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超高清视频做成5G商用亮点

2020-04-09 04:41徐永健
通信产业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流量时延广播电视

徐永健

4G网络已无法满足超高清对网络流量、存储空间和回传时延等技术指标要求,而5G网络支持高达100-1000Mbps的传输速率,可充分满足超高清视频制作、传输、分发需求。

超高清视频与5G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

视频是信息呈现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未来将占到个人用户网络流量的80%以上和行业应用网络流量的70%以上。当前,视频技术正从高清视频向超高清视频演进,对传输网络大流量、高速率、低时延的需求更加迫切。4G网络己无法满足超高清对网络流量、存储空间和回传时延等技术指标要求。而5G网络支持高达100-1000Mbps的传输速率,可充分满足超高清视频制作、传输、分发需求。

2019年2月28日,工信部联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确提出“探索5G应用于超高清视频传输,实现超高清视频业务与5G的协同发展”。相比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5G主要应用场景,超高清视频在技术产品研发、产业链建设方面成熟度高,应用基础条件较好,是现阶段5G商用探索的亮点。

我国超高清视频与5G融合应用正在加速落地

5G与超高清视频的融合,不仅将大幅提高超高清视频内容的生产效率,也将有力促进超高清视频在广播电视、文教娱乐、医疗健康、安防健康、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行业领域的应用,加快行业数字化进程,撬动巨大内需市场,进而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超高清视频与5G融合应用已在重点行业蓬勃开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广播电视新媒体领域,能够增加视频采集端设备的可移动性,促进了媒体内容形态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

体育赛事直播/转播领域,能够促进画面具有更宽的色域、更自然的色彩,更快地展现运动员的动作,观看体验犹如亲临现场,将提高比赛的商业价值。

医疗健康领域,能够低延时传输超高清医学影像,加速了远程会诊、手术指导等医疗应用模式创新。

安防监控和智能交通领域,可更清晰、更准确地还原监控场景,实现对场景中车辆车牌、行人人脸、行人行為等的智能监控分析。

工业制造领域,可支持大连接、低时延的传感器和控制信号业务,实现精细原材料识别、精密定位测量等。

加快推进超高清视频与5G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是增强核心技术基础能力保障。要组织产业界力量,在超高清视频采、编、播、传等各个环节应用中开展5G技术协同攻关,突破多接入边缘计算、5G端到端网络切片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加强4K、8K、VR等超高清视频5G传输的试验验证,加快支持5G的前端制作设备、编解码器、网络传输设备、终端产品的产业化,夯实超高清视频与5G融合发展基础。

二是不断拓展行业应用领域。要瞄准2020年高山滑雪世界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国内外重大赛事活动,支持5G+8K超高清转播车等制播系统设备研制,开展5G+8K直播/转播测试实验。实施“5G+超高清视频”示范应用工程,加快基于5G传输的超高清视频行业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研发,拓展在影视制作、远程医疗、无人巡检、视频通话、勘探测绘等领域的应用,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并应用推广。

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和生态体系。要建设超高清视频与5G融合公共服务体系,提升超高清视频与5G融合技术标准制定、产品检测验证、内容制作、知识产权服务等服务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超高清内容制作生产基地,提高超高清视频内容生产效率。加快推进面向5G的移动交互广播电视网建设,支持5G移动智能终端提升超高清视频节目收视,打造超高清视频发展的新生态。

猜你喜欢
网络流量时延广播电视
基于多元高斯分布的网络流量异常识别方法
基于神经网络的P2P流量识别方法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基于改进二次相关算法的TDOA时延估计
AVB网络流量整形帧模型端到端延迟计算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FRFT在水声信道时延频移联合估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