉田雨水集聚,出现水涝灾害。

1.1    蕾期

1.1.1    危害。蕾期是棉花开始现蕾到开花的时期,此期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很旺盛,需要充足的光照和较高的温度。蕾期遭遇连阴雨天气,受光照少和温度低的影响,造成棉花开花现蕾推迟,严重时推迟1周左右,花、蕾脱落加重,发生病虫害几率增加,甚至造成棉花植株死亡。

1.1.2    补救措施。蕾期遇到连阴雨天气,要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地温。

1.2    蕾期—吐絮期

1.2.1    危害。蕾期—吐絮期如果遭遇低温连阴雨天气,开花授粉会受到阻碍,长时间的连续阴雨天气,造成棉花光照严重不足,同时营养生长加快,造成棉株徒长,田间通风性降低,并随棉田湿度的增大,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程度增加,造成棉花蕾、铃霉烂,大量脱落,从而使棉花产量和品质下降。吐絮期遇连阴雨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危害较严重,花铃期较吐絮期的危害影响稍轻些。连阴雨形成的低温气候危害主要表现在吐絮期,棉花裂铃吐絮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温度要求为最低温度15~16 ℃,最适宜温度20~30 ℃,气候条件适宜、昼夜温差大时,促进纤维增长,提高棉花的品质。如果气温降到20 ℃以下,棉纤维伸长受到影响,降到15 ℃以下时,棉纤维停止伸长。当温度低于5 ℃或者出现霜冻天气时,已成熟的棉铃也不能正常吐絮,未成熟的棉铃则会形成僵瓣。

1.2.2    补救措施。一是采用推株并垄的措施通风。即人为改变棉株的行距,用脚踩棉茎的近地部分,一脚踩一行,使棉株向两侧倾斜,使得此行间的棉株向两侧分开,行间距加宽,通风透光条件改善,棉田的湿度降低,解除郁闭,然后隔一行进行此操作,使得另2行交叉相搭;过3~4 d再将交叉相搭的2行用脚踩棉茎的基部使之分开,使这2行的行间通风透气性增加,如此交替进行,有利于棉株均衡生长。一般重复进行1~2次,可使棉田保持通风,湿度降低,减少蕾、铃的霉烂、脱落。二是科学整枝。为了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烂铃进一步加剧,将空枝剪掉,植株主茎下部的老叶打掉,同时摘掉植株上部无效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有效棉桃养分的供给;另外,结合中耕松土,及时采摘掉烂铃和病铃,并带出田外处理,以防止病菌蔓延造成更大的危害。三是吐絮期的成熟棉桃处理。对于吐絮期连阴雨造成的低温而不能正常吐絮的老熟棉桃,可将棉铃摘回,然后用40%乙烯利100~150 g加水50 kg稀释进行喷雾催熟。

2    涝灾

2.1    危害

地势低或排水设施差的棉田若遭遇持续的连阴雨或遭遇暴风雨则会形成涝灾。棉花烂铃的主要原因往往都是降水偏多,使田间严重积水,田间空气湿度过大,土壤的田间持水量超过饱和,形成渍害,根系严重缺氧甚至腐烂,棉花呼吸不畅,造成蕾、铃大量脱落,即使是下部已经成熟的棉铃也会因湿度过大发生霉烂。

2.2    补救措施

一是对于积水,要及时疏通“三沟”排水。二是中耕松土。中耕松土是散墒、增加土壤通气性和温度的有效方法,防止遭受涝灾后的棉田土壤板结,使棉花根系吸收机能畅通,促进根系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减少根系腐烂,提高地温以改善因蓄水造成土壤温度降低的环境,加快植株地上部的生长恢复。三是及时补施肥料。棉田经过水涝灾害后,土壤养分随水流失严重,为供应棉株恢复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应及时补施速效化肥。肥料以氮肥为主,如在蕾期,还可追施磷、钾肥。同时可结合喷施叶面肥(可使用0.2%磷酸二氢钾+1%尿素液连喷2次),以弥补根系吸收机能的不足。四是精细整枝,推迟打顶。涝灾造成棉株下部蕾铃脱落严重,在整枝时就要多留上部果枝,打顶的时间适当推迟,以延长有效果枝的再生,增加棉桃的数量[3]。

猜你喜欢
补救措施棉花危害
棉花是花吗?
嫁给马云
雪白的棉花堡
水工建筑工程泵送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