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演唱中的感觉与思维

2020-04-08 01:26史雁楠
戏剧之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

史雁楠

【摘 要】感觉与思维是决定声乐演唱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因素,需要重点关注与培养。基于此,本文在明确声乐演唱中感觉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内涵、种类、调控方面分析了歌唱感觉,并从内涵、理论构成、基本过程入手阐述了歌唱思维。同时,提出了歌唱感觉与歌唱思维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声乐演唱;歌唱感觉;歌唱思维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8-0055-02

感觉和思维属于人类的基本的生理机能,其随时发生,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感觉与思维是人类认知过程的两个阶段,具有重要地位。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演唱者的感觉与思维影响着实际演唱的全过程,影响着歌唱活动的顺利展开,因此,对演唱过程中的感觉与思维进行探究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

一、声乐演唱中感觉与思维的关系分析

感觉与思维是决定声乐演唱能够顺利展开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声乐演唱中,由于感觉更难把握,且其产生、质量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单纯依靠感觉完成演唱。为了保证声乐演唱的质量,必须要推动感性认知升华至理性认知。

对于歌唱感觉与歌唱思维来说,两者均包含在歌唱认识的范围内,但是在歌唱认知中的存在阶段有所不同。其中,歌唱感觉主要为个体对声乐演唱、发声的简单认知,为个体深入感知声乐演唱、发声提供了必要的材料与信息。而歌唱思维属于个体对声乐演唱、发声的高级认知,实现了对歌唱感觉提供材料的加工与概括,最终形成声乐理解相关概念。从这一角度分析能够得出,正确的声音概念为个体感觉(歌唱感觉)与思维(歌唱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二、声乐演唱中的感觉分析

(一)歌唱感觉

对于歌唱感觉来说,其主要指声乐演唱过程中的演唱者的感觉,是演唱者的大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声音的个别属性反映[1]。相比于心理学中对于感觉的定义与概念内涵来说,歌唱感觉与其有着一定的联系,也具备区别性。其中,感觉与歌唱感觉的联系在于,感觉为歌唱感觉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在实际的声乐演唱过程中,不仅要接受感觉的指导,还要保持声乐演唱的独特性。感觉与声乐感觉的区别在于,感觉是人类生来具有的生理机能,而声乐感觉则需要演唱者在长时间的学习与训练中实现逐步培养。

(二)歌唱感觉的种类

1.歌唱的内部感觉。在实际的声乐演唱中,演唱者体会到的身体内部多个部位的运动感觉为歌唱的内部感觉,这种类型的歌唱感觉较为明确。对于演唱者来说,想要形成良好的歌唱内部感觉,就必须要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获取。

2.歌唱的外部感觉。在实际的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身体外部的感觉器官在受到外部刺激产生的对演唱外部属性的心理反映。利用对声乐演唱产生的不同感觉,能够了解到演唱的多种属性。

(三)歌唱感觉的培养

1.提升音乐审美情趣。通过音乐审美情趣的提升,能够推动演唱者歌唱感觉的更好形成。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相关人员可以频繁到现场聆听音乐会,实现自身艺术修养的增强。同时,可以聆听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的演唱者对同一首曲目的演唱与表达,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特有的演唱风格。

2.保持歌唱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个体能够更好地完成声乐学习,促使其声乐综合演唱水平提升。与此同时,浓厚的歌唱兴趣还能帮助个体顺利克服声乐学习中的困难,并更加容易形成规律的歌唱感觉。

(四)歌唱感觉的调控

1.呼吸感觉的调控。在声乐演唱过程中,个体呼吸的状态感觉极为重要,其直接关系着声乐演唱的音色、音质以及音量等。在演唱实践中,气息不够用、气息漏光等问题极为普遍,其均与呼吸感觉的调控有关。因此,演唱者要保证在吸气时感受到口腔与鼻腔的开放,形成气流畅通;在用气时,能够感受到呼吸器官的自然扩张,并保持用气均匀。

2.共鸣感觉的调控。为了提升声乐演唱的效果,必须要保证音域的宽阔、音量的响亮等,而这就需要演唱者完成共鸣感觉的调控。在声乐演唱实践中,演唱者不能够过于片面追求某一共鸣腔体,而要实现共鸣感觉的协调使用。此时,必须要落实联合共鸣,并结合演唱需求完成调控。例如,在低声区的演唱中,需重视感受胸腔共鸣等。

3.情绪感觉的调控。对于声乐演唱中的情绪感觉来说,其主要指演唱者在表达出某作品基本情绪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感悟与情绪状态,属于对音乐作品把握的表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演唱者需要在日常练习中思考、表达作品情绪,使得声乐表演的情绪自然形成。

三、声乐演唱中的思维分析

(一)歌唱思维

对于歌唱思维来说,其主要指个体在进行声乐学习、演唱的过程中,综合文字语言、音乐语言、演唱环境等因素,结合个体感悟、生理机能的调整、发声本质及规律而完成符合个体审美的理想歌声的演唱。与歌唱感觉相类似,歌唱思维与思维(心理学范畴内)有着一定的联系,也具备区别性。在声乐演唱实践中,思维的全部过程与其中的多种活动均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具备着声乐演唱艺术的独特性。

(二)歌唱思维的理论构成

歌唱思维主要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思维为理论基础,其理论构成具体如下。在歌唱感觉的支持下,将其提供的原材料视为加工对象,结合演唱者在训练中积累的感觉经验与体现体验,完成适宜特定作品演唱的感觉以及优质歌唱感觉的共同特征,通过思考得出作品的本质规律,同时应用语言表述,最终达到理性上的认识。

(三)歌唱思维的基本过程

1.分析与综合。个体需要使用分析与综合法完成其各级系统的研究,包括个体的共鸣系统、呼吸系统等。在分析中,要关注一个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也要避免对其进行割裂,最终实现系统的综合应用。在此基础上,需要完成对特定音乐作品的研究。应当分析作品中的詞句、段落、结构、内涵等,并使用合适的声音完成情感表达。

2.比较。用比较的方式,能够确定作品、不同表达方式等之间的共性与特定,在此基础上实现合适的演唱[2]。通过比较同一作品中的不同部分,能够确定出不同段落使用的情感、演唱力度、速度等,提升声乐演唱的感染力。

3.抽象与概括。对于抽象来说,其主要在分析与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将演唱的本质与非本质內容在思想上加以区别,重点提取本质性内容,并将其放置在演唱的首要地位。对于概括来说,其主要实现了个体提取的客观事物的共性特征与本质特征的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抽象与概括相互联系,实现对事物本质的全面、正确反映。

(四)歌唱思维的培养

1.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相关知识的积累是提升个体演唱思维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进行多种乐器知识的拓展学习,了解不同音乐大师的代表作、不同乐器的经典作品等。另外,还要通过丰富的名著阅读、画展欣赏等,实现个体文化素养的提升。

2.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想要形成更好的歌唱思维,仅仅通过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避免思维脱离实际。此时,应当展开大量的声乐演唱练习,针对个体的歌唱感觉进行思考,并完成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升个体声乐演唱的进步速度。

3.对不同歌唱家的演唱特点展开分析与学习。对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演唱家对同一作品的演唱展开聆听、分析以及学习,能够进一步推动个体声乐演唱能力水平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不同演唱家的表达方式、演唱特点,总结值得个体借鉴的经验以及需要避免的缺陷,以此完善个体声乐演唱,增强歌唱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感觉与思维是决定声乐演唱能够顺利展开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声乐演唱的质量,要推动声乐演唱中的感觉(歌唱感觉)向着思维(歌唱思维)方向转变。在明确歌唱感觉与歌唱思维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提升音乐审美情趣、保持歌唱兴趣、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不同歌唱家的演唱特点展开分析与学习,实现歌唱感觉与歌唱思维的增强,进一步推动个体声乐演唱能力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静静.声乐演唱中的感觉与思维研究[J].黄河之声,2019.

[2]郑秋芳.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感觉与思维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11):129-130.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
谈歌唱的形象思维
浅谈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合作与艺术指导性
关于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训练与运用的有效思考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