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出发,过幸福的研修生活

2020-04-08 02:35王志梅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珙县蜡染宜宾

王志梅

【学校简介】宜宾市江北实验小学校,秉承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学校现有岷江西路校区和翠微路校区,占地总面积29430平方米,有6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660人。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除了平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进技术以外,在寒暑假还积极组织老师们进行学习,有office进阶操作培训,有录屏软件学习,也有手机微课制作,还有视频编辑等。大大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操作水平,为学校后期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学校校本研修秉承着“从老师中来到老师中去”的原则,研修项目均从老师们自下而上的需求中产生。学校校本研修思路:需求指引 确定项目 找准切口 探索路径 达成需求 专业提升。

一、研修非遗文化,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学校毗邻宜宾学院,与教育学院、美术学院、文新学院等各院系保持着长期以来的友好合作关系,学校教师拥有了丰富、优质、前沿的教育资源。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应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美术组教师敢于天下先,在美术学科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学校正思考如何利用本地优质资源建立一个适合学校的工作坊。经学校领导与美术学院专家、教授的多次论证,决定建立“传承非遗”工作坊。

2018年初,美术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到珙县农耕文化传习馆调研发现:宜宾珙县蜡染是宜宾仅有的四个国家级非遗之一,而宜宾苗族蜡染发展空间很大,但因蜡画人不会染布,染布人不会蜡画等原因,致使宜宾苗族蜡染发展并不乐观。在宜宾学院和宜宾博物院的支持下,学校决定首开蜡染工作坊,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珙县苗族蜡染引进校园,作为美术组的校本研修项目。

研修蜡染,教师要了解蜡染,要开蜡染工作坊,教师得会蜡染。学校组织美术老师五进珙县罗渡苗族乡学艺,组织美术老师拜访国家级蜡染传承人——宜宾珙县罗渡王武寨的王力洪,拜访染布传承人——宜宾珙县罗渡高建华。经过拜师学艺,美术教师们学到了基本的蜡染技能。学校随即购买了三个社团班的教学工具,如蜡刀、蜡炉、蜡、布、染料等,在岷江西路校区开了两个社团班,在翠微路开了一个社团班,在社团活动中研修。

【随笔】美术教师蒋湘江的教学随笔  记得第一天在学校画的时候,我就感到不顺手,没有在珙县学习的时候那么容易。主要表现在:蜡不易入布或很快入布。或画不出线。于是怀疑是蜡出了问题。学校领导立即联系珙县的蜡染专家,我们下午放学后陈世清副校长亲自开车又带我们到珙县咨询学习,了解失败的原因。当天晚上我们回到家已经是一点多钟了。第二天早上立刻实践,基本可以用块面表现一些图案。很快一周结束了,第一批蜡染作品出来了,效果非常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色很粉或图案有的没有。于是,在陈校长的带领下带着问题再次寻访罗渡大染坊的高师傅和王武寨的王力洪。单面的车程要五个小时的车程,来回在路上就要十个小时。这一次我们用真诚打动了染布的高师傅,学到了染的技术,为我们自己蜡染提供了便利,也为我们把蜡染适度创新提供了保障。

在社团教学实践中,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蜡画很热,学校给我提供电扇,染布需要老师亲自动手,特别是脱蜡工作量很大,第二天要看效果,陈世清副校长亲自参与指导督促。短短的几个月,我们从学习到实践,到师生共同作品,到作品展全部完成。

在社团教学实践过程中,美术教师们一边进行教学实践,一边进行学习提升,美术教师经常与美术学院张莉老师进行线上交流,进行线下实践教学研讨、资源共享,也多次邀请到蜡染传承人和美术学院专家到学校指导。老师和学生的蜡染技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传承非遗的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

经过师生们几个月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一系列以宜宾悠久的茶文化为题材的蜡染作品,并在省市区美术工作坊展评中均获得一等奖。学校通过弘扬本地的茶文化和非遗文化,老师和学生习得了蜡染技艺,同事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借力“三人行”,助推新进教师成长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每年新进教师20人左右,为促使新进教师尽快适应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实践,尽快成长。学校借力“三人行”平台,对青年教师开展线上线下培训。

【案例】应届毕业生李琴老师的成长。本期,新进应届毕业生李琴,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多次的课堂巡视中校行政发现,她的课堂资源太单一、教学方法欠灵活、教学设计欠合理,急需一副“处方”助推她的专业成长。学校针对她的情况,给她推荐了“三人行”平台,特别是平台中的专家资源十分丰富,教学建议、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授课课件、微课视频等能够极好地实现线上专家的引领。李琴老师通过平台不断地学习和研读,切实把专家指导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进步。

学校还将通过“三人行”平台,预约专家到校进行专题培训、面对面指导,实现线上线下互动交流,促进学校青年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三、互联网+助力,促进教师专业新成长

自2012年10月学校成为苏派课改实验学校以来,已走过六个年头,学校小组合作学习课改成效显著。但随着课改的纵深推进,学科教师的发展进入高原期,他们的激情和热情都有着不同程度衰减,亟待重新点燃课堂激情。

专家课堂互联网+、翻转课堂、智慧平板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启新征程。2017年5月学校邀请山东赵国英老师对全校教师进行喀秋莎微课培训。但因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信息化掌握水平等因素,大部分老师感到软件操作繁琐,画面呆板,制作微课积极性不高。2018年1月学校邀请优芽公司开展“互动电影”微课培训,通过这次培训,老师们制作微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有51人参加学校微课比赛获奖。虽然优雅微课画面的动态感强,但声音效果缺乏感染力。2018年7月学校又选派了6位骨干教师到成都参加手机微课培训,回校进行二次培训,培训全面铺开。手机微课制作简单易学、用时少、效果好,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操作,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的热情。

随着教师们对一些课件、微课制作软件、手机APP、平板等的深入学习、研究、掌握、运用,结合教学所需,发挥集体智慧,创作出高质量的课件、微课,其中四、五年级学科智慧教育资源已收入宜宾市智慧教育云平台资源库,为宜宾市智慧教育资源库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设计、练习、指南、课件、微课等资源,学校研修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广和共享。目前,学校已建立含有微课的数字校本资源库,初步实现数字资源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得到各級领导、专家及使用教师一致好评。学校教师在微课制作和使用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3人次获得省市区级教育信息技术等级奖,从而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新成长。

这些从教师的教学、教师的发展和时代需求中确立的研修项目,得到教师们的认同并积极参与,既解决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个个难题,又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宜宾市江北实验小学校将踏着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一路向前!

猜你喜欢
珙县蜡染宜宾
苗山深处蜡染忙
蜡染的纹饰探讨
丹寨蜡染千年
制度变迁理论视野下的宜宾茶产业发展创新
武汉港务与宜宾港签署合作协议
三江叠翠盛琼浆,老宜宾酒酿浓香
终朝采蓝 不盈一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