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腔非遗文化纪录片创作研究

2020-04-08 01:26陈鹏陈雪董海斌
戏剧之家 2020年8期
关键词:传播纪录片创作

陈鹏 陈雪 董海斌

【摘 要】研究陕西秦腔非遗文化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的创作方式。对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创作语言、成片形式、交流渠道的模式进行研究。拍摄《秦地遗声》非遗纪录片,圈定立足点,规划创作手法,建立成片方式,进而帮助非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扩展生命力。不同种类的非遗文化纪录片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创作范式,才能进行可持续操作,完成有效传播。

【关键词】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传播

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8-0071-0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而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尤为重要。纪录片作为常见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社会影响,进而得到传承与发展起到良好的效果。但传统的非遗纪录片大多以陈述的方式为主线,或者以虚拟场景再现为主的方式来创作。以数媒为主的新媒体广泛应用,使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受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参与者甚至是内容的提供者。数媒时代一部纪录片怎样引起观众的兴趣,怎样找到新媒体的契合点,陈述和虚拟场景再现的创作方式相对陈旧,落后于时代精神。秦腔作为体量庞大、积淀深厚的非遗文化,其表现不仅要和当下传播渠道相结合,也必须要在纪录片内部创作结构加以改变,使其具有时代特征、多维视角、凸显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一、多种线索的情节化叙事结构

非遗文化的生存需要土壤,失去土壤就意味着最终的消亡。耕耘这一土壤的便是非遗传承人。非遗技能以“每个传承人”(从事者、爱好者)为核心,将历史悠久、庞大繁杂的文化浓缩于具体的人、事中,展现出一种群体记忆和社会文化基因。

非遗纪录片应将创作者视角与每位传承人视角相结合,使其将情节主动推进而不是被动安排,通过人物的活动主线来记录和阐释“非遗”的内涵和流变,以人物的活动事件与现实冲突作为戏剧化的表现来展开叙事[1]。这一思路也体现了数媒时代信息傳播的基本特征,契合了互联网文化时代的典型精神“去中心化”。正如波斯特提出这个概念时所说“语言的多变性引发了意义的去中心化。”此时人人都是内容的提供者、参与者,特定个人的力量被消解。

《秦地遗声》讲述的是一个在剧团工作的老秦腔艺人的日常生活,中间穿插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性别的秦腔爱好者对秦腔的看法和传承,最后艺术家迎着朝阳坐着剧团演出车去巡演时,故事的圆满凸显了“非遗”背后包含的人文情怀和对非遗传统文化的弘扬。

《秦地遗声》分为一个主线,四个部分,这个主线人物是参加巡演的秦腔老艺术家,而四个部分分别有各自的主题,即秦腔的魅力、秦腔的现状、秦腔的历史和秦腔的传承,每一段都是不同情节的故事,段落与段落流畅且连贯。

二、信息原真性与表达艺术性在创作语言上的统一

非遗纪录片的特征是原真性、文献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原真性是纪录片的核心本质,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既要保证内容的客观性,展现创作者思维的独特性,也要注重叙事的原真性。文献性是一部纪录片评价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性是指充分调动影片创作者的能动性与想象力,用影像的形式来表达内容。

在脚本撰写和影片制作中,原真性、文献性与艺术性缺一不可。

第一,对环境的浸润、与传承人心灵的碰撞,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在剧本制作上便能展现“非遗”的本质,给大众呈现出一个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

第二,运用阶梯式与变格结合的剪辑技巧,长短镜头及明暗、大小景别相互搭配(图1)。情节安排上,三五分钟安排一个小高潮,做到张弛有度,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心状态。

第三,朴实的视觉语言,拍摄上不能运用太多的技巧,运用最朴实的镜头和独特的视角,把镜头给到最能体现这一文化的人物身上,把生活最自然的状态展现在大众面前,但每一个画面都要追求精致优雅,吸人眼球。

第四,生动的同期声,可以真实呈现此情此景,进一步充分展现秦腔的整体面貌,让秦腔生动展现在大众的面前。

记录片《秦地遗声》在拍摄初期选择拍摄地点和相关参访对象时,创作者访问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对象,剪辑之前素材也进行了3-5次的整理和挑选,纪录片开头,老艺术家手中拿着秦腔演奏必不可少的乐器,以一首经典的秦腔唱段《二进宫》引出故事的开端,透过一个个小细节、一段段生活片段,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秦腔及其地域文化的魅力。

纪录片在兼具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基础上,还要增加生动趣味性,这样既能使创作者制作时不觉得枯燥乏味,同时又能引起观众的注意。《秦地遗声》纪录片中不仅穿插着不同群体的口述采访,在形式上也各有不同,比如,让爱好者用三个词来形容所认识的秦腔、对秦腔选段的理解等。观众参与性比较强,吸引力和趣味性比一成不变的口播更为生动。

三、多种形式的组合叠加成片形式

如何在全媒体时代脱颖而出,纪录片的叙事技法也是一大重点。

第一,解说词与影片对白在结构上的互补性

“学习国外的叙事风格,用最浅显的叙述语态讲故事,信息量要大,而且要通俗。”[2]纪录片《秦地遗声》中对于解说词的编写和运用就花了很多心思,分为对过去的描述、现在的传承和介绍、对未来的展望和期盼,通俗易懂,与影片对白互相补充。《秦地遗声》中传承人在后台、长廊等不同地方的吼唱,虽说也以解说词贯穿,但有的段落只给背景音,以“留白”的方式为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使观众有带入感,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在叙事的同时也会引发观众对秦腔现状和未来传承的深刻担忧。

第二,影片时空结构穿插与顺序的结合性

运用“搬演”的叙事手法,打破影片时空的限制,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内容,运用客观假定的表现方式来实施叙述,增强影片镜头叙事的趣味性与视觉效果。《秦地遗声》中,老艺人在城墙角唱戏,声音在持续但画面从城墙一角、城楼、天空、小祠堂台阶等一一略过之后,到达老艺术家和搭档所在的城墙角唱戏的画面,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这种叙事手法多出现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在以往非遗题材纪录片中采用较少[3],所以这也是非遗题材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发展中可以采用的叙事手法,达到一种“非遗”的影像化传承。

第三,對白与口述内容的原生与情感渲染的统一性

传承人的口述是非遗纪录片的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通过不同传承人的口述,更加全面和鲜活地描述之前时空下的非遗文化的状况,探究文化内涵。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获得极强的代入感,增加纪录片叙事的生动性。

口述之前拍摄者设置的问题,一定要保持中立性,不能代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对传承人的思维进行引导。《秦地遗声》总片共23分钟,其中有4个部分都是采用现场采访口述组成的(图2),叙述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神态、不同的语气说法和不同的比划姿势,可以通过画面表现把观众带入口述者的情感之中,感受到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性别对秦腔的真挚情感。

第四,特效技术与真实画面的辅助性

《秦地遗声》中,运用maya建模还原了秦腔最初产生的场景(图2),以画中画的形式展示出来,既避免了解说词的繁琐和无趣,也增加了多样性和可观性。

四、多种媒介的传播交流渠道

除了在制作纪录片时可以运用到电脑技术辅以帮助外,对于纪录片的传播来说,数媒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为非遗类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

《秦地遗声》创作时结合了新媒体交互性这一特点,从筹划创作到制作完成都加强与大众的互动,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随时了解和掌握大众对陕西非遗文化的认识和看法。大胆创新,把非遗纪录片的拍摄思路和成片效果都发布在互联网上让大家献计献策,不断进行重新组合、补充和完善创造思路。同时使观众更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让观众有很强的参与感,加深观众对非遗纪录片的情感,更加有利于非遗文化和纪录片的传播。

《秦地遗声》创作后期,将先导片上传至优酷、腾讯等主流视频平台,及时发布一些与影片相关的消息或者花絮,同时提供展映活动以及资源下载链接等。大部分在线视频平台都开设了弹幕功能,真正做到即看即交流,为纪录片观看者与创作者提供了很好的交互渠道[4]。BBC、中国纪录片网、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及独立制作人摄制了纷繁多姿的非遗类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吸引了全媒体全民的目光。而互联网、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传播和传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广阔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方便快捷的传播优势,融合传统媒体构建立体交互式传播渠道[5],使“非遗”从特定的民族和地域走出去,被更多人所认识,从而激发大众的保护欲,打心底认可“非遗”,并自觉地保护和传承“非遗”。

五、结语

纪录片不仅是传承“非遗”的重要途径,更不失为保护和传播“非遗”的最有效的手段。现如今传播方式的随时更新,使其便于长期保存,可以直观、真实、有效记录非遗项目的纪录片并成为传承与学习的样本[6],纪录片这种形式已经成为“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最有效、最直观、最值得选择的一种方式。对于纪录片创作者而言,“非遗”的原始文化是纪录片的基座,传承数十年的精神文化内涵和民族的区域性文化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7]。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得出了对于秦腔非遗纪录片创作过程当中的基本范式,对于进行秦腔非遗影片的持续性创作提出了一个方法,对其他非遗类型的影片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敏南.“非遗”题材纪录影片的叙事策略[J].当代电影,2012,(5):151-154.

[2]杨阳.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传播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2):153-157.

[3]魏京录.新媒体视域下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研究—以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为例[J].西部皮革,2017,39(12):1466.

[4]付海恋.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J].当代电视,2016,(4):63.

[5]贺艳,梁珂.试析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的传播特性[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4):104-107.

[6]王家乾,苏大为.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非遗”纪录片的建构[J].电视研究,2013(4).

[7]Bleum A W.Documentary in American Television: Form, Function, Method.[J].1971.

猜你喜欢
传播纪录片创作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