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党的崛起、影响与走向

2020-04-10 06:49吴陈舒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蓝绿柯文台湾地区

吴陈舒

摘  要:柯文哲组建台湾民众党,标志着以柯文哲为代表的台湾地区第三势力正式形成。了解台湾民众党的两岸主张,探究台湾民众党崛起的原因与影响,对于理解台湾政治生态的演变、加强反“独”促统工作具有参考意义。台湾民众党的崛起得益于柯文哲光环效应发酵、“柔性政党”自身魅力、较为稳定的中青年支持群体、网络宣传营造的良好声势以及台湾政党变局的“时和势”等因素。台湾民众党尽管在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后一跃成为台湾第三大政党,但作为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不关键少数,政治影响力有限。基于务实路线,台湾民众党承袭两岸城市交流“柯文哲模式”的可能性较大,但在政治上存在向“独派”妥协的软弱性。台湾民众党泡沫化风险依旧存在,进一步发展难度大,未来能否超越蓝绿有待观察。大陆要加大与台湾地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中小政党的交流力度,坚定推进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吸引台湾民众积极投入两岸交流,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奠定民意基础。

关键词:台湾民众党;柯文哲;第三势力;两岸交流;台湾政党政治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0)02-0105-08

2019年8月,柯文哲组建台湾民众党,对台湾的政党格局乃至整个政治生态构成冲击。台湾民众党的组建是台湾地区政党政治流变的产物,也是台湾地区第三势力崛起、政治明星个人影响力扩大的缩影。2014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特殊的台湾、特殊的台北造就了特殊的“柯文哲现象”。从“柯文哲现象”可以看出,台北市民对蓝绿恶斗、贫富差距、台湾经济状况感到失望,期待通过选举改变现状,非典型的政治素人柯文哲因此被推上政治舞台[1]。两岸媒体与学界以“白色力量”或第三势力崛起来描述“柯文哲现象”,并认为台湾政治开始超越蓝绿。这种观点其实是对台湾政治发展的误判[2]。目前看来,台湾民众党的未来面貌、方向和影响力仍然是模糊且易变的[3]。王建民认为,台湾民众党近期会有所发展,特别是在2020年初民意代表选举中有不少收获,它的成立确实让外界再次对台湾地区第三势力的发展抱有期待,但长远看,发展前景并不乐观[4]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以柯文哲为创党主席的台湾民众党获得158.8万张政党票,得票率逾11%。当时才成立5个月的台湾民众党随即成为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第三大党,引发两岸各界的关注。研究“柯文哲现象”乃至台湾民众党的崛起,成为当前两岸关系研究的一个课题。目前,学界对台湾民众党的关注集中于柯文哲自身的政治影响力以及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等,而对台湾民众党两岸政策主张等的研究较为缺乏。柯文哲在台北市市长任内多次提及“两岸一家亲”并促成沪台城市交流。其政策主张能否有效运用于两岸政党交流之中并形成良好示范作用,进而成为撬动民进党等政党积极投身两岸政党交流的杠杆,有待进一步观察。有人认为,民进党上台后“柯文哲模式”的突围有利于两岸交流[5]。对于祖国大陆来说,重视台湾中小政党在两岸交流中的作用,更是开启了众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渠道[6]。了解台湾民众党的两岸主张,探究台湾民众党崛起的原因与影响,对于深入了解台湾政治生态的演变,加强反“独”促统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一、台湾民众党概况

(一)党名由来

台湾民众党曾在1927年出现过,创办人为台湾地区日据时期民族运动领导者蒋渭水。其以“政治的自由、经济的解放、社会的平等”为三大纲领,强调“确立民本政治、建设合理经济组织、改废社会缺陷”。1928年后,台湾民众党逐步发展成为台湾地区反抗日本最重要的领导力量,1931年遭到日本殖民当局压迫而解散。2019年8月6日,在柯文哲生日当天,台湾民众党创立大会举行。这一天也是台湾反殖民先驱蒋渭水的生日。柯文哲使用台湾民众党党名作为组党名称,遭到蒋渭水后代对党名的质疑。台湾民众党台北市政府顾问蔡壁如表示,他们申请登记前查过无人注册台湾民众党,最终台湾民众党顺利完成了注册申请工作。从党名可以看出,柯文哲在政党运作中意图凸显“超越蓝绿”的路线,以“台湾利益和台湾民众优先”为主要政治诉求。

(二)组织结构

台湾民众党党章规定:党主席一人对外代表本党,由党员大会选出,任期四年,连选得连任。设“中央委员会”,委员5至15人,黨主席为当然“中央委员”,任期四年,连选得连任。“中央委员会”由党主席召集,每季应至少开会一次。“中央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办理各项党务工作。设“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5至7人并互推一人为主任委员,任期四年。“中央评议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召集,每季应至少开会一次。设“仲裁委员会”,委员3至5人并互推一人为主任委员,任期四年。“仲裁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召集。

台湾民众党创党党员共计111位,包含台北市政府发言人刘奕霆和副发言人柯昱安、黄瀞莹,台北市交通局长陈学台、产发局长林崇杰等多名台北市政府官员、幕僚。创党大会选出党主席柯文哲,台湾民众党高层多为专业人士,“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为蔡易伦、赖正龙、杨行昌、赖俊铭、赖祥蔚,“中央委员会”委员为林富男、张益赡、黄胤为。截至2019年10月24日,台湾民众党正式党员总计5 944人。45岁以下的占84.89%,其中36岁至40岁占多数,占23.84%。从户籍地来看,新北市居首位,占19.34%;其次是台北市,占19.32%;台中市占11.6%,桃园市占8.99%,高雄市占8.73%,台南市占6.77%。台湾民众党超过9成的党员从未申请加入过任何政党,学历则以大专大学居多,占59.7%;其次是硕士学历,占21.7%[7]

(三)政党性质

台湾民众党属于柔性政党,事务所设于台北市。台湾民众党党章规定,年满16岁并具有台湾地区户籍者,认同台湾民众党理念,可申请入党,经核准许可后成为党员;党员须以书面通知退党。基于党员普及化原则,台湾民众党允许双重党籍,并且不收取党费。

(四)政策主张

1.务实的两岸政策。针对台湾民众党的两岸主张,柯文哲表示:“两岸是相当严肃的,我们没有把两岸问题当作儿戏开玩笑,从不敢失言,而两岸政策不会轻易更改,大概以前讲的就照那样。”[8]台湾民众党党章规定台湾民众党应遵守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内政上强化台湾地区治理以兴利除弊,对外关系上则采取务实路线以争取台湾最大之生存空间,确保主体性。

2.超越蓝绿的柔性政党。台湾民众党的官网视觉采用两种色系,主色系为亮蓝绿色,强调打破传统党派隔阂,落实柯文哲宣称的“柔性政党”主张;第二色系为白色与白色之下的政治光谱,象征从“白色力量”出发。台湾民众党发言人陈思宇指出,设计师李侑儒对台湾民众党的网站以“光谱”的概念进行设计,强调不同立场的人能够对话,不能把所有问题都简化成二元分类[9]

3.重点关注经济民生领域。台湾民众党党章规定其宗旨为台湾的整体利益和民众的最大福祉及民主、自由、多元、开放、法治、人权、关怀弱势、永续经营之台湾价值得以具体实现。台湾民众党主张“政府”应秉持“民意、专业、价值”三项施政准则,落实开放“政府”、全民参与及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以清廉、勤政、爱民为从政守则服务台湾社会。

二、台湾民众党崛起原因

(一)柯文哲光环效应发酵

台湾民众党因选举而生,围绕在柯文哲个人的光环之下。台湾民众党以第三势力自居,其成立与发展寄望于蓝绿两大阵营支持者难以过半的格局。超越蓝绿等口号成功将不满国民党、讨厌民进党的台湾民众纳入支持者范畴。

(二)政党自身吸引力

1.双重党籍引关注。从战略角度看,台湾民众党双重党籍有四重效果。其一,引起媒体、政论节目讨论,营造声势。其二,柯文哲开后门卖人情给年底要参选的台湾地区民意代表,甚至为两年后的地方選举抢攻滩头。其三,真正形成“超越蓝绿”的战略密码。其四,以“柔性政党”为诉求,垫高“道德印象”,吸引年轻选民和对政治冷感的社会贤达参与。这些社会贤达的影响力通常是在约占四成的中间选民身上[10]

2.“柔性政党”开放度较高。台湾民众党标榜的“柔性政党”,是相对于国民党、民进党等“刚性政党”而言。“柔性政党”的组织架构、党的领导、党员掌握及动员、党的纪律等皆较为松弛,属开放式政党。“柔性政党”的高层与基层组织具有很大随意性。高层领导人只是候选人的竞选总干事,没有实质的政党领导权。活动大多在选举期间展开,平时以俱乐部和谈话会居多。台湾民众党不用缴纳党费、开放双重党籍,只要不退党,一日党员、终身党员。较低的入党门槛与免除部分繁琐党务,更易吸引年轻人主动参与。没有过重的政党包袱与心理压力让年轻人有更多发挥空间。

3.政党新鲜感。台湾学者江岷钦表示,台湾民众党比起亲民党和“时代力量”更加新鲜。他认为,亲民党除了党主席宋楚瑜一个人的光环以外,看不到其他新鲜感[11]

(三)较为稳定的中青年支持群体

研究发现,第三世代(18~39岁)更倾向于不对某一政党形成政党偏好[12]。这意味着,打着“超越蓝绿”旗号的台湾民众党可以争取到更多第三世代群体的支持。从年龄来看,20~39岁的台湾民众对台湾民众党支持度最高。从政党倾向来看,台湾民众党会吸走约30.9%的“时代力量”支持者的政党票,吸引26.0%的不偏向任何政党的中间选民的政党票[13]。从选民结构来看,柯文哲的支持群体主要以中间选民及浅绿选民为主,尤其是青年群体。

(四)台湾政党变局的“时和势”

民粹主义在台湾的蓝绿竞争格局中成为一种服务于政党利益的选举策略,但是在经历多年的民粹动员与蓝绿恶斗后,在经济和安全的双重焦虑刺激下,许多台湾民众已经对主流政党心生厌倦,这为第三势力参与权力角逐打开了机会之窗[14]。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民进党两党权力争夺和各自内部权斗异常激烈、诡谲复杂。蓝、绿阵营各自陷入内部困局之际,“时和势”给政治企图心旺盛的台北市市长柯文哲创造了机会[15]。新党主席郁慕明接受台湾《联合报》专访时说,当前台湾的政党政治再度走向重组。泛蓝中的小蓝——亲民党走向式微,泛绿中的小绿——“时代力量”有崩解趋势。柯文哲看到这样的变局,认为中间力量可以集结,选择创立台湾民众党。

(五)网络宣传营造声势

1.党名引起各界密集讨论,借此营造声势。柯文哲创办的台湾民众党承袭蒋渭水所创的台湾民众党之名,不具备原创性,但比其他新成立政党引发了更高关注。此外,因柯文哲与郭台铭态度暧昧,台湾民众党一度被简称为“台民党”,也引起台湾网友热烈讨论。组党后,台湾民众党简称TPP,与民进党的DPP类似,进一步借名称引发讨论热度。

2.柯文哲主动为2020选战创设议题。除了在台湾地区民意代表提名上的操作,柯文哲延续2019年初就开始的走遍全台湾策略,再度走“左打蓝右打绿”的“麻辣路线”,抢占媒体版面。同时,柯文哲不忘针砭时弊,借高雄3 000亿新台币负债批评高雄市前市长、蔡英文办公室秘书长陈菊。他又因杨蕙如绿营网军事件,多次剑指民进党。在相关人士备战2020之时,柯文哲提前抛出参选2024议题,刺激政党选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台湾民众党的影响

(一)对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影响

1.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第三大政党。台湾岛内第三势力重新洗牌,台湾民众党不分区民意代表选举被提名人赖香伶、张其禄、高虹安、邱臣远、蔡壁如进入台湾地区立法机构,跃升为仅次于民进党与国民党的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第三大党,将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且获得政党选举补助款。台湾民众党将成立党团,“总召”由赖香伶担任,“副总召”为张其禄。“时代力量”沦为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第四大政党。亲民党由于未突破政党票门槛而走向泡沫化。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呈现一大(民进党)、一中(国民党)、两小(台湾民众党、“时代力量”)新格局。

2.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不关键少数。2020年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中,民进党实现“单独过半”,台湾民众党成为“不关键少数”。柯文哲选后把台湾民众党的功能定位为:示范与学习,许多政策都需要熟悉。台湾民众党宣称,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将秉持理性务实原则,解决蓝绿不想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虽然在政治表决上无法产生影响,但要改变在野党“丢水球”等抗议“政府”不合理政策的方式,以治理台北市经验提出问题及解决办法[16]

(二)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

1.与国民党的竞合关系。一方面,台湾民众党与国民党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党团合作有限。2020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后,民进党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的席次已经单独过半,国民党与台湾民众党一同沦为“不关键少数”,合作空间较小。但为抗衡占据台湾地区民意代表席次过半的民进党,台湾民众党抛出“在野大联盟”的构想,国民党称乐见其成。国民党立法机构党团“总召”曾铭宗表示,柯文哲要求台湾民众党立法机构党团“避开意识形态的争执,全力拼经济民生”,这方面与国民党理念相近,两党团可在民生法案上尝试合作,若有基础可考虑组成联盟,共同推动民生与经济建设[17]。另一方面,台湾民众党或成国民党经济主张的最大挑战者。台湾民众党不谈“统独”议题,主打民生经济议题,这也正是国民党过去的胜选方程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统独牌”被民进党抓住,“经济牌”被台湾民众党抢走,国民党将陷入左右夾击的困境。这将形成台湾民众党与国民党竞争多、合作少的关系格局。

2.与民进党的竞合关系。尽管柯文哲因“受惠”于民进党的礼让始获台北市市长职位,但在之后的从政过程中柯文哲没有被绿营绑架,而是与绿营保持微妙的竞合关系。柯文哲维持政治运作的“独立性”,厚积自身力量,在各个方面展现“自立门户”的意图。2018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柯文哲击败国民党和民进党台北市市长候选人,成功连任台北市市长。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民进党人士表示,民进党与柯文哲早已分道扬镳,未来很难与台湾民众党站在同一阵线。民进党与柯文哲的关系早在2018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后就开始疏远。赖清德表示,台湾民众党未来会如何运作,不得而知、难以预测[18]

3.与“时代力量”的竞合关系。蔡壁如表示,台湾民众党与“时代力量”理念重叠性高,可以加强沟通。“时代力量”主席徐永明说,尊重党团的自主性,未来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中,“时代力量”跟台湾民众党应该是就事论事的状态[19]。随着两党支持者的交集越来越少,双方各自争取的对象也不同。“时代力量”争取的对象是深绿,而不是中间选民。两党在年轻选民中仍有竞争。

4.台湾民众党自身的竞合理念。柯文哲表示,“共融社会、台湾地区治理”是台湾民众党的两大主轴,强调独立自主。他认为,台湾民众党“不是小蓝也不是小绿,至于未来跟哪个政党合作要视议题,只要对人民福祉有利可以与任何政党合作”。台湾民众党主打“中间路线”,作为“白色力量”代表的柯文哲有不少非蓝非绿选民的长期支持,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他小党的生存空间。基于国民党未来发展态势不明朗,其他第三势力小党力量有所消逝,不排除当其他势力投靠后,台湾民众党将持续做大[20]

(三)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1.承袭两岸城市交流“柯文哲模式”可能性大。柯文哲的两岸主张对台湾民众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柯文哲曾提出“两岸一家亲”“五个互相”“两岸事务不是外交关系、不是国际关系”“遵守体制、改善现状”“理解并尊重‘九二共识”等主张,并一手成立台北市政府大陆事务小组处理两岸事务,与大陆持续沟通往来。台湾民众党的两岸立场若与柯文哲曾提出的这些论述一致,则未来与大陆沟通往来或许不会有太大障碍。某种意义上,它可能对民进党当前极力制造两岸对立的行为形成牵制[21]。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对于台湾任何政党,只要不主张“台独”,认同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往、对话、合作。倘若台湾民众党能够积极摆脱意识形态羁绊,在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务实走两岸交流合作之路,必将符合岛内认同两岸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台湾民众党对于台湾青年具有较大吸引力,可以示范性引导台湾青年主动融入两岸发展进程。

2.政治上存在向“独派”妥协的软弱性。2018年5月,面对年底“九合一”选举,在民进党的强势压力下,柯文哲为寻求台北市市长选举连任,反思自己在双城论坛上的“两岸一家亲”言论。组党后的柯文哲将面临更严峻的选举压力,“台独”软肋可能成为台湾民众党开展两岸交流交往的阻碍。柯文哲“墨绿”意识形态色彩浓厚,以“白色力量”自喻是其基于台湾政党认同度逐渐降低的环境作出的判断。他以非蓝非绿自我定位是为了模糊外界对其“台独”软肋的批评。但这并不能改变柯文哲“台独”倾向,台湾民众党或将这种“台独”倾向注入政党基因之中。因而,在两岸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大陆必须留意台湾民众党的分离主义倾向。台湾民众党党章对两岸关系与政策只字未提,主张台湾民众党遵守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内政上强化台湾地区治理以兴利除弊,对外关系上采取务实路线以争取台湾生存空间。这对未来台湾民众党处理两岸关系埋下了不确定因素。

四、台湾民众党的走向

(一)台湾民众党能否超越蓝绿有待观察

柯文哲宣称组党就是为了改变政治文化,希望台湾民众党带给台湾社会另一个选择的机会。但打破台湾蓝绿二元政治结构,挑战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政党地位,台湾民众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台湾民众党的党纲与政治理念含糊,虽然有利于在创党初期尽可能多地吸引支持者,但一定程度上回避了意识形态等关键性问题。实际上,柯文哲组党本质上是柯文哲政治生涯的延续。柯文哲试图确保自身对台湾政治的影响力,缓解其没有政党奥援、没有中心思想、没有政治结盟、没有竞选团队、没有资金等困境,为参加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创造条件。台湾民众党要打破台湾蓝绿二元政治结构,挑战国民党或民进党的政党地位,面临很大困难[4]63。台湾岛内固有的政治结构直接限制了第三势力发挥作用的空间,台湾第三大党终将面临不稳定与变更。

此外,“白色力量”并没有严格定义,更多的是被不同阵营的政治人物用作口号。对柯文哲而言,“白色力量”标榜超越蓝绿,代表“无党”“中间”或者第三势力,反映“庶民”诉求。从选举现实来看,“白色力量”如同以往大部分第三势力一样,最后还是必须靠向两大阵营之一[22]。台湾民众党允许党员采取双重党籍的“柔性政党”性质定位,试图从政治理念上超越蓝绿,提出一套不同于蓝绿的新主张、新方案,具有较强吸引力。但从政党实力角度而言,台湾民众党很难成为台湾第二大党乃至台湾第一大党。台湾民众党“柔性政党”的性质定位将制约其政党建设规模,也成为影响其今后发展壮大、超越蓝绿的瓶颈。

(二)台湾民众党泡沫化风险依旧存在

台湾民众党的发展具有独立性,不同于“时代力量”“台联党”等充当民进党侧翼角色。台湾民众党的政党基础较为扎实,通过柯文哲在台北市市长两个任期的政治人脉积累,有可能逐渐走出一条第三势力道路。台湾民众党在短期内会发展壮大,为柯文哲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创造条件。倘若柯文哲未能实现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目标,台湾民众党必将进行艰难转型以避免进一步泡沫化风险。台湾民众党最终走向理念性政党的可能性增大。

多年来,作为台湾地区第三大党的政党无一例外陷入政党泡沫化的发展模式。从内部来看,这缘于政党柔性导致的组织内斗和主张混乱的结构化困境;从外部看,这缘于不利小党的选举制度和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的分化打压[23]。新党、亲民党的“柔性政党”组织形态导致其在创党时极为辉煌,后又迅速衰退。台湾民众党虽然宣称走第三条路线,但建党理念及党纲尚不明确,边界也不明晰。同时,其党员及支持力量是理念导向还是利益导向也尚待观察。目前,台湾民众党的内聚力主要来自未来发展看好度和柯文哲的个人魅力,这对于一个政党的发展、壮大是不够的。未来一旦选票被新型政治势力吸纳或领导人的热度下降,台湾民众党泡沫化的危机将难以避免。

(三)台湾民众党进一步发展难度大

柯文哲声称要掀起新政治运动,而“革命要分阶段”,先解决2022,再考虑2024。具体来说,一方面,台湾民众党已经着手寻觅人才,决心在2022年台湾县市长选举中遍地开花;另一方面,為抗衡民进党,台湾民众党抛出“在野大联盟”构想,以“民生第一”为考量,打破传统小蓝、小绿的意识形态,与其他政党展开全面合作。但岛内政党早已利益固化,缺乏足够资源的台湾民众党难有“议价”能力,吸收重量级政治人物“加盟”的可能性也较小。当前台湾地区选举民意代表采用“单一选区两票制并立制”,这一制度设计有利于大党,不利于小党及无党籍力量的生存与发展。若这一制度不变,小党很难跟大党竞争。这点可从亲民党、新党、“时代力量”等小党的发展轨迹得到印证[24]

台湾民众党能否接棒2022年台北市市长一职是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2018年柯文哲竞选连任台北市市长,获得58万票的支持,但仅以数千票差距赢过代表国民党的丁守中。2020年台湾民众党在台北市仅获得21万政党票(得票率12.94%),远低于国民党的56万票(得票率34.37%)与民进党的49.4万票(得票率30.35%)。两次选举得票的差距暴露了台湾民众党未来参选台北市市长的隐忧。台湾民众党面临先天政治光环不足、柯文哲光环无法长久辐射的问题,保住台北市市长职位的难度不小。这也是台湾民众党在立法机构成为“不关键少数”后,可能越做越小的现实原因。尽管台湾民众党也将着手2022地方首长、县市议员人才培训,但成效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台湾民众党已握有直接提名2024年“大选”参选人的资格。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成效将影响台湾民众党对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目标的布局乃至今后的长期规划。

五、结  语

台湾民众党的创立标志着以柯文哲为代表的台湾地区第三势力正式形成。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台湾民众党成功跻身台湾地区立法机构第三大党。作为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不关键少数,台湾民众党对台湾政治生态的影响有限,难以逃离台湾第三大政党泡沫化的宿命。从台湾岛内蓝绿板块角度看,第三势力的发展受到蓝绿二元对立结构制约,仅能维持一定的生存空间,不可能无限壮大。当然,台湾民众党的崛起显示了超越蓝绿、关注经济民生的台湾民意走向。大陆要加大与台湾地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中小政党的交流力度,坚定推进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吸引台湾民众积极投入两岸交流,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奠定民意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立宪.“柯文哲现象”探讨——兼论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J].台海研究,2015(3):30-38.

[2]  王建民.台湾“白色力量”是否真正超越蓝绿[J].当代社科视野,2014(12):46.

[3]  刘匡宇.柯文哲组建“台湾民众党”背后的玄机[J].世界知识,2019(18):61-63.

[4]  王建民.台湾民众党对台湾政治结构的影响[J].今日中国,2019(9):63.

[5]  周天柱.2019:两岸城市交流的思考[J].统一论坛,2019(1):20-23.

[6]  刘红.重视台湾中小政党在两岸交流中的作用[J].统一论坛,2018(1):5-9.

[7]  台湾民众党党员人数近六千  远超“时力”等“第三势力”[EB/OL].(2019-10-30)[2020-01-30].http:// www.chinanews.com/tw/2019/10-30/8993689.shtml.

[8]  鄭羿菲.台民党两岸路线?柯:很严肃,照以前讲那样[EB/OL].(2019-08-01)[2020-01-30].http:// www.crntt.com/doc/1055/0/3/0/105503072.html?coluid=253&kindid=14674&docid=105503072.htm.

[9]  台湾民众党官网上线  入党从E化开始[EB/OL].(2019-09-16)[2020-01-30].http://www.crntt.com/ doc/1055/4/0/2/105540268.html?coluid=46&docid=105540268&kindid=0&mdate=0916002146.htm.

[10]  郑羿菲.解读台湾民众党密码 蓝绿都得小心[EB/OL].(2019-08-08)[2020-01-30].http://www.crntt. com/doc/1055/0/8/5/105508586.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5508586.htm.

[11]  台湾民众党政党票得票率超过11%[EB/OL].(2020-01-12)[2020-01-30].http://www.taiwan.cn/taiwan/jsxw/202001/t20200112_12231926.htm.

[12]  王瀚,陈超.台湾地区选民政党认同的世代差异——基于TCS调查数据的分析[J].台湾研究,2019(1):50-59.

[13]  黄筱筠.亲绿民调:民众党崛起 “时力”面临瓦解[EB/OL].(2019-08-07)[2020-01-30].http://www. crntt.com/doc/1055/0/8/0/105508005.html?coluid=93&kindid=19151&docid=105508005.htm.

[14]  林红.民粹主义在台湾:对抗的政治与焦虑的社会[J].台湾研究,2019(4):11-25.

[15]  仇长根:台2020选举小党动向与走向观察[EB/OL].(2019-09-30)[2020-01-30].http://www.crntt.com/ doc/1055/5/3/1/10555312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5553127&mdate=0930002745.htm.

[16]  成立不到半年  民众党成为“立法院”第三大党[N/OL].(2020-01-12)[2020-01-30].http://www.uzaobao. com/guping/20200112/65904.html.

[17]  抗衡民进党  民众党抛“在野大联盟”构想[EB/OL].(2020-01-19)[2020-01-30].http://www.taihainet. com/news/twnews/twdnsz/2020-01-19/2347980.html.

[18]  赖清德喊话合作?柯文哲笑回:知道了[EB/OL].(2020-01-22)[2020-01-30].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656400033929025802&wfr=spider&for=pc.htm.

[19]  民众党成岛内第三大党  要在2022遍地开花[EB/OL].(2020-01-14)[2020-01-30].http://www. taihainet.com/news/twnews/twdnsz/2020-01-14/2346445.html.

[20]  李雯心.“动荡”与“诡谲”:台湾政局扑朔迷离[N].华夏时报,2020-01-20(8).

[21]  成言.台湾组党风潮牵动政局演变[J].台湾工作通讯,2019(9):21-22.

[22]  殷俊,马春暖.可持续的两党主导:台湾地区政党体系演变的趋势[J].台湾研究集刊,2019(1):28-36.

[23]  翁明源.台湾第三大党的泡沫化模式研究[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4):103-110.

[24]  胡衡哲.民进党执政不佳  “小绿”扎堆组党[J].两岸关系,2019(9):32-33.

责任编辑:龚静阳

猜你喜欢
蓝绿柯文台湾地区
女性灵动风采
“独派”在台北车站“鞋袭”柯文哲
两岸版权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