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翻译腔(中)

2020-04-10 11:05陈德彰
英语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译法农人目的论

陈德彰

《参考消息》(Reference News)中常出现有“翻译腔”的句子,如句序不符合汉语习惯、使用长定语和长状语等。下面是2019年6月19日《参考消息》第12版刊登的一篇双语文章的标题和前两段,以及笔者对译文的简评。

标题:As a Girl, I Was Told Football Was for Men. 当我还是小女孩时,被告知足球是男人的运动。

简评:1)girl一定是“女孩”吗?好像还不如“女生”普遍。2)汉语没有被动语态,往往译成“被”字句,但“被”字往往带有贬义。

第一段:Retrospect is a wonderful thing. It allows you to—with a slightly more critical eye—see what led you here, how you turned into who you are and, hopefully, how society has changed and improved.

回首往事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儿。这让你得以——以比较批判性的眼光——看看是什么引领你走到现在,你是如何变成现在的你的,而且还有机会看看社会发生了何种变化、有了何种改善。

简评:1)“回首”多用于具体动作,例如大家都熟悉的佳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Turn round suddenly, I see the maiden I love standing in a place scattered with few lantern lights.)2)is a wonderful thing直译为“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儿”太“忠”于原文了,尤其是舍不得放弃系动词be,为什么不简洁地说“真美妙”呢?3)slightly的意思未译出。4)“社会……改善”符合中文习惯用法吗?

第二段:Take, for instance my first career goal. I wanted, in 1999, to be a “farmers wife”. Thankfully, after quick correction by my progressive parents, that morphed into “farmer”, but that only lasted until my dad told me you had to put your arms up cows backsides. Immediately, I re-thought my career path. Archaeologist followed, and driving instructor after that, then somewhere along the way, footballer.

比如我的第一个职业目标。1999年时,我希望成为“农人的妻子”。幸运的是,在被我具有进步思想的父母迅速纠正后,我的目标变成了成为“农人”,但等我爸爸告诉我当农妇需要把胳膊放到奶牛的屁股上后,这个目标就此打住。很快,我重新考虑了我的职业道路。接下来是成为考古学家,后来是驾驶教练,再后来的某个时刻,是成为足球运动员。

简评:1)现在还有谁说“农人”?也许译者想要表示某种时代风格。可是原文清清楚楚说了是1999年。“农人”一词只见于古诗词中。2)“在被我具有进步思想的父母迅速纠正后”更是典型的“翻译腔”,而且又用了一个“被”字。3)“等我爸爸告诉我”不确切。“把胳膊放到奶牛的屁股上”是什么意思?是抚爱?4)“目标”本身会“打住”吗?

这些译文确实显得别扭。由于《参考消息》的时间性强,翻译时往往很仓促,加之主编审译稿时一般不会看原文,只对译文本身做一些增删,难免会有“翻译腔”。不过,《参考消息》还是在努力提高译文的质量,减少“翻译腔”。有一次笔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了书面意见,编辑部还特意给我寄来了稿费。

中译英中也有“翻译腔”。随着网络的流行和网络文化的繁荣,中国网民创造出了很多新鲜生动的词汇。有人从目的论(skopos theory)的角度探究怎样既自然又准确地翻译这些新生的网络流行语,将这些词的意思和文化内涵(cultural connotation)准确传达给外国读者,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目的论于20世纪80年代产生在德国。它是翻译实用主义一项重要的理论成果。功能翻译(functional translation)理论的奠基人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曾指出“翻译活动的特殊目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翻译批评。后来,她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指出,遵从原文应是翻译的首要规则,并提出了实用主义中最重要理论——目的论。目的论强调摆脱传统对等论的束缚,以分析源文本为基础,达到翻译的预期效果为目的。译者根据特定的目的选择最佳翻译方法。

最常见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主要是直译和意译,但是网络流行语既有语义特征又有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在实际翻译中仅靠直译和意译还不够,因而可采用带注释的直译、音译及创新译法。有学者以《中国日报》评估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从目的论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归纳。

1)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不等于“逐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前提是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用同样的表达形式,既不会引起读者误解也不会失掉中国网络流行语的文化内涵,同时不违背英语语用习惯,如:团购groupon /group purchase。

2)直译加注解: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形成于特殊的背景下或特定的社会事件中,因此有不一样的文化特征。翻译时不加注解,外国读者会感到困惑并且觉得难以理解。从目的论的角度看,此类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可以直译,但是它们的文化内涵需要通过加英文注解来传达给外国读者,如:富二代the rich second generation,第一次使用时最好加上注释:Many private entrepreneurs emerged after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who got rich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 Their sons and daughters lived a rich life, thus called “the rich second generation”.

3)創造一个音译词加上注解:这是一种中西方构词逻辑的结合,如:给力 gelivable,其中的geli来自于中文拼音geili,可加注解:给力 means give strength。

4)意译(paraphrase。有人译为free translation,此译不妥,因为有一种说法“Translation is never free.”):如:高富帅 Prince Charming,这种借用译入语的形象说法比直译为“tall, rich and handsome”更能让说英语的读者理解。

5)创新译法:对一些网络流行语来说,如果只是僵硬地把策略套在翻译上,一些译文会失掉源文本的简洁和生动或让读者难以理解。在此种情况下,打破正式对等关系的限制,采用创新译法很有必要,如:秒杀seckilling,此译用创新译法先分别翻译“秒”和“杀”,然后再将其合并为seckilling,既没有“翻译腔”,又令人耳目一新(refreshing)。                      □

猜你喜欢
译法农人目的论
目的论视域下英语电影字幕的翻译研究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麻 雀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
免役