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上清湾

2020-04-09 04:41曾凌芳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
关键词:古屋青砖古村

曾凌芳

知道“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描绘的是哪个古村吗?

也许是小时候跟随父亲在乡村生活过一小段时间的缘故,像古诗描绘的这些古村,让我心驰神往,总想找机会去领略。

秋日的午后,友人邀我同游。是日天清云淡,树木婀娜摇动着枝桠,谦让地不停往后退着。难道,树也有情?想让道路变得更宽阔,好让我们的车跑得更快些?

“今天要去的这个古村,坐落在西江流域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马山脚的一个回旋弯位,依山傍水,古色古香。”双手紧握汽车方向盘的友人,不忘帮我预习“功课”。“是古诗描绘的那个古村吗?”我问道。“你自己慢慢体会。”友人居然吊我的胃口。

一瞅见矗立在江边、雨后像蒙着面纱般神秘的小村子,车刚停稳,我就迫不及待打开车门,把脚伸向温软的土地,想一睹古村芳容。

“据史料记载,随着中西文明的不断渗透,西方文化也开始沿着南粤古驿道进入内陆,在西江古驿道上形成了一个起源于明末清初、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古村。”友人耐心向我介绍,想让我多了解一些关于古村的历史。

沿着一条弯曲的羊肠小道往下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平整空旷、可供人们休憩的广场,周围有几棵百年古榕,树枝密密匝匝,像遮阳伞一样伸展着,绿叶垂落在古屋外墙,包围着青砖黛瓦,与默守岁月斑驳的青砖融为一体。用手轻轻抚摸着古老而残缺的青砖,注入手心的是青砖散发出来的悠长岁月的记忆。

“这几棵古榕树,是我们村子的守护神,默默庇佑着我们世世代代。”坐在榕树下聊天的老人半闭着眼,有一搭没一搭地唠叨着。“看见榕树下那间旧房子了吗?这是我们的旧教堂。”

我们打量着这间古旧的建筑物。据门前的指示牌介绍,这是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教堂。第一层是岭南传统风格的青砖墙壁,而二楼却是中西合璧的结构,有杉木做的回廊。我用手轻轻触摸这段外墙,仿佛摩挲着奶奶沧桑的脸庞,一个来自几百年前的疑问强烈地穿过指尖渗入我的脑海中。是啊,拓荒者是如何艰辛在这里开基創业的?这些村民的祖先是哪里的?强烈的好奇心让我急着进去一探究竟。旧教堂的门栓上,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锁,友人轻轻一拉,竟然开了。忐忑走进去,只见屋里挂满了蜘蛛网,墙上有一块模糊不清的石碑,恍似记载着一些早已忘却的人和事。才踏上木楼,我和友人被木楼板发出的“吱嘎”声吓了一跳,连忙跑出门外。

刺眼的阳光,透过榕树的叶子撒落在地面上,斑斑点点,让这个古村平添了丝丝神秘的色彩。

临江有个古码头,周围散落着几艘破败不堪的小木船。想找棹,却怎么也找不着,顿觉失落。此时,如果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明末清初交通不便时古码头的繁荣景象,甚好。

古村里,红墙黛瓦的古民居,如洒落人间的繁星,错落有致,韵味古朴而意味悠长。穿梭在村中幽静的麻石小巷,可以看见古屋还留有灰塑、木雕、壁画等广府民居特征。走近细细观察,发现有历史故事,有民间娱乐,有花卉果木,有飞禽走兽……古屋的阁楼都设有滨江建筑特有的逃生门,每发洪水,村民就从逃生门爬出,跑到山上避难。可见,当时房屋设计的科学性以及村民对生命的敬畏。

置身古村中,你可以尽情呼吸西江吹来的清新空气,可以暂时放下一切烦忧思虑,可以想象村民生活的闲适。

“古时候的上清湾古村几乎与世隔绝,最原始的居民并不多,他们过着自成一格的生活。在明末清初,南明小朝廷的抗清名将李定国率兵曾一度占据这里,直至康熙年间,上清湾村才重归高要管辖。”边走边听友人介绍,也是一种幸福。

“哗,红房子!”再往江边走,猛一抬头,我不禁惊呼。“那是村中第二个教堂,是有着异国情调、中西合璧的建筑。我们进去看看,好吗?”友人探问。

远远望去,红砖教堂和青砖古屋相映,给人以欧风华韵和谐共存的感觉。红砖白墙的教堂和门口的对联,仿似披上了具有中国风的外衣,却又糅合了异域的风情。

“这座天主教堂具有哥特式建筑风格,始建于1864年,相传由法籍传教士黎姓神父所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教堂长约23米,宽约10米,为硬山顶,五进深,三开间。正门上开有三窗,在第三进左右各开一横门,每进均运用了砖拱技巧,明间的砖拱跨度较两次间的大。”友人如数家珍,让我惊叹!

和友人边聊边绕着古村漫步,寓学于游,真是身心舒泰。小心翼翼爬上一栋古屋的屋顶,放眼远眺,发现古屋几乎都荒废着,有些屋顶还长满了野草,觉得有些惋惜。

我们想了解村民的生活,就在村子深处找到了一位留守老人。“我们的生活融合了东西方的传统,既过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也有异域色彩的圣诞节、复活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等。过年时我们会贴春联、吃汤圆、吃团圆饭;清明节上山扫墓只以白烛和鲜花拜祭,不摆鸡、鸭、肉等供品。我们村子地少,房子都要一间紧挨着一间依山而建。我们靠水吃水,以前的村民多以在西江打鱼为生;现在的年轻人呀,都不愿意留在村子啰,他们出去读书,然后留在大城市工作生活,逢年过节才回村子瞅瞅。”老人很健谈,乐观、热情又好客。也许是老人害怕寂寞吧,他一再挽留我们再多呆些时间。

漫步上清湾古村,目光所及尽是古树、古巷、古屋,人也像穿越了时光隧道,仿佛一倏间年轻了许多,浮躁尽涤,恬静安然。

原来,古诗描绘的古村,就是眼前的上清湾古村!

夕阳西下,悠然站在上清湾古村的小山岗上,沐浴着微凉江风,江水拍岸韵调悠扬,友谊之情得以升华,思乡之意渐入怀中……

猜你喜欢
古屋青砖古村
《古村小巷》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古建筑青砖墙体修复施工技术研究
古村新景
古村之晨
青砖茶 良心做——湖南伟仁永巨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古村——大芦
暗指视域下《木匠的哥特式古屋》的失败主题分析
古屋
云峰山水画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