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舒伯特《a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情感体现

2020-04-10 11:08陈雄
戏剧之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音乐特征舒伯特

陈雄

【摘 要】舒伯特是奥地利伟大的作曲家、音乐家,是19世纪浪漫时期的音乐家,是浪漫主义的奠基人,享有“歌曲之王”的美誉。他在钢琴奏鸣曲领域有着巨大贡献,创作了二十多部钢琴奏鸣曲。《a小调奏鸣曲》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从创作背景、乐曲情感、和声、节奏、力度等方面对第一乐章进行音乐分析,为研究舒伯特奏鸣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舒伯特;《a小调奏鸣曲》;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9-0061-02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Schubert,Franz 1977-1828)是19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先驱者,在其形式广泛的钢琴作品中,奏鸣曲无疑是他创作最多的。他在奏鸣曲创作技法等方面既遵循古典主义的特点,也融入了新的内容与形式,所以在其音乐风格上有了新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这首奏鸣曲被认为是舒伯特钢琴作品中的杰作,这首作品同时也标志着舒伯特钢琴风格走向成熟,对舒伯特之后的音乐创作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乐曲的音乐分析

(一)乐曲的创作背景

《a小调奏鸣曲》创作于1823年,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是奏鸣曲式,是一个简洁、坚定且带有焦虑情感的适中的快板,第一乐章是整首作品中最优秀的。舒伯特在《a小调奏鸣曲》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忧郁、流浪、伤感的,这是因为从1822年下半年开始,舒伯特的身体出现了问题,身体状况已经很糟糕了,这使得他在这首奏鸣曲中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情感,这些情感在他的音乐当中随处可见。

(二)乐曲的情感分析

《a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就是“忧郁”与“刚毅”两种情感相互交错,在主部主题所表现出的情感有忧郁、踌躇、孤独的特点,但旋律性特别强。主部的旋律特征让我们感受到舒伯特的叹息,体现出他流浪的气息,在其中能体会到他刻意做出的压抑、窒息的效果。展开部体现了整首曲子的矛盾和斗争性,展开部也是激情段,营造出紧张感和凝重感。之后再现部的主题基本与主题部相同,忧郁的情感再次体现出来。

二、乐曲的“忧郁”情感

(一)和声上的变化

这首乐曲是从a小调的Ⅰ级开始,在第二小节上出现的升2模糊其调性。在第一小节至第二小节中,就用了一个升2的变化音,模糊了调性,这是因为和声功能相对弱化,体现出舒伯特彷徨、忧郁、失落的情感,之后的和声进行大致都是Ⅰ-Ⅱ-Ⅰ-Ⅳ-Ⅰ-Ⅵ,主部主题在调性上,主调都是a小调,其中不乏出现多次离调,凸显情感上的紧张感。所呈现出来的和声,升降记号出现频繁,这说明在和声上多采用副属和弦,进行了离调处理,给调性增添色彩,凸显出来的忧郁情感更为浓烈。多采用Ⅱ级的副属七和弦、副属导七和弦;Ⅳ级的副属七和弦、副属导七和弦等特殊和弦,强调了和声色彩。

(二)节奏上的变化

在节奏上的运用没有太多复杂性,都是四分音符加小符点进行,节奏平稳,符合呈示部展现出的沉重的感觉。为符合忧郁的情感,在音型上采用柱式和弦与单音的配合,给人以沉重的感觉。柱式和弦配合着单音的效果,就像一个人跌跌撞撞前行时拖着沉重的步伐。这一特征贯穿了呈示部与再现部,突出了舒伯特当时忧郁的情感。平稳的节奏有稳定情感的作用,在《a小调奏鸣曲》中主题部的整体情感是忧郁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限定了它的节奏不能太過多变,尽量在节奏上面平稳进行,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忧郁的情感。

(三)力度上的变化

《a小调奏鸣曲》(D.784)在整个第一乐章上力度变化反差特别大,舒伯特在这首作品中标记了许多力度记号,如pp、p、f、ff。其中pp、ff这两个记号用得最多。在力度方面反差较大,许多地方直接从pp转到ff。从ff到pp,凸显出强烈的情感,更加宣泄出舒伯特忧郁、孤独的情感。在主题部,有两处情感是由忧郁转向刚毅,情感上的转变意味着力度上的转变,力度的转变相差较大,更加体现出舒伯特情感的转变,情感也是从忧郁转到刚毅。

三、乐曲的“刚毅”情感

(一)色彩上的变化

相对于“忧郁情感”和声上的采用,在“刚毅情感”上和声的采用大有不同。第一乐章“刚毅”情感体现在展开部,展开部开头就用了Ⅰ级进行,明确调性,在平稳进行中。在后面情感蓄积的时候,和声的走向是:Ⅳ-Ⅳ级的副属七和弦-Ⅳ-Ⅳ级的副属七和弦,一直进行了12个小节。在情感爆发后的小平静中,其和声较为复杂,由原先的a小调转为F大调,和声的转换较为频繁,调性的转变,在情感上也更为明显,为下一个高潮进行缓冲,由Ⅰ级开始进行,往下属方向进行,至Ⅴ7-Ⅱ-Ⅱ级的副属七和弦,再到Ⅴ级的副属七和弦,最后到Ⅴ级。展开部这一段在整体和声上大量采用了副属七和弦,以及从a小调转为F大调再转回a小调。

(二)伴奏织体上的变化

低音左手的织体为震音音型,这样增添了乐曲紧张的感觉。高潮出现,更是在节奏上出现了大的变化,低音部连续出现的小附点节奏以及八度音阶向下的进行,还有断奏带来的效果,增添了音乐的动感,加强了乐曲效果。附点节奏的大量运用,是整个展开部的一个特点,在展开部的前半部分(104-137)呈现出刚毅的情感,而正好在织体上选用的就是采用八度加附点的节奏;而在后半部分(138-165),情感转为忧郁,在织体的选用上就只是单附点的节奏。

(三)表情术语上的变化

由于之前呈示部的结束是由pp的力度结束的,为了衔接更加自然和流畅,在展开部开始也是由pp的力度开始的,并在这个力度上发展。之后的强力度柱式音型的出现,确定了在弹奏上需要强力度,高潮的出现直接使力度为ff,把情感直接推到顶点。之后力度不断减弱,在积蓄下一个高潮,力度上也在慢慢改变,再次由弱到强。最后从高潮下来,力度上一直都是pp,情感由刚毅又转向了忧郁,直到结束,力度都为pp。

四、结语

《a小调奏鸣曲》(D.784)第一乐章围绕“忧郁”和“刚毅”两种情感进行,并在和声、节奏、织体、力度上进行对比,让人们体会到舒伯特彷徨、孤独的情感。第一乐章在主部主题上运用了变奏手法,这也是这首奏鸣曲的主要手段;在副部主题中保留了主部主题的旋律,在和声、织体、节奏、力度等方面加以变化;在展开部也用到了主部主题的旋律;再现部大致跟呈示部差不多。运用主题贯穿的手法使整个乐章的情感发展统一、流畅。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心聆听、用心感悟、用心演奏。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2]李田甜.论舒伯特《a小调钢琴奏鸣曲》(D.784)的创作特征与艺术处理[D].武汉音乐学院,2009.

[3]李媛媛.舒伯特钢琴音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5).

[4]魏莲.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略览[J].人民音乐,2007(02).

[5]蒋晓苏.简论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J].齐鲁艺苑,2003(04).

[6]苏琳.对舒伯特钢琴音乐的重新审视——听赵晓生老师讲座有感[J].钢琴艺术,2006(04).

[7]约翰·里德,王岚.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形式与情感[J].钢琴艺术,2001(03).

[8]彭鹏.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1998(03).

[9]张延凯.解读舒伯特[J].艺术百家,2002(02).

猜你喜欢
音乐特征舒伯特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舒伯特的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